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文言知识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3.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自读案(1页)【学法指导】认真完成“自读导学”。1.了解作家作品;2.大声朗读课文两遍以上,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将生僻字的注音标在课文中;3.积累文言知识。对照课下注释,把重点词的含义写在课文的夹缝中。4.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出来,写在“我的疑问”处。【自读导学】(三步预习法)第一步搜集信息能力(以填空的形式呈现)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2.王勃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传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
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3.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4.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第二步课文自读能力一、参照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将生僻字字音、字义标注在文中,读通课文。朗读指导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基础预练完成自主预习的学习内容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翼轸()瓯越()台隍()綮戟()懿范()襜帷()胜饯()潦水()俨骖騑
()崇阿()绣闼()雕甍()云销雨霁()孤鹜()遄飞()睢园()邺水()2.成语积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钟鸣鼎食】【云销雨霁】【响遏行云】【天高地迥】【兴尽悲来】.【萍水相逢】【冯唐易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涸辙之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介书生】【高山流水】【盛筵难再】【陆海潘江】3.重点实词①龙光射牛斗之墟( )②台隍枕夷夏之交( )③家君作宰( )④躬逢胜饯( )⑤访风景于崇阿( )⑥即冈峦之体势( )⑦彩彻区明( )⑧爽籁发而清风生( )⑨谁悲失路之人( )⑩宁移白首之心( )⑪北海虽赊( )⑫阮籍猖狂( )⑬叨陪鲤对(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通______,________(2)俨骖騑于上路______通___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义。(1)雄州雾列( )(2)俊采星驰( )(3)目吴会于云间( )(4)梓泽丘墟( )(5)徐孺下陈蕃之榻( )(6)襟三江而带五湖( )(7)腾蛟起凤( )(8)屈贾谊于长沙( )(9)窜梁鸿于海曲( )(10)宾主尽东南之美( )6.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千里逢迎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2)孟学士之词宗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3)俨骖于上路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动身走上旅程。(4)穷且益坚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贫穷。(5)序属三秋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①秋季,②三年。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童子何知(2)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3)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5)奉晨昏于万里(6)都督阎公之雅望(7)宇文新州之懿范(8)渔舟唱晚8.名句填空。(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语文质疑能力请把你的疑问写在下面横线上。课上研究案导学步骤备注
环节创设情境引入目标一、导语设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历咏不衰的名句出自何处?(学生回答)出自古今传诵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更是出自少有才名的王勃之口。《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可见一斑。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滕王阁序》.深刻感受一下他十足的文学才气。(教师复备栏及教案修订备注;学生笔记)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熟读文本,背诵课文2、3段。2.积累文言知识、成语。3.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4.理解典故的含义,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读文比赛自主学习合作译文1.各小组推荐一人诵读,或者小组间进行诵读比赛。2.学生自评或互评。(从读音准确、句读清晰连贯、感情充沛等方面评价。)一、小组分工合作,翻译第1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小组或教师集中解答。1.找出重点词、特殊句式、成语,进行积累。逐句进行翻译。(写在下面的空处)二、问题探究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探讨。(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2)从“物华天宝”到“宾主尽东南之美”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3)作者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4)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三.小组进行展示,学生进行互评。学生质疑,老师解疑。(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名称的沿革,兼顾历史与现实,道出历史的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
荆而引瓯越”具体写地理位置,写出了地势之宏伟。(2)从“物华天宝”到“宾主尽东南之美”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龙光射牛斗之墟”一句呼应“星分翼轸”;“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句为当时“洪都”人才的出场作好铺垫)“雄州雾列”四句将地势与人才两方面交叉在一起写。(“雄州雾列”写地.是“星分”四句的补充。“俊采里驰”写人,是“物华”四句的发挥。“台隍”一句复说“星分”四句,宾主”一句补充“物华”四句,并为引出后文作铺垫)(3)作者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4)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在,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熟读成诵一、小组分工合作,翻译第2--5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小组或教师集中解答。1.学生分组分段背诵比赛。
重点探究2.找出重点词、特殊句式、成语,进行积累。逐句进行翻译。(写在下面的空处)二、问题探究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探讨。1、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2、先默读,画出描写滕王阁的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然后讨论: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3、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5-6段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5、如何理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思想意义?三.小组进行展示,学生进行互评。老师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疑。1.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明确:“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点明时令,紧扣题目。“秋日”“潦水”二句抓住“秋水”“秋色”写秋景。“俨骖”以下四句叙写来阁的过程,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层峦耸翠”以下八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指出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披绣闼”以下写登临所见。“山原”两句,写山川之美。“闾阎”以下四句写人烟之盛、富庶祥和的气象。“云销”四句写自然景物。“渔舟”以下四句前文,写生活之乐与候鸟之歌。2.学生先默读,画出描写滕王阁的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然后讨论: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明确:本部分作者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潦水尽而寒潭清”,清流通渠道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受,高耸入云,溢彩流丹青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倭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理,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3.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提示: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4、.5-6段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明确:本部分写由欢乐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遥襟甫畅”以下八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管弦之盛,歌声之美,人才之多。“四美具,二难并”之后于诗酒管弦之中,忽发深沉的感伤。“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伤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而“望长安于日下”以下十句,则联系个人身世,以直抒的方式吐露内心深层的孤独感。其中既包含其父被贬交趾之痛,又有个人宦途失意之悲。“嗟乎”发端,转为更强烈的抒情。“时运不齐”以下十句,引用四个典故.借以自慨年岁易逝,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老当益壮”之后引典,全力抒写壮志决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变易,透露出乐观向上的伟大情怀。5.如何理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思想意义?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展示交流点播释疑一、小组分工合作,翻译第6、7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小组或教师集中解答。1.学生集体朗读第第6、7段2.找出重点词、特殊句式、成语,进行积累。逐句进行翻译。(写在下面的空处)二.问题探究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探讨。提问: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第6段由个人遭际写到途经滕王阁,有幸参加宴会,自当应命为诗。第7段写自己对主人的知遇之恩表示感谢,对本次盛大的宴会表示依恋。三.老师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疑。总结归纳【知识链接】1.本文在写作上有很多特色:(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
