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课件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送魏万之京》课件2

ID:1103956

大小:1.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李颀 作者简介李颀,生卒年不详。作吏数年,后归隐。他交游颇广,与当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岑参、王维、高适等人皆有交往。他以边塞诗和送别诗闻名于诗坛。 文本朗读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诗歌赏析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第一句正面写“别”。诗人只用“离歌”两个字,点明离别。第二句点“秋”。也只用“微霜”一词透露,而景物的萧条,心情的凄冷,游子旅程的艰辛,都包含在其中。这联诗在时间上用倒置的手法,先说“今朝别”,再说“昨夜霜”,把离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其中既有对游子冲寒上路的爱惜,又有和游子乍逢即别的惆怅。 学习探讨“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这联诗有一点歧义,就是初渡河的主语究竟是“游子”呢,还是“微霜”呢?谈谈你的看法。明确:其实两种说法都有,从语法上看,也都是说得通的。但是诗人更喜欢把抽象的节候形象化、拟人化,用表示具体动作的“渡”字来形容秋天是怎样悄悄地从河的北岸来到河的南岸的。(参照李颀《古塞下曲》“春色渡河阳”) 第二联写别后心情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先承“秋”,从“闻”的角度写秋雁哀鸣。雁,是惜别思乡的传统意象。雁,常常引起对故乡、对亲人的定向联想。“云山”句承“别”。那云遮雾绕的重重峻岭,象征着和故里、亲人的重重阻隔。诗人用“不堪”、“况”交叉承接第一联,造成转折离即的韵致。虽然没有从正面来写离情别意,但却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情意。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岑参《巴南舟中夜市》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讨论:1“催”字的好处?2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 1、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2、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捣衣”和“砧声”意象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捣衣”和“砧声”意象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捣衣”和“砧声”意象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整体感知李颀《送魏万之京》的中间两联,颔联为魏万设想分别后的寂寞情怀和乡思之愁。出句写声,对句写色,用鸿雁的悲鸣和山中的云雾衬托出别情。颈联联想到魏万赴京沿徒所见的极易触发羁旅乡愁之感的景物。出句写色,对句写声,用潼关树林的秋色和宫苑中的捣衣声来隐含别情。这两联诗虽然都没有从正面来写离情别意,但却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情意,因为诗人完全将这些深厚的情意渗透在叙事和写景中,用诗的语言来抒情,不但含蓄,而且有味、有趣。 尾联“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总结赠别类的诗在唐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又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诗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