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你了解白居易对月又在想些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近白居易,学习他的诗歌。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2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你了解白居易吗?我们一起来说说.话题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琵琶行》、《长恨歌》是其代表作。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诵读诗歌延伸拓展赏读诗歌揣摩精髓品读诗歌体会情感朗读诗歌理解诗意欣赏诗歌的方法1234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初读感知美诵读后,你对本诗内容是怎样理解的?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799)春,宣武军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写作背景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译诗
再读领悟美每联各写了什么内容?我们一起来概括。首联:战乱饥馑,家业一空,兄弟羁旅,天各一方。颔联:家园荒芜,手足离散。颈联:亲人离散后的情形。尾联:同望月思家园。
三读欣赏美用你的耳朵去倾听,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呢?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此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鉴赏其妙处。1.白描手法。诗的前两联从“时难年荒”起笔,写出了世业一空,田园荒芜,亲人离散的情形,表现诗人痛心之情。2.比喻手法的运用。第三联。3.想象。尾联以己想人,出现五处同观月的画面,将无限思乡之情推向极致。
感谢白居易,感谢他用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的语言,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感谢白居易,感谢他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愿大家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一片皎洁的月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