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 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 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 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课件
晚唐诗歌晚唐诗人大体可划为两个大的诗人群体一是继承贾岛、姚合、张籍、孟郊的穷士诗人群,工于穷苦之言,诗歌风貌的特征是收敛、淡冷、着意二是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为代表,在心灵世界与绮艳题材的开拓上作出重大贡献的诗人群,诗歌风貌特征是悲怆、绮丽、委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杜甫其人。2.背诵《无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诗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坚忍执着的精神。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春风凋谢方、始:才改:指容颜变得憔悴替、帮预习检测离别
你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难以知道你的音讯。希望有青鸟殷勤的替我探望你,为我们传递消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本已艰难,离别更是令人难受,又兼暮春时节,春风无力,百花凋谢,让人更加伤感就像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我对你的爱坚贞不渝、至死方休。早起对镜梳妆,担心鬓发变白容颜憔悴,忧虑年华易逝所爱之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苦吟吧!
前者为“机会难得”,写出情人相见之苦;后者为“难舍难分”,写出离别之苦。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3“东风无力百花残”描绘的画面是什么?暮春时节,东风轻软无力,各种花都凋谢了!
2、赏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了离别的悲凉的气氛,以暮春衰残之景映衬别离伤感之情,倍增哀怨,情景交融。“残”字给人以凄楚的感觉。
首联: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未见时的苦苦思念与见后又别离时的痛苦忧伤情景交融,渲染烘托了离愁别绪。
名句赏析1、请你从语言、内容、情感、或者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答:语言:(修辞角度)“丝”与“思”谐音双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以两个生动的比喻句表白自己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内容:虽与爱人分别但相思无尽、挚爱不变,就像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我对你的爱坚贞不渝、至死方休。引申义:用春蚕吐丝、蜡烛燃烧来形容奉献者的献身精神,对理想、事业等执着追求、无私奉献。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头发也散乱渐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光的凄清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1.上面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面两句就转到对方女主人公身上了,想象她别离后的生活。此联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你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难以知道你的音讯。希望有青鸟殷勤的替我探望你,为我们传递消息。探望这一句中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愿望?典故1:相见很难(含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意,说明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典故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体现了作者苦苦相思,期待互通音讯的愿望。
本诗以深挚的感情,含蓄委婉地咏叹爱情的忠贞,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中,寓有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表现出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诗歌主旨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名句是(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4.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布置作业:背诵本诗
咳嗽(p7-11)
【概述】一、定义: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二、讨论范围:重点在于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它疾病兼见咳嗽的,可与本篇联系互参。外感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肺炎,支扩并感染内伤咳嗽痰湿郁肺----慢支肺气肿肝火犯肺----胸膜炎,肺炎肺阴亏耗----支气管扩张
三、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
2、分类:繁简:以脏腑命名;十咳之称。《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3、对咳嗽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杂病源流犀浊》“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
四、证候特征:咳嗽咯痰应当了解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同时还需注意痰的色、质、量、味。
【病因病机】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病机:无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均属肺系受病,宣肃失常,肺气上逆所致,发为咳嗽。
外感六淫口鼻皮毛肺卫邪壅气道邪束卫表肺失宣肃肺失布津气逆而咳津聚为痰寒热身痛外感表证外感咳嗽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痰阻气逆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内伤咳嗽(邪实)
肺肾两虚久病劳损禀赋不足阴虚火旺灼津为痰阳虚水泛为痰肺不主气,肾不纳气肃降无权痰阻气逆内伤咳嗽(正虚)
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病理属性:外感咳嗽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为病,久延则邪实转为正虚。
【类证鉴别】1、与喘证、哮病鉴别:三者均肺气上逆的病症,喘证、哮病可兼有咳嗽。喘证—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哮病—喉中哮鸣有声为特征。
2、与肺胀鉴别:肺胀虽以咳嗽症状为主,但咳、痰、喘、肿、悸。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与肺痨鉴别:二者均有咳嗽症状,但肺痨为感染瘵虫所致,具有传染性,以干咳、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特点。4、与肺癌鉴别:肺癌—以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恶液质为特点。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以咳嗽伴肺卫表证为证候特点,邪实为主。治疗以祛邪利肺为法,忌收敛。内伤咳嗽—多属久病,起病慢,病程长,以咳嗽伴脏腑内伤证为证候特点,虚实夹杂。治疗以调理脏腑为主,兼以祛邪止咳,忌辛散。
2、辨寒热虚实:寒证:多有“冷、淡、清、稀、青、白、迟”的特点热证:多有“热、渴、稠、秘、红、黄、数”的特点。
3、辨咳嗽的特点:干咳多属肺燥阴虚;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咳嗽声重,或咽痒则咳者,多为外感风寒;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咳声洪亮有力者属实。
4、辨痰的性质:咳而少痰的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的常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的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
痰白质粘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的属虚、属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疏风宣肺祛邪内伤咳嗽:调理脏腑(健脾,清肝,养肺、补肾);祛邪止咳(化痰降气)
三、证治分类:外感咳嗽—〈1〉风寒证:证候: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痠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脉: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候分析:
