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一课时)邵红立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人格魅力。2、赏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诵读文章,体会诗人感情。2、理解诗歌揭示的社会意义。教学方法:启发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拓展性教学的尝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说起古代诗歌,我们很自然想起建安风骨、大唐气象。在大唐的诸多诗人当中,李白无疑是一颗最耀眼的明星。要给大家提起李白,我想要提三件事:一是诗,二是酒,三是剑。李白是诗仙,杜甫说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这样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云臣是酒中仙。”李白还是一个剑客,他“十五好剑术,”曾经“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写下“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王节士歌》)的诗句。对于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诗人余光中曾经做过非常生动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在这样的评价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到,衣袂翩翩的诗仙李白,那样的洒脱,那样的超拔不群,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二、解释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个题目包含了几层意思?三层:一是梦游天姥,二是吟,三是留别。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写诗赠别)。同学们看课下注释1,再分析一下题目包含了几层意思?吟是一种体裁,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第三问牵涉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看注释1,李白别的是东鲁诸公。由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写梦是主体,留别是最终的目的,明确了题目的含义,同学们看一下题目应该怎样停顿呢?——“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整体感知:1、教师诵读全诗,请同学们注意节奏、语调、情感。李白的诗感情丰沛、音节响亮、节奏明快。王安石说李白的诗“词语迅快”,准确地概括了李白淋漓酣畅的诗风。其他诗人如杜甫、王维的诗可以默读低吟,朗读反而可能破坏其意境韵味,而李白的诗非高声诵读不能传达其情感气势。2、请学生们朗读全文,高声读,忘情读,畅快读。同学们合作探究:文章题目是“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同学们找一下,诗人写“梦游”的是哪些语句?根据诗人的游踪,概括诗人梦游的过程,用四个字概括梦游过程中的画面以及画面的特色。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梦中登山 壮美奇绝梦游山顶 离奇险怪梦游仙府 瑰丽神奇(组长把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各组推选代表展示小组成果。一个组回答,其他组认真听,看他们组的概括与你们组有何不同,并谈谈你的看法。)问题:分析诗人梦到剡溪的6句,扣住关键词语,体会诗人此时的心情。“一夜飞渡镜湖月”(“飞”,表现急欲渡过镜湖游历天姥山的心情。怎么读这个字,你试着读一下。“送我至剡溪”(“送”字以拟人手法写月,从月亮对自己非常亲切的行为当中,表达作者的喜乐之情。)(学生分析,教师适时点拨:李白对月、月对李白,都有深厚的感情。关于李白写月的诗句同学们可能积累了不少,我给大家呈现几句,大家大声诵读,体会一下。(拓展)有人说,诗、酒、月是李白生活的“三要素”,同学们能举出李白哪些写月的传情诗句。(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课件)李白写月的传情诗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八百里洞庭是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月色,但它十分慷慨好客,把月色“赊”给诗人,道出诗人对洞庭月色的至爱。)“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写诗人的逸兴飞思,直可上青天揽月。)“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左迁,诗人把挂念与同愁之心托给明月,陪伴朋友到海角天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人樽里。”2、“谢公宿处今尚在”谢公指的是谁?谢灵运。师点拨:谢灵运是李白崇拜的偶像。李白在好多首始终把提到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山水诗写得很好,性情也豪放洒脱。曾有一次喝酒后兴之所至,把官服脱了,手舞足蹈,李白和他有性情上、精神上的契合点。“渌水荡漾清猿啼”的“清”应该如何作解?这一个词有些版本的注释值得商榷。“渌水荡漾清猿啼”中的“清”字,注释为“凄清”,单从“清猿啼”看,解释为“凄清”未尝不可,猿啼在古诗中常常表达凄清、哀婉之情,如“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等。但联系本诗来看,解释为“清亮”似与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情更相合。3、梦中登山的4句,着重突出天姥山的什么特点?“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在泰山极顶才能观赏日出,但在天姥山半山腰就看到日出了,可见天姥之高峻。不仅如此,作者还听到了神话中才有的“天鸡”的叫声,依稀已是仙境了。4、下面是梦游山顶的情景,是本诗的重点部分,也是作者梦游的高潮。前两句有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一个?好在哪里?