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学案

ID:1100498

大小: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2.探究分析,质疑解惑。3.梳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4.翻译文言句子。【重点难点】1.熟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2.翻译文言句子。【课前预习】1.课内词汇坚明约束()宣言曰()请指示王()从此以往()因而厚遇()前进缶()明年复攻赵()以示美人及左右()不过三十日()鄙贱之人()独畏廉将军哉()其势必不敢留君()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2.每日熟语1)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2)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3)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4)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3.文学常识《史记》介绍《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本纪(12 篇):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如《项羽本纪》)。世家(30篇):主要记述贵族的史事。(如《陈涉世家》)列传(70篇):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种:①专传,即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②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不举出人物姓名,如《仲尼弟子列传》、《酷吏列传》。表(10篇):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8篇):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现状。 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是24 史的第一部。《史记》的写法和所写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问题探究】1.课文节选部分在叙述故事情节方面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特点?试加以概括。2.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作用? 3.文章第二部分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用了怎样的写法?表现了人物哪些特点?4.文章第三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表现了人物哪些性格特点?5.文章第四部分写了谁?写了哪些事情?主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课时测评】一、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 ②卒廷见相如--廷,③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 ⑶使动用法  ①城不入,臣完璧归赵--完②秦王恐其破璧--破③宁许以负秦曲--负 ④毕礼而归之--归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 ⑸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二、翻译下列句子: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2.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5.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7.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延伸阅读】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⑧此三者,吾遗恨也。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⑩斯用兵之效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④梁父即楚将项燕。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⑥非死,则徙尔。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约定、契约扬言指出,给……看从这里到那里趁此就走上前去进献(事情发生的)第二年妃嫔、侍从不超过品德低下难道那势头(形势)一定……的原因、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不前往(前去)【问题探究】1、本文的叙述模式可以归纳为“三二二”,即以三个小故事来描写两个人物,之间贯穿两种矛盾。而故事情节的推进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在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进行的,这种矛盾包括秦赵之间的冲突这个主要矛盾和廉蔺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2、第一部分(第1、2段),文章以“双起法”开篇,同时推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介绍了两人的身份和地位。由于两人地位高低悬殊、影响的大小不同,在他们之间将会产生矛盾就成为必然。这一段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了伏笔,为以后廉蔺之间的矛盾做了铺垫。3、第二部分(第3—13段),以“和氏璧”为线索,记叙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始末。这部分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蔺相如身上。而在蔺相如出场之前,先借缪贤之口,让读者初步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这样的侧面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为人性格和智勇双全,为下文张本。接着蔺相如向赵王分析了秦赵之间和氏璧事件的形势,根据形势采取相应对策解决问题,在关键时刻毅然出使秦国。接下来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述了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出相如的敢于斗争,更突出了他的善于斗争。在“完璧归赵”的欺诈和反欺诈斗争中,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4、第三部分(第14—16段),主要写渑池之会,蔺相如再次与秦王斗争,挫败了秦王的阴谋。渑池之会是秦王玩弄的又一次阴谋,名曰“为好”,实则欲侮辱赵国,甚至劫持赵王。蔺相如事先做了周密的部署。渑池会上,主要在秦王和蔺相如之间,展开了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一开始秦王步步进逼,而蔺相如不仅寸步不让,还运用策略逼得秦王步步后退。对秦王展开的攻势,蔺相如针锋相对,使秦王不得不转攻为守,以至秦王欲侮辱赵王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自己反而受辱。渑池之会的斗争以秦王的阴谋彻底落空告终,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也在斗争中凸显了出来。5、第四部分(第17—21段),廉蔺并重,主要记述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表现廉蔺交欢的事件。在对待与廉颇之间的内部矛盾时,蔺相如表现出隐忍退让、宽宏大度、心胸开阔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一面。在廉颇居功自傲,并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的时候,相如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隐车避匿,表现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廉颇虽然有心胸狭窄的缺点,但当他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言论之后,能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他的负荆请罪也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廉颇的性格特点是忠于国家和勇于改过。【课堂测评】一、词类活用  ⑴①舍,安置住宿。  ②刃,用刀杀。  ③衣,穿。  ⑵①廷,在朝廷上。  ②廷,在朝堂上。③间,从小路。  ⑶①完,使……完整。  ②破,撞碎,使……破碎。  ③负,担负,承担,使……承担。  ④归,回去,使……回去。  ⑷①羞,以……为羞耻。  ②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⑸①严,尊重。  ②宽,宽待。  ③急,逼迫。二、1.想给秦国(和氏璧),秦国的城邑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想不给,则担心秦军攻来。 2.秦王拿城邑来换和氏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给秦国和氏璧而它不给赵国城邑,理亏在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要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3.秦国从缪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4.终于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完成各项礼节让他回去。 5.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的下面! 6.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 7.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8.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9.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