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教学设计李商隐包集中学姚艳[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下面我们来看几副图片,你眼中的李商隐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图片展示)2、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政治上因受牛李党争牵连,虽才华横溢,却一直遭排挤,潦倒一生。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是唐代“小李杜”“大唐三李”之一。
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富于文采,情致缠绵婉曲,用典多,意隐晦。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成就最高,最为人传诵。3、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此类诗歌,大多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因此命为“无题”。再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此类诗也可能别有所托。尤以写相思、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后人多把它们视为爱情诗。5、学生齐读这首诗,注意诗的节奏的划分和有些字的读音。6分析整首诗第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难啊离别更难)——多情自古伤离别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或难受的意思。全诗围绕“别”,表现别后的痛苦之深、相思之情的深厚以及重见无期的哀伤。意境朦胧,是一首哀婉深沉的爱情诗。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切景语皆情语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凄凉悲伤之情)•作用:——(1)点明离别的季节;(2)渲染、烘托离愁别绪(更增离愁)(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首联——暮春时节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只有到死之时才会停止抽丝,蜡炬只有化成灰时才会没有烛泪。“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他却至死迷它,一辈子都要眷恋她;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丝”即“思”,含相思之意“泪”指蜡泪,隐喻“相思之水”。泪也因思而落。以春蚕、蜡炬为喻,表明对意中人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明确:巧用双关、比喻表达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颔联: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现在人们赋予这两句诗新的含义:常用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
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抑郁。这种昼夜循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下句中的“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他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想象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同时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颈联: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好在蓬山距此没有多远,且有青鸟殷勤捎信、探望)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
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尾联: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强作宽慰之语七、小结前四句(首联和颔联)—抒难舍难分之情,表爱情的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后四句(颈联和尾联)—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八、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九、板书设计相见难——相见机会难得别亦难——相别难舍难分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