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擢进士,为隰(xí)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重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重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
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种礼节)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对于命运的一种风趣说法)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sī服丧)云。审言生子闲,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唐才子传》)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
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指出:“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始叶于度”。杜审言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音韵谐美,章法井然,意境深远,语言清丽自然,称得上是这种新兴诗体的典范作品。本诗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因为他是离别家乡的游子.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诗的主旨,正是抒发这伤心人独特的“惊”春之情。江南水乡的新春气象:破晓时,太阳象是从东海升起,云气被阳光照耀,蔚成绚烂的霞彩,也好象和旭日同时从海中出来江南比江北早暖,梅柳透露春意也比江北为早,人过江而南,忽见梅已开花,柳已发绿,似乎梅柳一过长江就变换春装似的推衍诗题之“望”字,写诗人远眺时的所见,淋漓尽致地铺写“物候”的“新”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前一联既写“望”中远景,这一联则续写“游”时所见这一联写景更加深入细致,使人读后如同亲身感受到春天的萌动和春光的和煦。动词“催”与“转”更加传神.温暖的春气使万物复苏,连黄鹂的鸣叫也似乎是由它“催促”所致,晴朗的阳光照射到水面上,使水中的苹草也很快由嫩绿“转”为深绿。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中间两联写江南所见物候,也寓含着心怀故土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相一贯。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注:《早春游望》是陆丞所作的诗,本篇是唱和之作。陆丞的诗好象使作者忽然听到了古人的歌曲,不觉勾起了回乡的念头,以至泪下沾巾了。透漏出意外的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问题探讨:1首联中为什么说看到早春的物候时有新奇的感觉?2中间两联哪些词语是写物的、哪些又是写候的、哪些词句写出了新?3尾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说说诗中的思想感情。哪个字造成了这种兴尽悲来的跌宕效果?是什么引起的?“物”:“云霞”、“梅柳”、“黄鸟”、“绿苹”,“候”:“海曙”、“江春”、“淑气”、“晴光”。感到新是拿中原故土的物候做比较的。请你想象此时作者的故土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写自己宦游他乡,辜负春光,不能归家的伤痛之情。春景是触发“归思”的媒介物,陆丞的早春游望诗更对“归思”的燃烧起了催化作用。“忽”字作转折,将上文的明媚与欢跃之景突然一下子打入伤感凄怆的气氛之中,达到了抒发伤春之情的目的。这一顿挫,与篇首的“惊”字遥相呼应,愈见此诗婉曲跌宕之妙。因为他是离别家乡的游子.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诗的主旨,正是抒发这伤心人独特的“惊”春之情。
诗文转读一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诗文转读二本地人习以为常的物候,离家做官的人大吃一惊。海边日出,云霞同生从江北到江南,梅柳尽换新装。春光催,黄莺歌唱,美丽的身影在林中闪动,水面上,浮萍绿意渐浓。流连其中,陆丞一首古调,猛然让我思乡老泪纵横
考点1、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情感?2、“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首联关键词是什么?分析)3、第一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4、三、四两联精彩生动的词分别是什么?试分析(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出”“渡”“催”的妙处。)5、本诗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结合有什么特点?6、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本诗写景角度灵活细腻生动,试分析。)
参考答案:1、归思 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2、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3、领起作用。4、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或反衬)出诗人思乡之情。“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催”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春气之浓。5、乐景写哀情6、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催”“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
7、第三联化用西晋诗人陆机“惠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更有新意。试分析一个“催”字,突出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这首诗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什么感情?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以色彩鲜明,清新怡人的美好风光反衬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抒发了作者长久旅居他乡的感慨。
9、阅读下面的诗做题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释】⑴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⑵悲昔游:作者旧游之地,因放逐再次经过感到悲伤。⑶边愁:流放边远地区产生的愁绪。
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⑵后人评价说这首诗通篇用反衬(对比)手法。试找找,共有几组反衬?参考答案⑴被贬悲愁⑵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俞陛云(浙江德清人,近代知名学者、诗人,并精通书法。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之父。)《诗境浅说》: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转字”用字之妙,可为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为精确。
知识拓展:谈什么是诗眼?
