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苏教版《史记》选修《魏公子列传》2课时学案年级班级髙二()班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总课时总2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2016-2017学年苏教版《史记》选修《魏公子列传》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侯生的忠诚。2、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3、积累“遗”“下”“过”“赞”“长者”“睥睨”等实词。学习重点传记主人公信陵君形象的分析学习难点侯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及司马迁写作此人物时的思想寄托。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课前预习1、梳理文章脉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1自然段:二、2-3自然段:三、第4段到最后:2、给下列加黑字注音1)、昭王薨2)、侯生摄敝衣冠3)、公子执辔愈恭4)、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5)、譬若以肉投馁虎6)、市人皆以嬴—为小人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8)、使将将其军归魏9)、侯生乃屏人间语10)、晋鄙嗖嗜宿将二、课中探索(一)第1、2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二)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三)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四)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五)对侯生“以至晋鄙军之tl北乡白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三、达标检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日:“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Z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
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夕农”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婪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驚。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FI:“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Z威,方欲共立Z。”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杲使人代公子将。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公子妄人耳妄:无知妄为B.乃装为去装:穿上衣服C.公子率五国Z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螯走:跑D.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信:诚实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乃行金万斤于魏••B.夫人具以语平原君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C.魏王口闻其毁日夜出兵东伐魏••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和“名冠诸侯不虚”的一组是()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公子乃谢夫人去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C.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D.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魏公子听说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豆浆店里,就想见见他们;可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不愿见面。但公子还是找到其屮一人,两人一见如故。B.面对平原君的鄙视,魏公子用假装要离开赵目的办法迫使平原君很快向他道歉并坚决挽留;除此之外,魏公子还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以至天下有本本事的人都纷纷前去投奔。C.毛丞、薛公的成功劝谏,最终成就了魏公子忠君报国的美名,同时也充分说明魏公子“仁而下士”赢得了人才们的忠诚。D.魏公子之所以最后被免去上将军一职,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太巧妙,以致“魏王tl闻其毁,不能不信”。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3分)译文:
(2)公予所以重于赵、名闻睹侯者,徒以有魏也。(2分)译文:(3)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鹫。(2分)
译文:第二课时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欲厚遗之遗:2)、侯生摄敝衣冠摄:3)、遍赞宾客赞:4)、留军壁邺壁:5)、让魏公子曰让:6)、独不怜公子姊邪独:7)、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备:8)、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曾:9)、侯生乃屏人间语间:10)、此五霸之伐也伐:2、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分别是:()、()(1)A、而公子亲数存之/请数公子行日B、乃谢客就车/公子过谢侯生C、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今公子故过之D、愿枉车骑过之/行过夷门(2)A、公子引车入市/公子引侯生坐上坐B、而公子亲数存Z/已却秦而存赵C、乃谢客就车/然嬴欲就公子之名D、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今有难,无他端3、下列每组句子中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直上载公子上/屈平既细B、辞决而行/自疏濯淖污泥之中C、侯生果北乡自到/厚币委质事楚D、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人穷则反本
A、公子从车骑,虚左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C、公子怪之遂救邯郸,存赵■5、与其它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4、下列加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为能急人之困■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D、侯生乃屏人间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B、未之多见也C、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D、何功之有哉6、下列动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B、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C、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愤怒)7、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的是()例句:何功之有哉A、句读Z不知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此乃臣效命之秋也D、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的“立”相同的一组是()例: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①臣乃敢上璧②左右欲刃相加③宁许以负秦曲④相如廷叱之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⑥毕礼而归Z⑦且庸人尚羞Z⑧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