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王阁序并诗一.教材分析《滕王阁序》是王勃代表作,也是骈文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坛上素负盛名。在《教学大纲》中要求选择精彩段落或名句背诵。此文构思独特,词采绚丽,对仗工整,气势奔放,景象万千。阅读此文可增强对骈体文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品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2.能力目标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能够翻译重点语句;能够背诵和默写名句;掌握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理解典故的作用。3.情感目标了解滕王阁壮美的景色,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体会并理解作者的情感。难点:掌握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四.教学方法1.朗读、翻译、鉴赏、讨论、点拨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五.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扫除文字障碍,能流利的进行朗读。准备好常用字字典。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六.课时安排3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大家学过有关岳阳楼的有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滕王阁序》。二.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三.背景介绍1、关于作者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唐代著名诗人,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最大。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2、关于滕王阁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之时。民国十五年(1926年)终毁于兵燹。其间创而重修,修而又毁,毁而复建,有确凿文字可考者达28次之多。今日的滕王阁重建于1989年。3、关于本文的写作参看学案四.解题1.介绍“序”参看学案2.介绍“骈文”参看学案结合课文感受骈文特点。从字数、修辞与用典方面在阅读的基础上感知。
五、段准词句,熟读课文。1.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三三式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一五式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二四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二二二式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三四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二一四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四三式2.齐读与个别阅读相结合读课文并正音六、初步感知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字句。难点处与同桌讨论并做好标记2.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明确: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2):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3-4):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5):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七、布置作业
1.翻译文章的一二段。(预习的内容)2.完成学案第一课时后的作业部分。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上节课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作业中的疑问进行解答。二、一二段文本翻译1.在课下翻译的基础上,同桌间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交流。2.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强调翻译的规范准确。三、赏析第一部分段(一)、集体朗读(二)、具体赏析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学生对照原文进行思考,同桌间交流探讨。探讨谈自己的看法。提示,先找到描绘地理风貌的句子。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四、赏析第二部分1.第二段描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同学们,我们来具体的看看第二段都写了哪些内容。以句号为标志,分析每句所写的具体内容。
明确:“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点明时令,紧扣题中“秋日”。“潦水”二句抓住“秋水”“秋色”写秋景。“俨骖騑”以下四句叙写来阁过程,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层峦耸翠”以下八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指出阁在山水形胜之地。“披绣闼”以下写登临所见:“山原”两句,写山川之美;“闾阎”以下四句写人烟之盛、富庶祥和的气象;“云销”四句写自然景物;“渔舟”以下四句收束前文,写生活之乐与候鸟之歌。2.学生先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滕王阁的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然后四人讨论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提示:写了什么事,描绘了怎样的景物其特点是什么,在景物描写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本部分作者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潦水尽而寒潭清”,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3.学生仔细品味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选景象的特点及所描写的意境的特色,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注意语言要有文采。4.试背第二部分。五、翻译第三、四段(一)、翻译第三段。1.对照课下注释翻译第三段,在翻译的过程中完成学案中对重点字词的解释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翻译时遇到的障碍,然后同桌、前后桌交流,攻克难点。2.学生提问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同学和老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二)、同上方法翻译第五段。六、尝试背诵第三段七.布置作业完成第二课时学案上的作业部分。第三课时一、检查学生第四段的背诵情况。和名句默写的填写情况二、赏析第三部分(一)、对三、四段中所涉及的作者感情的探讨。
这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只有很好的理解了这些典故,才能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下面来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谈谈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根据预习学案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点拨。明确: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二)、在理解了每个典故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的基础上,我们来梳理一下作者是如何来安排行文思路的,又是怎样体现作者的感情变化的。(提示:从整体上把握,考虑诗人在这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本部分写由欢乐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遥襟甫畅”以下八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管弦之盛,歌声之美,人才之多。“四美具,二难并”之后于诗酒歌管之中,忽发深沉的感伤。“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作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而“望长安于日下”以下十句,则联系个人身世,以直抒的方式吐露内心深层的孤独感。其中即包含其父被贬交趾之痛,又有个人宦途失意之悲。“嗟乎”发端,转为更强烈的抒情。“时运不齐”以下十句,引用四个典故,借以自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老当益壮”之后引典,全力抒写壮志决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变易,透露出乐观向上的伟大情怀。宴会欢娱(喜悦)板书:宴会盛况,人生感慨人生感叹悲壮志不易(乐观)三、赏析第四部分1、学生集体朗读第4、5段。2、提问: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后,明确:第4段由个人遭际写到途经滕王阁,有幸参加宴会,自当应命为诗。第5段写自己对主人的知遇之恩表示感谢,对本次盛大的宴会表示依恋。3、学生讨论:文章前后是如何照应的,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前后有两处照应:一是宴会开始照应宴会结束;二是作者自己以谦词入场照应谦词退场。这样写首尾联贯,一气呵成,无懈可击。4.当堂背诵《滕王阁诗》全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篇》评:“对众挥毫,珠玑络绎。”四、当堂完成反馈练习。附:板上设计: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宴会欢娱(喜悦)第二部分:宴会盛况,人生感慨人生感叹悲壮志不易(乐观)第三部分(3-4):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5):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