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赏析西塞山,在今湖北太冶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F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F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F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评这首诗说:“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唐诗成法》)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见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象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八二一年到八二二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春天。前一年初夏,作者由尚书省比部员外郎刺滁州(今安徽滁县),本年春在滁州任所写此诗寄赠友人李儋、元锡。 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思人,顺理成章。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感,正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意味。开端扣题,由去年说到今年。与友人分别,又逢花开,已经一年,而用春花关联起来,自然而又流畅。一年来,国家政局更加动荡不安。就在作者出任滁州刺史的当年冬天,奉命东征叛乱藩镇的泾原兵在长安又哗变作乱,并奉朱肶为帝,德宗出奔奉天。前来增援的朔方军又与朱泚相勾结,致使战乱进一步扩大。当时,诗人曾自滁州间道遣使探听消息,写作此诗时,使者尚未返滁。因此,“世事茫茫”、“春愁黯黯”,不是泛泛之论,都包含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内容。由于国乱民穷,自己又有志难申,欲弃官归隐,而又不忍漠视家国百姓之难。于此,就不禁将内心的重重矛盾推心置腹地向朋友倾诉。“世事茫茫”,给人以混茫无涯、难以捉摸之感,正是当时特定的政治局势的写照。“春愁黯黯”,涂上了一层阴沉黯淡、纷扰纠结的色素,恰好展示了作者此时的心绪,情愫如此,因而只好抱膝独卧。“世事”就客观而言,“春愁”就主观而言。“难自料”承“已一年”而申述其变化,“独成眠”承“逢君别”以表明独处怀友。“身多疾病”承“春愁”句,申述了自身的困难;“邑有流亡”承“世事”句,表达出人民的疾苦。自身困难虽加剧归隐之念,人民疾苦却唤回济时之心。中间四句归结到“愧俸钱”,正说明志在有为,不甘窃位苟禄,乃是作者思想的主导因素。 尾联归结全诗,回应首联。“闻道欲来”,写对方关念自己;“西楼望月”写自己盼望对方。怀人望月,由来已久。就本篇来说,诗人不仅想借普照两地的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更要用月轮的缺而复圆来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而“望月几回圆”,又正说明了自己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至此,招请速来之意,不言自明,耐人体味。全诗始于感叹分别,终于盼望团聚,绾合紧密,浑然一体,而友情之深挚浑厚,溢于言表。 韦诗以描写山水见长,但其诗中亦有不少忧念国事、关怀民瘼的内容。在这首怀念友人的诗篇中,作者对大唐王朝前途的叹惋,对自己忧愧交加的内心世界的揭示,都说明诗人对国计民生的大事并没有忘怀。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被誉为“不负心语”(沈德潜《唐诗别裁》)。这两句诗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无可奈何的处境和高尚的人格美。这首律诗写来平易亲切,通篇不用典实,节奏流丽响亮。刘熙载《艺概》说:“律诗不难于凝重,亦不难于流动,难在又凝重又流动耳。”既凝重又流动,正是这首诗的特色。注释:[1]黯黯(an暗):心神沮丧的样子。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赏析】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这就是本诗的政治背景。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次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显然,“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三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末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显然,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次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溪诗话》)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