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
一说教材三说教学目标四说设计理念五五五说教学过程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材《寄扬州韩绰判官》是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古诗。它借江南之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对扬州美丽风光和游乐生活的眷恋。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诗歌表现了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课内外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文,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如查找资料,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他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对于难度较大的古诗学习兴趣不浓,老师要注意激趣,营造氛围。
三、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诗中的景色,感悟作者对故人、故地的思念之情。2、了解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古诗,感悟作者对故人及故地的思念之情,体会“景中蕴情,情于景中”的弦外之音。
四、说设计理念“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诵读为主线,以感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中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故人及故地的丝丝情愫。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课外资料,了解诗人、名胜、典故等,辅助理解诗意,从而体会“景中蕴情,情于景中”的弦外之音。
利用古典音乐创设氛围,使学生进入学习古诗的心境。抓住诗中关键词语展开联想,形成画面。读中学写,想象诗中意境。同类诗词拓展,对比积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五、说教法和学法
五、教学流程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诵诗句
抓“寄”了解寄赠诗的特点,介绍扬州与韩绰,理解题意。介绍诗人杜牧的资料。(一)读题导入:介绍扬州与韩绰,抓“寄”字了解寄赠诗的特点,理解题意。介绍诗人杜牧的资料。
(二)初读古诗:学生读准古诗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相机正音。师生合作读诗,叠读法。
1、青山隐隐水迢迢抓重点词“隐隐”、“迢迢”展开联想,形成画面。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用好词佳句,让画面更美。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四)读中想象画面,进入诗境。2、秋尽江南草未凋:抓关键词“尽”与“未”,想象江南的秋景,对比体会诗人此时的心情。。整体感知古诗内容。(三)读中理解诗意。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资料,弄清古诗大意。
3.二十四桥明月夜:介绍二十四桥的典故。4玉人何处教吹箫:正确理解“玉人”意思:在诗中指韩绰。写一写明月笼罩下二十四桥的迷人景色。
体会诗人对老朋友与江南故地深深的怀念之情。读中体悟诗情
背诵古诗。配乐诵读古诗。学生还可画、唱、吟古诗。课外拓展《扬州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