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上学期导学案课题魏公子列传课型新授课时2日期第17周主备人教研组长包组领导编号4、5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重点) 2、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难点)课前预习案一、知人论世:《魏公子列传》出自《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作者司马迁。魏公子即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且为四君子之首。魏国自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异军突起,已有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于真正地抗御秦国。魏国毗邻秦国,受秦害较深,中间虽然参与了苏秦等人的合纵抗秦活动。魏无忌出生和生长于国家走向衰落的时期,他效仿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等贵族的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局,公元前243年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为秦所灭。二、基础知识(一)朗读、正音:魏昭王少子()安釐王()昭王薨()不肖()厚遗()执辔()俾倪()数遗魏王乃公子书()冠盖相属()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馁虎()屏人间语()嚄唶()(二)熟读课文第1-3段,根据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完成下列题目。通假字1、直上载公子上坐()2、俾倪故久立()词语释义1、致食客三千人()2、诸侯以公子贤()3、往请,欲厚遗之。()4、微察公子()5、公子颜色愈和()6、乃谢客就车()7、遍赞宾客()8、今公子故过之()9、过客以观公子()词类活用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2、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公子从车骑()5、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6、公子怪之()【我的疑问】8
课堂探究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1-3段,扎实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准确的翻译文言句子。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含义。一、【检查预习】1、检查课文预习情况。2、初读,整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明句读、听出语气,同时对不理解之处作标记。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进一步读通全文,理解文意)。(一)解释下列重点词:1、士无贤不肖()2、致食客三千人()3、侯生摄敝衣冠()4、愿枉车骑过之()5、公子引车入市()6、乃谢客就车()7、然瀛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二)翻译下面句子。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2.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3.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三、一词多义:就:1、然嬴欲就公子之名()2、乃谢客就车()3、金就砺则利()过:1、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2、行过夷门,见侯生()下: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2、吾攻赵旦暮且下()3、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雨泽下注()故:1、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2、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3、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4、君安与项伯有故()四、【文本探究】1、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公子什么样的性格特征?8
2、文章是如何表现公子“仁而下士”的性格特征的呢?当堂检测案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A.安釐(xī)王俾倪(pìnì)摄(shè)敝衣冠(guān)B.执辔(pèi)馁(něi)虎椎(zhuī)杀冠盖相属(zhǔ)C.嚄唶(huòzè)屏(bǐng)人间(jiān)语北乡(xiàng)自刭D.韊(lán)矢曾(zēng)无一言半辞勒(lēi)兵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引:拉;赞:赞扬B.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数:多次;故:故意C.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勉:努力;从:随从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闻:听说;资:蓄积3.下面选项中加线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袖四十斤铁棰B.留军壁邺C.久立公子车骑市中D.公子为人,仁而下士5.下列各句中的“过”与例句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A.行过夷门,见侯生B.愿枉车骑过之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7.选出“所以”用法不同的一项()A.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B.此后汉所以倾颓也。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D.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课后拓展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才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8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史记张仪列传》节选)1.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而楚相亡璧:丢失 B.因而数让之曰:谦让C.始吾从若饮:你 D.我顾且盗而城:你的2.下列各项加线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始速祸焉B.此在吾术中而不悟/青出于蓝而青于蓝C.以子之材能/举以与人D.张仪之来也/句读之不知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B.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C.因而数让之曰 D.子毋读书游说4.下列各项中代词指代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得此辱乎—此,掠笞数百 B.赖子得显—子,苏秦。C.子为我阴奉之—之,秦王 D.今君已用—君,秦王。5.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最初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C.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D.张仪为人能屈能伸,明晓形势,其才能并不象他自己谦虚的那样在苏秦之下。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壁,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且盗而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4-8段,扎实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准确的翻译文言句子。2、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课前预习案熟读课文第4-8段,根据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完成下列题目。一、通假字1、公子与侯生决。()2、侯生果北乡自刭。()二、词语释义1、冠盖相属()2、让魏公子曰()3、为能急人之困()4、约车骑百余乘()5、欲以客往赴秦军()6、而公子亲数存之()7、矫魏王令代晋鄙。()8、赵王扫除自迎。()三、词类活用1、留军壁邺()2、屏人间语()3、公子乃自骄而功之()4、朱亥袖四十斤铁椎()5、椎杀晋鄙()6、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课堂探究案一、【自主学习】进一步疏通文意完成下面题目。(一)解释下列重点词:1、吾攻赵旦暮且下()2、使人止晋鄙,军壁邺()3、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4、无他端而欲赴秦军()5、如姬资之三年()6、此五霸之伐也()7、勒兵下令军中曰()8、矫杀晋鄙()9、意骄矜而有自功色()10、公子有德于人()(二)翻译下面句子。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2.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4.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二、一词多义:独:1、独不怜公子姊也()2、计不独生而令赵亡()8
3、君子慎独()辞:1、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3、辞决而行()存:1、而公子亲数存之()2、遂救邯郸,存赵()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数:1、臣修身洁行数十年()2、公子往,数请之()3、请数公子行日()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5、数罟不入污池()三、【文本探究】1、文章四、五、六三段是事情的发展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侯嬴与公子的什么特点?2、研读本文有关侯嬴的记述,探讨“侯生北乡自刭”的原因。当堂检测案1、下列动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B、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C、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愤怒)2、与其它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B、未之多见也C、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D、何功之有哉3、下列句子中与“独不怜公子姊邪”“独”字解释相同的一项 () A、独子无兄弟 B、独畏廉将军哉?C、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D、独与老翁别 E、鳏寡孤独4、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何功之有哉/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B、如姬为公子泣/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嬴乃夷门守关者5、与“宁许以负秦曲”“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8
A、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实持两端以观望 C、欲以客往赴秦军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却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主要却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展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课后拓展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从此:自此以后B.公子妄人耳 妄人:狂妄的人C.平原君乃免冠谢 免冠:脱下帽子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面目:脸色、面貌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今平原君乃以为羞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臣请为王言乐3.对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甚欢”)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不我欲也(指代“毛公”、“薛公”)C.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D.平原君门下闻之(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8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子天下无双”的一组是()①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②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③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④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⑤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⑥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陵君思贤若渴,他悄悄步行往见自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薛公,并成了二人的真正朋友。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C.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D.魏国危急,魏王派使者往请信陵君,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6.翻译上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2)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课文链接: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秦国为相;回来后又借秦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战国四公子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一个弱小国家。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王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在齐王以宋为戒。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