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用典也是骈体文语言表达上的一个特点,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借用古代故事;二是化用古人诗句。举例说明:例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分析:作者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来影射自己的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发泄他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小结:用典除了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使
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些无论是对怀才不遇的担忧,还是对未来生活的信念的用典,都能恰到好处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尽管用典繁密,却无唠叨晦涩之感,反增劲健之风,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2.作者在文中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命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京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困顿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滕王阁序》课后训练案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徐孺(rǔ)棨(qǐ)戟 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ě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2.从语音角度看,下列读音规律都相同的一组是()A逦迤伛偻扶摇B参差窈窕霹雳C舳舻徘徊逡巡D沆砀涟漪睇眄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4.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5.《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6.下面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年)重九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不幸英年早逝。B诗风旷达,酷似杜甫,与晚唐的另一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称“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代表诗作有《清明》《赤壁》等,他的赋和古文也很有名。C王维,字摩诘,唐代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擅长写山水田园诗,散文也很有特色。《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散文是写给友人裴迪的一封信,充满了诗情画意。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龚自珍,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病梅馆记》同样抒发了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不满。7.下面有关文体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是一种体裁,常常是作者就眼前的人或事抒发感慨或讨论某个问题,此外还要说到作序的缘由。《滕王阁序》就是这样一篇序。B词的最初全称是“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耳”,所以,“曲子”或“辞”都是它的简称,后来成为韵文中的一体。C赋的写作,除歌功颂德外,大多带有讽喻的目的。讽喻,就是用委婉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道理,使人醒悟后自动弃旧图新,改恶从善。D笔记是一种文体名称,泛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作品。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其铺写故事,以人物为中心而较有结构的,称为笔记小说。二、能力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8.写诗立意要有切入点,你认为这首诗的切入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切入点来描写风的? 9.宋朝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请你分析此诗的“余味”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七。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
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尝言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方,勃尽得其术。又以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僚吏疾之。有集三十卷及《舟中纂序》五卷,今行于世。(《唐才子传•王勃》)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岁善辞章 善:擅长。B.勃往省觐省:探望、问候。C.勃至入谒 谒:拜见。D.僚吏疾之 疾:妒忌。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王通之诸孙也②慨然思诸葛之功B.①刘祥道表其材②勃尽得其术C.①以夸盛事②又以虢州多药草D.①心织而衣②顷刻而就12.与“事觉当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客有吹洞箫者 B.童子何知C.怀帝阍而不见 D.俨骖于上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1答案:D(A.轸zhěn;B.饯jiàn;C.浦pǔ)2、答案:C(都是叠韵词)3.答案:B(“骛”应为“鹜”)4.答案:C
5.答案:C(“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6.答案:B(诗风酷似李白)7.答案:B(“词”与“辞”,是两种不同的文体)8.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切入点在“有情”二字。开篇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结尾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作者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善解人意”。解析:本题实际是问运用什么方法来写风的形象的,风本是无情的,但因为在作者的眼中“有情”,所以风便有了人情味,“加我林壑清”。9.参考答案: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在这首诗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这就是此诗的“余味”。解析:这道题具有探究性,答案仅供参考,不是唯一的。余味的体会,因人而异,但要结合本诗谈,要言之有理。风的意象含义,可以允许多元解读,既可以理解为高尚品格的勤奋精神,也可以理解成使人冷静清醒的谆谆教导。10.D 解析:疾:厌恶。11.A 解析:A项为结构助词,的。B项①代词,他的,即王勃的;②代词,他的,即曹元的。C项①连词,来;②连词,因为。D项①连词,来;②连词,表修饰,不译。12.C 解析:本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13.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躺下拉过被子蒙面大睡,醒来后,提笔就写成,一个字也不需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的孙儿。王勃六岁时就擅长辞章。麟德初年,刘祥道上表称赞他的才干,以高名次对策及第。还没到二十岁,就授为朝散郎。沛王又把他招入府中做修撰。当时诸王斗鸡,王勃开玩笑写了篇檄文给英王的鸡。高宗知道了很生气,将他赶出沛王府。王勃罢官以后,客居剑南,登山望远,很感慨地想起诸葛亮的功业,写诗表达情思。又曾经隐藏了一个犯了死罪的官奴,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个官奴杀了。事情被发觉该处死,正赶上大赦就只除名。父亲王福畤因为受牵连被贬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准备让他的女婿写篇记,来夸耀这一盛事。王勃到此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作记。王勃欣然对客提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还不加修改,满座宾客大为惊奇。酒酣辞别,阎公赠送他一百匹缣,他就扬帆离去。到了炎方,船没入大海,王勃被淹死,当时是二十七岁。王勃诗文华丽,请他作文的人很多,家里堆满了帛。靠心织来穿衣,靠笔耕来饮食,但也不用苦心思索。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躺下拉过被子蒙面大睡,醒来后,提笔就写成,一个字也不需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他曾说做儿子的不能不懂点医,当时长安有个叫曹元的有秘方,王勃把他的本领统统学到手。又因为虢州多产药草,王勃请求去虢州做参军。他倚仗有才欺凌人家,同事们都很讨厌他。他留下集子三十卷和《舟中纂序》五卷,如今在世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