⑨公子从车骑,虚左A、①⑦⑨B、①③⑦C、③⑥⑨D、③⑦⑨9、下列句子中与“独不怜公子姊邪”“独”字解释相同的一项()A、独子无兄弟B、独畏廉将军哉?C、计不独生而令赵亡D、独与老翁别E、鳏寡孤独10、下列句子中与“不辞劳苦”“辞”字解释相同的一项()A、辞决而行B、无一言半辞送我C、如姬Z欲为公子死,无所辞D、臣等不肖,请辞去11、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何功之有哉/吾固知公子之还也••B、如姬为公子泣/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嬴乃夷门守关者••12、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A、以公子为长者B、胜所以自附于婚姻C、实持两端以观望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13、“请救于魏”句式相同的一项()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B、何功之有C、赢乃夷门抱关者也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14、与“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此五霸之伐也B、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C、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D、何功之有哉15、与“宁许以负秦曲”“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B、实持两端以观望
C、欲以客往赴秦军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16、选出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地一项:()A、终不因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监狱门B、侯生摄敝衣冠整理C、公子执辔愈恭拉着缰绳D、遍赞宾客赞扬17、选出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地一项:()A、公子闻之,往遠请求B、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抱着关门C、公子颜色愈和色彩D、见其客朱亥,俚倪斜着眼睛看18、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为大梁夷门守关者/公子起,为寿侯生前••B、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今公子故过之••C、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D、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而以公子为长者••19、下列加横线的词意思与例句意思相同一项的是()
例句:公子引车入市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B、引赵使者蔺相如20、选出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地一项:(C、相如引车避匿D、左右或欲引相如去)A、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C、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曾经题地名B、吾攻赵,旦暮且下••D、此五霸之伐也早晚间讨伐21、选出下列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地一项:()A、我岂有所失哉过失、错误B、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仇恨C、而公子亲数存之慰问D、矫魏王令代晋鄙假装22、选出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无所辞,顾未有路耳/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C、而公子亲数存之/请数公子行日D、所以不报谢者/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23、选出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畏廉将军哉B、然嬴欲就公子之名/乃谢客就车••••C、而公子亲数存之/遂救邯郸,存赵D.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公子从其计,请如姬••••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却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主要却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英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参考答案:1、梳理文章脉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1自然段:概述信陵君的身份、为人和他在当时的威望。二、2-3自然段:叙写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三、笫4段到最后:记叙信陵君采纳侯赢的策略窃符救赵的全过程。2、给下列加黑字注音1)、薨hOng2)、摄shd3)、辔pdi4)、说shui5)、馁n&i6)、嬴ying7)、guan属zhd8)、将jiang9)、间jidn10)、hud嗜z©二、课中探索(一)第1、2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白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三)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分析: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四)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分析: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五)对侯生“以至晋鄙军ZFI北乡自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2)侯生自到,是在信陵君窃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3)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到。12.A(B收敛行装;C败逃;D相信)13.C(0:每天,一天一天地;名词作状语。A前者意思是“原来是”,表确认的副词;后者的意思是“就,于是”,表承接的连词,一说:表承接的连词。B前者义为“把”,介词;后者相当于“来”,表目的关系的连词。D前者是“使者”,名词;后者义为“假使,假如”表假设的连词。14.B(前者为公子之言,言为心声,表明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后者为公子“名冠诸侯不虚”的具体情景的叙述)15.C(A“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豆浆店里”、“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均与原文不符。B“假装”应是“整理行装”,“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也无文字依据。D“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有认识错误。)四.(21分)16.(1)凭我这么个人跟他们交往,害怕他们不想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2)公子Z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3)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人败,使秦将蒙聲败逃。练习答案1、1)、遣:赠送2)、摄:整理3)、赞:引见,介绍4)、壁:驻扎5)、让:责备6)、独:难道7)、备:周到8)、曾:竟9)、间:悄悄地10)、伐:功业2、(1)B辞别(A、数:屡次计算C故:故意特意D、过:拜访,路过)
(2)D方法(A、弓拉邀请B存:慰问使保全C就:上成就)3、D(反——返)A、坐——座细——黜B.决——诀濯——浊C、乡——向质——贽4、A、从立:使动(B、急:意动袖:名词作动词C怪:意动存:使动D屏:使动椎:名词作状语)5、C、(其它为宾语前置句)6、D7、A8、D9、B10、C11、D12、C13、A14、A15、B16、B17、D18、D19、C20、B21、B22、B23、D2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