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燕歌行》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分析诗歌中主要人物的形象; 2、理解诗中反映出来的军旅生活的严酷和苦乐不均的现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组讨论,还原诗歌中的不同场景; 2、通过赏析关键词句,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作者对边关士卒英雄气概的歌颂,对他们离家远戍、思家念亲的同情,以及对一些无能将领的抨击。 【重点难点】 1、重点:还原诗歌场景,分析诗中人物。 2、难点:理解诗歌深刻而复杂的主旨。 【教学方法】 品读——提问——讨论——迁移拓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原古国就面临着四方外夷的不断侵扰,边关战事不断。一个个铁血男儿奔赴边关,一批批读书人弃笔从戎,投身疆场、立志报国。今天,我们来学习高适的《燕歌行》,跟着高适一起打开一幅边塞的画卷,感受一下大漠长河中不一样的男儿情怀。 二、文本解读 1、解读诗题 “燕”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这个曲调据说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都写妇女秋思,因此后人多学他用此曲调做闺怨诗。
2、全班齐读课文 3、学生分组讨论:本诗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刻画了哪些人物? 明确画面: (1)出征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2)战斗 ①敌军凶残 “残贼”“胡骑凭陵杂风雨” ②将帅寻欢作乐 “美人帐下犹歌舞” ③将士顽强杀敌,战况惨烈 “斗兵稀”“半死生”“杀气三时作阵云”“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④边塞环境艰苦 “山川萧条极边土”“君不见沙场征战苦”“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3)被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4)结局(心愿) “至今犹忆李将军” 明确人物: 士兵(征人),将军,思妇,敌军。(主要人物:士兵) 4、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些情感是如何统一到一起的? 明确: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前方将士的赞扬,对他们凄惨遭遇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对无能将领的鄙弃,对良将的渴望。 士兵有着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死节不顾。然而主将无能、草率轻敌,军中苦乐不均,导致士兵久战不归,沙场被围、九死一生,思家念亲的情绪无法排遣。 三、拓展探究 唐代和宋代都存在着频繁的边塞战争,边塞诗的主题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同样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漠风沙和旷日持久的战争,高适的《燕歌行》所展现出来的士兵风貌、情感基调,与范仲淹的《渔家傲》有什么区别?
明确:高适《燕歌行》中的士兵是“悲壮”,而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士兵是“悲苦”。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更为恢弘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心,即使是反映士兵艰辛生活,唐代边塞诗的气势仍旧是雄健高昂,粗犷豪放尤有骨力的,这种昂扬的情调与唐代的国势相吻合;而宋朝以儒臣治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边防的虚弱,面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入侵无法予以坚决反击,所以宋代的边塞诗词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悲凉、抑郁之感。 四、课堂小结 《燕歌行》中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燕歌行》的主体是一群征夫,来自荒村市井、小巷街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什么让这些平凡的士兵把生命交给战争的杀戮和硝烟,即使面对死亡,仍旧能一笑置之而无所畏惧?义无反顾奔向死亡之地的勇士们,为了所爱之人的生命,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人性的自由,为了身为士兵的荣誉而战,归根到底,他们都是为了一份信仰而战。 五、布置作业 阅读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完成练习。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描绘了什么情景?从手法上说,前三联的写景与尾联的抒情是什么关系? 2、尾联“愿将”“直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燕歌行 高适 事:出征—战斗--被围--心愿 人:士兵将军思妇敌军 情:歌颂抨击同情→慷慨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