11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见臣列观(ɡuān,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礼节甚倨(jù,傲慢)B.臣请就汤镬(huò,古代的一种大锅)欲毋(wú,不)行C.乃使其从者衣(yī,衣服)褐相如虽驽(nú,愚劣、无能)D.肉袒(tǎn,露)伏斧质舍相如广成传(chuán,招待宾客的馆舍)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B.拜送书于庭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五万兵难卒合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以吾两人在也B.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D.而君幸于赵王大王亦幸赦臣4.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①毕礼而归之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D.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②使不辱于诸侯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B.璧有瑕,请指示王C.于是相如前进缶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大王来何操7.默写填空。(1)今两虎共斗,。吾所以为此者,。(2)顾吾念之,,。(3)廉颇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二、课堂练习阅读课文“秦王坐章台见相如”至“毕礼而归之”,完成问题。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整饰。B.大王见臣列观列:普通的。C.召有司案图案:备案。D.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引:拉。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因持璧却立不如因而厚遇之B.传之美人,以戏弄臣秦亦不以城予赵C.拜送书于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⑤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⑥臣请就汤镬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⑤⑥D.①③⑤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趁势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B.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理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C.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便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暂使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然后采取断然措施,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诉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至此,秦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蔺相如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三、课外拓展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孟德传[宋]苏辙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选自《栾城集》,有删改)书《孟德传》后[宋]苏轼[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利:通“痢”,腹泻B.逡巡弭耳而去弭:低垂C.德自分死矣自分:自己料想D.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庶几:差不多1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A.既为兵,不获如志惟山之深者往焉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须臾奋跃,如将搏焉C.一日十病十愈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C.苏辙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15.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3)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四、语言运用16.根据下面一则消息,拟一条保护狮子的公益广告。(25字以内)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一名猫科动物专家称,如不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剩余的狮子栖息地和制止人类与狮子的冲突,被称为“兽中之王”的狮子将在本世纪内灭绝。答案与解析1.B(A.观guàn;C.衣yì,穿;D.传zhuàn。)2.C(A.案—按;B.庭—廷;D.卒—猝。)3.C(A.白白地/只。B.请求/请允许我。C.终于。D.宠信/幸而、幸亏。)4.B(B.均为介词,趁机。A.①介词,拿;②连词,表目的,来。C.①表顺承;②表假设,如果。D.①介词,引出对象;②介词,表被动。)5.A(B项“指示”古义是“指给……看”
,不同于今义;C项“前进”,古义是“走上前去进献”,是两个词;D项“宣言”,古义是“扬言”,也不同于今义。A项“于是”,古今义相同。)6.A(例句与A项都是判断句;B项,省略句;C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7.(1)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肉袒负荆8.C(“案”通“按”,审察、察看。)9.A(A.都是“趁机”之意。B.来,目的连词/把,介词。C.在,介词/表被动,引出对象。D.助词,补充音节/的,结构助词。)10.D(②句说的是蔺相如的表现,④⑥句是蔺相如的策略。)11.B(“面责秦王无理无信”应当在最后。)12.D(D项“庶几”应解释为“希望,期望”。)13.C(A项中第一句不能表现“生存艰难”。B项中第二句不是说孟德,不能表现“无所畏惧”。D项中第一句不能表现“生存艰难”,第二句也不能表现“无所畏惧”。)14.B(B项“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错误,是“让他作为自告者”。)15.(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3)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1)句中重要词语:以(用),易(换),“携以入山”的省略成分。(2)句中重要词语:适(正好),知(执掌),除(脱离)。(3)句中重要词语:意(推测,料想),被(施及、加于),无所(无处)。]16.示例:①人啊,退一步,远一点,莫让“兽王”的英姿成神话。②你王者的身影如果消失,草原上将是一片亘古的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