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初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初中教材《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初中音乐教材17册第五单元《月光》)设计人: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郭文燕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认知中国古曲中鱼摇尾和换头合尾的创作方式。2、在作品欣赏中,使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方面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及音乐意境,让学生了解这一幅中国的交响音画给我们带来的意境美。3、通过演唱主题音乐,让学生感受它的旋律古朴典雅,节奏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鉴赏作品,感受中国古典音乐表现的音乐意境和音乐内涵。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和音乐形象的表现,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精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播放《春江花月夜》主题音乐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音乐山水画,这幅画给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他的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被称为中国古代的音乐水墨长卷。(播放主题音乐)设问:这样的乐曲旋律,你会用什么题目来为他命名呢?他的题目有着漫长的经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沉寂了千年,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以至于无法考证最早的产生时间,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夕阳箫鼓》是她最早的名字,而在民间流传的这些年,被很多民间艺人或演奏家修整,完善,曾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将其更名为《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现存最早的乐谱是明清时期吴畹卿的手抄本,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他的曲调流传远远早于这个历史。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先生将其演奏的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为民乐合奏曲,并最终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从最初的琵琶文曲,到现在我们听到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这首古曲结合了中国古代及近现代艺术家的智慧,他是集先人之大成,今天,让我们从这首古曲中来重温古代艺术的气息,追寻中国古人留下的足迹。二、鉴赏《春江花月夜》(一)引子欣赏
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段中的引子部分1、聆听并思考: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演奏?学生回答:箫和琵琶分别表现了什么的音乐形象?2、创作方式聆听并思考:在这个旋律谱例中,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只有一个音他是怎样来创作这单个音的旋律的?速度慢起渐快,力度由弱到强,他用了中国以及东方音乐都擅长用的方式,单个音的旋律,运用散板的节奏,采用由弱到强的力度以及慢起渐快的速度,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让我们在有限的音符中体会音乐形象无限细微的变化。3、音乐形象设问:琵琶和箫这两件乐器运用中国古老的创作方式,他们分别表现的是哪两种音乐形象呢?学生回答琵琶:表现江水拍岸,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地点,江岸边箫,鼓:表现了月夜,描写了一个时间,4、再次聆听设问:琵琶表现的江水拍岸,箫鼓展现的月明之夜,组合在一起,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播放引子部分音乐)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安宁的气氛,悠远而静谧。这是一个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夕阳西下,耳畔响起源自江头尽处的阵阵箫鼓声。(二)主题音乐1、播放主题音乐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飘来了江南风格的主题音乐。聆听并思考:主题音乐与引子相比,演奏的乐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用到了乐队的全奏教师:在这样宁静的氛围下,出现乐队的全奏,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2、演唱主题第一次演唱:这条旋律是全曲的灵魂旋律,让我们跟着录音一起来演唱,感受她古朴典雅的江南风韵。(唱主题)第二次演唱:思考:主题音乐的每一句旋律都是由乐队全奏的吗?最后一句用箫来演奏从乐队的全奏到箫演奏他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这种宁静,悠远的音乐意境始终萦绕,看着古朴典雅的江南美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叹。第三次演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情感的表达3、加入歌词演唱
一个音乐作品能被广泛流传,被人们所熟知,肯定是人们喜欢这个作品的主题旋律,这个作品他的主题音乐优美如歌,很多人根据这个主题音乐的创作意境填词,并且广泛传唱,版本众多,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版本,让我们一起来听(播放录音)让我们跟音乐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熟悉主题音乐4、鱼摇尾(课件)设问:结合谱例,寻找旋律有什么规律?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后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这种创作方式称为“鱼摇尾”,也叫衔尾式,接龙武。再次演唱旋律,思考鱼摇尾的创作方式以及歌曲中歌词的诠释,他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乐句之间环环相接,表现夕阳余晖映照在江面上,使江天融为一体。微风吹拂江面泛起涟漪的江上秀丽景色。5、出示标题这一部分引子加上主题音乐有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小标题——《江楼钟鼓》;(三)赏析前三部分《春江花月夜》为我国民族音乐中常见的多段式结构,最早的《夕阳箫鼓》全曲为六段,没有分段标题,到1895年李芳园将原曲发展到十段,并根据内容和意境创作设计了分段标题。由于版本的不同,现在很多演奏中都会根据实际音响去掉其中的几个段落,他的每个段落都跟我们演唱的主题音乐有一定的渊源,以下一系列的画面都是在这样的音乐意境下产生的。1、
换头合尾(1)对比聆听前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设问:接下来老师播放前三段的旋律,寻找后两段的旋律和主题音乐旋律有什么相同点?(2)课件出示段头,段尾的旋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谱例中结尾的旋律是相同的学生回答:旋律与第一部分《江楼钟鼓》非常相似,都是通过第一部分的旋律发展而来最后一句旋律都是由箫来演奏的,并且都是相同的旋律结尾教师总结:(课件中出示“合尾”)(3)出示“换头合尾”的定义定义:每一段的前半部分在主题音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即“换头”),而在每段的后半部分反复主题旋律(即“合尾”),这样的创作方式称之为“换头合尾”。(4)从《花影层叠》中体会“换头合尾“的创作方式在《春江花月夜》这个作品中“换头合尾”这种创作方式始终贯穿,而作品的奥秘是蕴藏在“换头”当中,每一次换头都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变化。①观看琵琶演奏视频设问:让我们再次聆听《花影层叠》,哪个地方存在着“换头”这种形式?学生回答
音乐在流动的过程中用琵琶这一乐器演奏了四个快疾的乐句,与前面悠扬的乐句呈较大的对比,这是琵琶演奏的华彩乐句,形成了固定的节奏型。②出示谱例③画旋律线(板书)设问:我们来看他的旋律线中藏着什么秘密?模进:节奏相同的旋律和音程关系在不同的音高位置反复出现,称为“模进”。音乐的旋律线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音乐意境?好似江风习习,江上泛起了波澜,水中花影纷乱层叠,美不胜收。(四)聆听最后三段《渔歌晚唱》《洄澜拍岸》《欸乃归舟》1、播放录音,在播放过程中出示标题聆听并思考:《春江花月夜》从远到近,由低到高,撑开了一个春江入海,芳草鲜美的空旷夜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江南水乡的自然之景,在下面的这部分音乐中音乐意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她会让我们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出现了人物2、《渔歌晚唱》人在画中间,画因人增色,人物的出现给整个作品增添了生气。简单的说,应该是触景生情,而这种情也感染了作曲家的心情,首先让我们来听听这是渔人们当时的心情如何①
