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官至工部员外郎,又称杜工部。其作品作品显示了唐有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作者简介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749年,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损失数万人;751年4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奉命进攻南诏(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次征兵,据《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载:“人闻云南多瘴病,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兵车行》这首诗,就是诗人对这段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写作背景
本诗为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哥行体诗歌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兼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文体简介
课文朗读
七言诗的节奏:如:牵衣/顿足/拦道/哭(XX—XX—XX—X)哭声/直上/干/云霄(XX—XX—X—XX)杂言诗的节奏: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五言诗的节奏:如:长者/虽/有问(XX—X—XX)且如/今年/冬(XX—XX—X)读出韵律
诵读提示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叙事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感情基调本诗属歌行体,旨在揭露唐朝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读出情感
第三段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车辚辚,马萧萧( )哭声直上干云霄( )归来头白还戍边() 千村万落生荆杞( )língānshùqǐ字词积累
行人弓箭各在腰哭声直上干云霄去时里正与裹头山东二百州役夫敢申恨信知生男恶出征战士冲替(他)束发函谷关以东诉说确实解释下面词语
耶娘妻子走相送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生女犹得嫁比邻父、母、妻子、儿女频繁地征兵用武力扩张领土同“垄”,土埂官府同乡
课文翻译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岁到西部边疆去种田。去时有的里长给裹头巾,回来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荆棘。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说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现在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整体感知⑴全诗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第一部分(第一段):亲人送别的悲惨场面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征夫的血泪控诉第一层:统治者“开边”未已,频繁征兵,天下田园荒芜,民生凋敝。第二层:役夫长年在外,家中却还屡遭官府催租。第三层:战场的悲惨景象,诅咒统治者的拓边战争。
⑵“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诗人为什么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直接倾诉?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一个士卒倾吐苦衷,更能增强了诗的真实感,说明《兵车行》这首诗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其次也能借征夫个人的痛苦经历传达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
⑶诗人借此诗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借征夫的控诉,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⑷全诗哪三个字最关键?“点行频”三字是全诗的诗眼,征夫的控诉完全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役夫服役时间之长,山东二百州田地荒芜,民生凋敝;朝廷逼租,不知租税从何出,人们一反常态,重女轻男;无数士卒战死沙场,埋骨野草,新鬼烦冤旧鬼哭,这写全都是因为朝廷“点行频”的缘故造成的。
⑸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是哪两句?它在诗中的作用?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是“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重点研读:章法的特点一、划分各段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一)送别的场面(二)“点行频”并举例证明揭示“点行频”的根源“开边”战争使全国农业生产凋敝士卒苦(三)士卒苦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战争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青海古战场的景象
送别图不见牵衣顿足拦道哭走古战场白骨天阴雨湿鬼哭(人声鼎沸)(寂冷阴森)(人哭)(鬼泣)怨愤对照、呼应严密(首)(尾)
前后呼应的句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古来白骨无人收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决难生还遥遥无期小孩老人前后呼应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密、紧凑。
(一)送别的场面(二)“点行频”并举例证明揭示“点行频”的根源“开边”战争使全国农业生产凋敝士卒苦(三)士卒苦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战争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青海古战场的景象重点研读:内容的特点二、根据各层大意指出统治者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灾难有哪些?人民遭受的痛苦有哪些?抓兵逼租生离死别无以为生心理创伤人力财力身心
诗人为何这样安排层次?这样安排,能一开篇就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扣人心弦、令人心碎的送别图,吸引读者的关注。然后用“点行频”三字解开悬念,接着以一个15岁出征40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接着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造成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的极大危害。然后以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揭示朝廷肆意敛财来实施“开边”政策。最后写战争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极其严重的摧残。结尾描绘古战场,如哀钟长鸣,余韵不绝,发人深省,意在讽今。
送别的场面“点行频”并举例证明揭示“点行频”的根源“开边”战争使全国农业生产凋敝士卒苦士卒苦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战争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青海古战场的景象三、诗人是怎样一步步地使文章的思想内容深刻起来的?点面现象本质表里个别普遍
诗人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用细腻、真实的笔触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这一历史时期里,唐代社会的真实状况。
在层次安排上,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引导读者逐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使诗的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小结从内容上看,本诗有两大特点: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本诗最大的特点是章法严密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恻隐之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名句赏析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作业:1、读《兵车行》后思考: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为“诗圣”2、改写《兵车行》提示:以原诗的基本事实为材料,注意区别讲故事人的叙述语言和诗中人物的语言,详略、先后可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