“忽已暝”中的“忽”字,既写时间推移之快,又表现诗人深为山顶奇花异石所吸引,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接下来四句描写仙府外电击雷轰的景象,在诗的脉络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起下文仙府中的情景。请男生齐读“群仙盛会”部分,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总结:诗人以惊人想像力,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神仙出场图,把我们带到了那既令人心惊目眩,又令人心弛神往的神仙世界。请大家自由诵读“梦游天姥”部分,忘情地读,心无旁骛地读,进入文章的洞天福地,体会语言文字的奇妙。五、梦游缘由:李白的梦做得好,李白到天姥游得好,但李白怎么会想到要到天姥山去梦游一番呢?读前四句,读的时候要注意语调的轻重,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变化。后面几句读的时候要读出气势,也就是读出天姥山的气势。(男同学粗犷,找男同学读)1、作者要写天姥,为什么先写瀛洲?“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一个实在难于寻求,云霞明灭,时见时不见,平添神奇色彩。这使得天姥山充满了强烈的诱惑性。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连”、“横”、“拔”、“掩”:四个动词,直接描画出了天姥山的雄峻。“倒”、“倾”:两个动词,间接对比出了天姥山的高大。)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可见,写现实的天姥是为写梦游的天姥张本。六、梦游之吟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展示课件)讲李白写此诗的背景:李白才高八斗,常自比管仲、晏婴、诸葛亮,他渴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造福天下。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召李白到长安。当时李白非常兴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觉得壮志能酬了。但此时的唐玄宗已不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外信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朝政日非;内将三千宠爱集于杨贵妃,荒淫享乐。他召李白到长安,并不是想让李白参与政事,而只是想让他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现实与理想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天宝三年,李白遭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嫉恨排挤,离开长安。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在山东盘桓了一段时间,天宝四年要由山东南游江浙时写了此诗。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六、“豪放飘逸”何处寻觅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1、再读原诗,举例归纳说明李白诗“豪放飘逸”2、学生回答,老师点拨。提示:(1)意象雄大,意境开阔。如“天姥山”之大,山之高,声之大(2)大胆夸张,想象奇特。第一段写天姥山的高峻挺拔、无以比拟,实为现实中的天姥山在诗人笔下的夸大。从静谧优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熊咆龙吟的山涧到金碧辉煌的仙界,诗人正是把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幅色彩缤纷、令人迷醉的梦游图。(3)理想现实,积极浪漫。注意注释,联系李白经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齐读这两段,体会一下这一特色。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品读了“有字书之美味”,“品”是感性的,“悟”是理性的,能通过“品有字书之美味”,达到“悟无字书之文章”,应该是读书应该达到的境界。“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感觉到自身的存在”
,李白一生追求着浪漫的理想,一生追求着人格的独立自由,走出了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希望同学们热爱诗,热爱生活。九、要求同学们背诵此诗。附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现实天姥:神奇雄峻——梦游缘由梦游天姥:剡溪清幽登山壮美——梦游过程山顶惊心动魄瑰丽神奇抒情表态:蔑视权贵傲岸不屈——梦醒以后艺术特色: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品有字书之美味 →→→→ 悟无字书之文章《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朗诵的重要性。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单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因此,我就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教学设计为朗诵来带动讲解。鉴于学生朗读技巧的不足,如果系统讲解朗读技巧,必然会造成课堂的支离破碎,因此,我将朗诵技巧合为6个字“畅”“涩”“重”“长”“短”,具体而形象地将众多朗诵技巧融会在一起,在课堂上利用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学生试读,巩固提高等环节,教会学生怎样更好的朗诵,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结合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提高朗读效果。在朗诵的过程中具体讲解文章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最后一环节让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发。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都能很好的理解课文。通过学习能够从中得到某种生活学习的启示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