聆听音乐,体会渔人回家时一领众和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感受这种方式中隐藏的渔人悠然自得的音乐情绪②师生合作模唱旋律:在老师演唱的旋律中听到木鱼之后的旋律进行模仿演唱③设问:这是一种怎样的演唱方式,他让你体会到当时渔人回家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五)完整聆听聆听并思考:在乐曲的开头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结尾又是什么乐器?(黑板板书)为什么在乐曲的开始部分都是由琵琶开始的,而结尾都是由箫来演奏的呢?人生的年轮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替传承,他们能够如流水生生不息,似明月永久长存,繁衍至今。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种对人生和宇宙感慨的气魄是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长体诗《春江花月夜》。三、拓展
(一)唐诗《春江花月夜》古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换来了人生和宇宙的长存,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社会与宇宙的大融合。而张若虚会有这样的思想哲理,也得益于他所生活的朝代,唐朝的时代气质:博大、进取,宽容,唯美。他们与周边国家的和平相处,宽容的接收西域引进的琵琶,并将其发扬,流传,体现了他们的博大,进取之心,而这样的时代气质应该得到传承。在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了《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和唐代诗歌的融合,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这个礼乐之帮上下五千年来的盛世奇观,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穿越和打动。(二)奥运会《春江花月夜》初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春江花月夜》精品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春江花月夜》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转载于:www.hnNscy.CoM:初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教学重难点:1.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特点:换头合尾。2.能否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教具准备:音响、VCD、碟片、钢琴等。教学过程:1、播放中国古曲《高山流水》。老师请同学们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乐曲的曲名吗?”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和健康的审美观念,特别强调艺术作品的文与质的和谐,情和理的统一。它的文学精髓不仅渗透在诗、词、散文和字中间,同样也渗透在我国的古典音乐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看看同学们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2、《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明清时期的琵琶独奏曲。原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夕阳萧鼓》等曲名。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首次将它改编成民族乐合奏,后又改为《春江花月夜》乐曲共分为十段,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作品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的艺术享受。3、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多媒体画面初次聆听《春江花月夜》,听完后谈谈音乐带给你的心情和感受(先分组讨论,再全班自主发言)。A、每段音乐带给的怎样的情绪?B、你联想到了什么?C、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D、乐曲的意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表达的呢?
小组一回答:乐曲带给我们典雅、优美、抒情,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的心情。小组二回答:乐曲中多次出现了琵琶、洞箫、古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小组三回答:应该是通过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来表达的。小组四回答:我们听完这段音乐,让人轻松、惬意,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卷中,其中笔情墨趣是那样的清秀高雅,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4、自由发言后,让同学们对照乐曲谱例,续听乐曲第六至十段。同学们又会发现什么样的问题呢?欣赏完后,同学们通过讨论,他们发现乐曲的旋律有一个特点,即每段的旋律与标题都有区别,但是每段音乐的最后一个乐句都是相同的。这中创作手法叫什么呢?5、简单介绍“换头合尾”的变奏法。在音乐的发展过初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三:春江花月夜教案音乐教案-邀舞中国古典音乐欣赏_________春江花月夜课时:一课时教学年级:高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聆听音乐,了解我国古代音乐及创作手法。通过聆听、视唱,感受音乐语言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学习,熟记并掌握《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乐。教学重点:
欣赏、聆听、分析音乐作品,教学难点:音乐语言的分析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介绍)3、欣赏音乐片段并回答问题。(1)你以前听过吗,在哪里或在什么情况下听的。(2)、听了作品你有何感受。(3)、听了这个作品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或段,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4)、这一段音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学生:欣赏聆听音乐并思考问题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名叫《夕阳箫鼓》。这个曲名最早见于清朝姚燮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被列为“江南派琵琶曲目”
的中曲一类。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的传抄琵琶谱及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乐社团将它改编成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此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给它取名为《春江花月夜》。此曲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小标题。这些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声。尾:视唱主题注意乐句的头尾有何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样的创作手法在古代常用叫”鱼咬尾”重点片段欣赏1、听音乐片段“水深云际”思考,音乐运用了什么手段来表现什么样的意境讨论回答用一种富于动态的格调(节奏运用了后16分音符和8分音符)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水波由近及远荡漾,一望无际的江面的意境,听音乐片段思考本段音乐的小标题应该是?为什么?归纳小结休止符,箫和打击乐器的使用好象一个人非常悠闲自在的在边摇橹唱歌的情景,
3、听音乐片段思考,本段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音乐又在描绘什么情景?归纳小结通过音乐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变化表现了渔舟竞渡的欢快场面,是整个音乐作品的高潮所在,完整的欣赏配以画面课堂小结《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现实了大自然景色的变换无穷。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激动人心。这段音乐描绘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达到了情绪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徒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然后便转入尾声。尾声的音乐是那样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