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自传》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月,亭长妻患之患:厌恶。B.众辱之曰众:众人。C.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购:悬赏。D.与语,大说之说:同“悦”,喜欢,高兴。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B.诸将皆莫信,详应曰C.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D.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欲东下井陉击赵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羞与绛、灌等列D.亭长妻患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B.愿君留意臣之计C.然乃行营高敞地D.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5.(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3题)下列句子,不属于主谓倒装句式的一句是( )A.渺渺兮予怀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C.信死亦何言D.冤哉亨也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4~8段,完成6~9题。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欲东下井陉击赵 下:突破B.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方:并列C.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发:发出D.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购:悬赏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其锋不可当B.从间道绝其辎重C.知其不用D.信知汉王畏恶其能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左车认为韩信定会利用井陉之险背水而战,故提议“深沟高垒”以“绝其后”。B.汉军在水边高竖帅旗擂鼓壮行,韩信则乘机亲领二千精兵偷袭赵王的大本营。C.韩信井陉“背水一战”,虽违背《兵法》原旨,但依情势而定阵势确属高明之举。D.诸将对韩信设计的战术本有疑虑,战后韩信说透布阵意图,他们才心悦诚服。9.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4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节选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明知:明明知道B.令装治行治行:准备出发C.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有日:有一天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异故:不同的缘故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B.秦归燕太子
C.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D.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12.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秦王“封甘罗,以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①臣请行之 ②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④请因孺子行 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⑥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秦燕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醒悟过来。为了秦燕联盟,张唐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的智谋出众。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解析】 众,名词作状语,当众。【答案】 B2.【解析】 A项,萆同“蔽”,隐蔽;B项,详同“佯”,假装;C项,党同“倘”,倘若。【答案】 D3.【解析】 例句名词作状语,向东;A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使动用法,使退避;C项,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D项,以……为患,把……当做祸患。【答案】 A4.【解析】 A项,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B项,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C项,古义:谋求;今义: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答案】 D5.【解析】 A、D两项都是主谓倒装句;B项既是主谓倒装句,又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宾语前置句。【答案】 C6.【解析】 发:出发。【答案】 C7.【解析】 A、B、C三项,均为代词,他、他们;D项,代词,自己的。【答案】 D8.【解析】 A项,李左车当时并未预见韩信会背水而战。B项,“二千精兵偷袭”既非汉军擂鼓壮行,也非韩信亲领。C项,曲解原文,没有领会“兵法不曰”的反诘语气。【答案】 D9.【答案】 (1)韩信派人暗中察看,探子了解到成安君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回来报告,韩信非常高兴,才率领士兵进入井陉狭道。(2)驻扎在水边的军队打开营门让韩信等人进来,尔后汉军又与赵军激战一番。10.【解析】 A项,明知:确实知道。C项,有日:确定了日期。D项,异故:别的缘故。【答案】 B11.【解析】 D项“相”是名词作动词,担任国相。“行”、“归”、“广”均是使动用法。【答案】 D12.
【解析】 此题最好用排除法。甘罗的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出使成功;二是说赵,使秦广河间、增地盘。封甘罗为上卿是因为后者,含有①④⑤的应排除。【答案】 C13.【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为了秦燕联盟”。【答案】 C14.【解析】 注意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含义。如第(1)句中的“兹”、“其”、“遽”,第(2)句中的“赍”、“与”等。还要注意调整语序,如第(1)句中的介词结构“于兹”后置。【答案】 (1)到现在,我已经满十二岁了,你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2)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参考译文】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姬喜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去燕国任相,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这么闷闷不乐的?”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侍奉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做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卿去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到现在,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卿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雎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卿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小家伙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出发。
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说:“从前甘茂的孙子甘罗,年纪很轻,然而是名家的子孙,所以诸侯们都知道他。最近,张唐想要推托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答应派他去。”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了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了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