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中国受到侵略的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3.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民族英雄的不屈精神。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了解甲午战争的经过,感受中国近代的耻辱历史。难点:感受民族正气和反抗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师导语: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今天我们来重新温顾一下这篇课文。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总结:这篇课文,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但美好的东西却被毁于一旦,让我们痛心,也对侵略者的行为痛恨。设计意图:通过上学期课本内容的回顾,让学生重温历史,激发学生的痛心与痛恨的情感。一、圆明园的毁灭活动一:走进圆明园师导语:上一节课中,我们一起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源,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当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时,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第四十八页“活动园”,想一想,雨果为什么会对圆明园有如此高的评价,又有如此深的遗憾呢?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教师总结: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它是中国近代史之前的璀璨之珠,包罗了中国的智慧与珍藏。而现在,这个可称得上世界瑰宝的园林,只剩下了一片废墟。出示任务2:根据课本第四十九页的内容,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夺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组之间分享讨论。教师总结:
历史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历史价值。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文物的流失,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衰落和耻辱,而文物的回归见证的是一个国家的兴盛。而国家的未来的兴盛,还需要国家的未来一代的努力!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圆明园之前的璀璨和现在的萧条,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国家的衰落与兴盛,需要他们的努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二、甲午风云活动二:以史为镜师导语: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第五十页内容,从清政府的统治、北洋水师的军备实力、民族英雄的抗战等方面讨论下感悟?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享讨论。教师总结:体制的腐朽、政治的腐败、军备国防的松懈……导致了晚清政府一败再败,受尽外国侵略者的欺辱。提高国家实力、建设更加强大的中国刻不容缓。我们要向那些英勇的民族英雄学习,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国争光。出示任务2:课件展示甲午战争中的民族英雄。预设1:邓世昌。晚清北洋海军“致远”舰管带。以治军严格、忠勇刚正闻名。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勇敢战斗,在战舰受重创侧倾的情况下,全速撞向日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决心与其同归于尽。不幸鱼雷发射管被敌击中,舰体爆裂沉没,同全舰200余名官兵一起壮烈殉国。预设2:丁汝昌。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他坚持抗敌报国立场,严拒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瑞乃尔等的逼降,临危不惧,坚守指挥岗位,在援军已绝,突围难成的情况下,服毒自尽,以身殉国。预设3:刘步蟾。晚清北洋海军“定远”旗舰管带。治军严格,慷慨好义,不满外籍教官之骄横,积极维护中国海军之主权。参加黄海海战,指挥“定远”舰官兵沉着应战,奋勇抗敌。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拒绝降敌,顽强拼战,弹尽援绝,自杀殉国。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铭记英雄。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是依靠民族英雄用血肉身躯撑起来的。我们不仅要认识民族英雄,还应铭记民族英雄,向民族英雄致敬。出示任务3:晚清时期签订的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预设1:《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预设2:《天津条约》。英法在条约中取得了外国公使可进驻北京,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二百万两,赔偿英商损失白银二百万两。美国人在条约中也是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俄国人在条约中得到了陆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权利,还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军舰、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预设3:《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教师总结:从发动鸦片战争以来,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是以清政府失败,再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结束。在八国联军侵华的61年时间里,共签订了21次不平等条约。这段历史是我们中华人民及后代子孙永远不会忘记的屈辱,它既是民族被侵略、被奴役、被羞辱、被分割的落后黑暗史,同时也是激励我们勇于反抗、打倒列强、不怕牺牲、发奋图强的光辉斗争史。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强盛才能保卫国家,从而树立远大理想,为国争光。【课堂小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利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