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这一说法一是明确了诗眼的含义,“眼乃神光所聚”,“一动而万随”,认为眼系全篇的核心,神采之透镜。二是将诗眼分出了类型,“有通体之限,有数句之眼”。下面我们就从“句中之眼字”、“文中之眼句”、“文中之眼字”这三全方面来分析诗眼。
(一)句中之眼字。元代杨载说:“虽说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处。”(《诗法·家数》)这说明眼字出现的情况较为复杂。清代沈德潜曾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说诗·晬语》卷下)这说明眼字既可是新警奇巧之字,亦可以是平凡质朴之字。(1)句中之眼字通常出现在动词和充当谓语的形容词处。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2)虚词有时也可以作句中之眼字。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二)篇中之眼句。篇中之眼句就是全篇最传神之诗句。此句如心脏,溉血于全身,又似脊骨,柱立于整体,眼句耀彩可使通篇生光,眼句振响能叫全篇铿锵。因此篇中之眼句至为重要,其存在情况如下:(1)眼句在篇首。“如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此联提挈全诗,孕蓄感情成为眼句,诗的中部两联具体描绘物候新,对此大好春光,按说作者应该是喜,而诗人却“偏惊”,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虽时迁岁更,而返归无日,面对此满眼“物候新”,不由想到家园古柳换新叶,故庭黄鹂调旧声,惊醒之后,才会“思归欲沾巾”,可见首联为全诗主轴,情依轴生,意随轴转。
(2)眼句在篇中。篇中之眼起枢纽作用,借此揽情融景,承上启下。如白居易《琵琶行》,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结上导下,成了谋篇的关键,传神的灵目,作者籍此将琵琶女的天涯飘零,引渡到诗人的迁谪沉沦,把艺人的潦倒和诗人的失意浑成一体。
(3)眼句在篇末。这就是所谓“画龙点晴”,常为诗人所采用。姜夔说:“一篇全在尾句。”(《白石道人诗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卷一)“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这些都是说结句要成为传神达意的龙晴。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
(三)篇中之眼字。篇之眼一般表现为句,有时系隐藏之眼,则不在句而在字,此眼不同于句中眼,它不是关系到一句的优劣工拙,而为全篇之丝纳于此扣。
(1)篇中眼字形诸标题。如陆游《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夜雪楼船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首联述青年时期抱负,反写见意,吐气愤之意;颔联写壮年经历,暗写寓意,露忧愤之意;颈联叙暮年景况,明写达意,袒悲愤之心;尾联表明意愿,总写赅意,发激愤之词。全诗字字含愤,句句联愤,因此标题上“愤”字即为诗眼。
(2)篇中眼字镶嵌诗内。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这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闻胜后的“喜”,“喜”字即为全诗之眼。由闻喜讯而流喜泪,由流喜泪而呈喜态,由呈喜态而唱喜歌,由唱喜歌而思喜归。喜始喜终,一喜贯通。这类诗眼或著于题,或嵌于诗,一经找着,则掣住全诗提纲,由此得以透视全篇。
滕王阁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高阁临江诸”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从空间角度构定滕王阁临江而建的高远气势,以下“南浦”、“西山”、“潭影”、“长江”,都是临江高阁的望中所见。
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第二句笔意突转,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两句对照,使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寥寥两句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
第五句“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第六句则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
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文转读壮美的滕王阁俯临着江边的沙渚,佩玉鸣,驾铃响,歌舞已经结束。雕花的栋梁晨光中缭绕着南浦的白云,彩绘的朱帘暮霭里卷收起西山的阵雨。阴云投影深潭,每日里悠悠飘游,人物换,时光移,已过了几度春秋。楼阁中游乐的滕王如今又在哪里?门槛外大江水却依然寂寞地奔流!
评价在历代吟咏滕王阁的律绝中,王勃的《滕王阁诗》可谓上乘之作。诗歌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练习1、首联写出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用哪个词表达?作者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场景,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特点:高“临”字突显了滕王阁的高耸诗人描绘了一幅坐着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的豪华场面,反衬了现实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
2、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颔联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3、体会颈联中“日悠悠”“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颈联由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短暂,抒发了珍惜光阴、积极进取的感情。4、人云“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何之妙?融情于景。不同的是,前者寄托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后者寄托的是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5、诗文思想情感面对永恒的存在,产生了盛衰无常、人世沧桑之感,也委婉流露出时不我待、急切建功立业的心情。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表现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写唐军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诗文转读战争的烽火逼近了京城,内心波涛波涛起伏难以平静。军令颁发将帅奉命出征,铁骑滚滚包围了敌方龙城。大雪使军旗上的绘画模糊不清,呼啸的寒风杂伴着战鼓之声。宁愿做一名卒长去冲锋陷阵,也胜过平平庸庸做一个书生。
练习1、首联抒情方式2、“照”字表达效果3、“绕”字好在哪里4、“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艺术特点5、尾联抒情方式6、虚实结合的手法分析7、主旨句
参考答案1、直抒胸臆2、照字是照亮的意思,边疆烽火照亮京城,是夸张,突出紧急军情,渲染紧张气氛,自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3、形象有力地写出唐军神速地把敌人城堡包围的水泄不通的强大气势。4、景物描写烘托环境的恶劣艰苦战场的紧张氛围;听觉和视觉结合,抓住旗和鼓典型意象表现唐将士奋勇杀敌的无畏精神和悲壮场面。5、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