病机:风寒袭肺,肺失宣通。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抝汤、止嗽散加减方歌:三抝汤用麻甘杏,宣肺散寒咳嗽宁。止嗽散中用桔梗,紫苑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方解:二方均能宣肺止咳化痰。前方用麻黄、杏仁、甘草—重在宣肺散寒,适用于初起风寒闭肺。后方用紫苑、百部—润肺止嗽;荆芥、桔梗、甘草、陈皮—祛风宣肺,化痰利咽;白前—降气祛痰,适用于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或愈而复发。
加减:若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以燥湿化痰;若热为寒遏,咳嗽音嗄,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石膏、桑皮、黄芩以解表清里。
外感咳嗽—〈2〉风热证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证候分析:
病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法:疏风清热,肃肺化痰。方药:桑菊饮加减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方解: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而清风热;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亦可加前胡、牛蒡以增强宣肺之力。加减:肺热内盛加黄芩、知母清肺泄热;咽痛、声嗄配射干、赤芍、挂金灯清热利咽;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舌质红,酌加南沙参、天花粉清热生津。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清解暑热。
外感咳嗽—〈3〉风燥证证候: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脉:舌苔薄白或薄黄,质红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
证候分析:病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减。方歌: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子与梨皮,干咳鼻燥右脉大,辛凉甘润燥能医。
方解:方用桑叶、豆豉疏风解表,杏仁、象贝母化痰止咳,南沙参、梨皮、山栀生津润燥清热。共凑清宣凉润,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加减:津伤较甚者配麦冬、玉竹滋养肺阴;热重者酌加石膏、知母清肺泄热;痰中挟血配白茅根清热止血。
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证候: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脉: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证候分析:病机:痰湿壅肺,肺气上逆。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药: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方歌:二陈汤用夏和陈,益以茯苓甘草臣。三子养亲痰火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方解:前方用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适用咳嗽而痰多稠厚,胸闷,脘痞,苔腻之证。后方用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降气化痰止咳,适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之证。加减:若寒痰较重,痰粘白如沫,怕冷,加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久病脾虚,神倦,酌加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内伤咳嗽—〈2〉痰热壅肺证证候: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昧,或吐血痰,胸肋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脉: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证候分析:病机:痰热阻肺,肺失清肃。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方歌:清金化痰栀桔芩,麦冬桑皮栝楼苓,橘红甘草知贝母,痰热咳嗽服之灵。
方解:药用桑白皮、黄芩、山栀、知母—清泄肺热;贝母、栝楼、桔梗—清肺止咳;麦冬、橘红、茯苓、甘草—养阴化痰。加减:如痰黄如脓或腥臭,酌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薏苡仁、冬瓜子清化痰热;胸满咳逆,痰涌,便秘,配葶苈子、风化硝泻肺逐痰;痰热伤津,酌加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内伤咳嗽—〈3〉肝火犯肺证证候: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脉:舌红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证候分析:病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方药: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方歌: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梗米四般宜,参苓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
方解:前方用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黄芩、甘草清热泻火;桔梗、青皮、陈皮化痰顺气。后方用青黛、蛤壳清肝化痰。二方相合,使火气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
加减:还可酌加山栀、丹皮清肝泻火;苏子、竹茹、枇杷叶化痰降气。胸闷气逆,加枳壳、旋复花利肺降逆,胸痛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痰粘难咯,酌加海浮石、贝母清热化痰;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沙参、麦冬、天花粉、柯子养阴生津敛肺。
内伤咳嗽—〈4〉肺阴亏耗证候: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消瘦,神疲。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病机: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方歌:沙参麦冬饮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
方解:方用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滋养肺阴;桑叶—清散肺热;扁豆、甘草—甘缓和中。
加减:可加川贝母、甜杏仁润肺化痰;桑白皮、地骨皮清肺泻火。如咳而气促,加五味子、柯子以敛肺气;潮热,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鳖甲、胡黄连以清虚热;
加减:盗汗加乌梅、瘪桃干、浮小麦收敛止涩;咯吐黄痰加海蛤粉、知母、黄芩清热化痰;痰中带血加丹皮、山栀、藕节清热止血。
内伤咳嗽—〈5〉肺气亏虚证候:病久,咳声低微,咳痰清稀色白,伴气喘乏力,自汗畏寒。舌脉:舌质淡,苔白,脉弱。证候分析:病机:肺气亏虚,肺失宣降。
治法:补益肺气,止咳化痰。方药:甘草干姜汤加补肺汤加减方歌:补肺汤中用黄芪,再加紫苑桑白皮,人参熟地五味子,补益肺气此方宜。
四、其他疗法:验方:药茶:p10针灸:穴位帖敷:温阳散寒药帖敷背腧穴。
【转归预后】外感咳嗽—病浅而易治,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湿邪困脾,久则脾虚而致积湿生痰,转为内伤之痰湿咳嗽;燥伤肺津,久则肺阴亏耗,成为内伤阴虚肺燥之咳嗽。
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难取速效。反复病久,由肺伤及脾肾,可发展成为痰饮、咳喘、肺胀、虚劳。
【预防】首应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转诊原则】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行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不明原因发热,长期吸烟伴明显消瘦者;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转诊
病例分析(诊断、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王某,男,65岁,退休厨师,形体肥胖,嗜烟,以反复咳嗽咯痰四年,加重两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症状反复,未作系统治疗,痰量逐渐增多,尤以晨起咳甚。两周前因受凉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增多,曾在门诊求治,服用宣肺解表的中药,外感症状缓解,仍发热,咳嗽,咯痰,痰多黄稠难咯出,胸满气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咳嗽辨证分型:痰热郁肺治法:清热化痰方药:清金化痰汤去知母、陈皮或千金苇茎汤加味:鱼腥草、海蛤壳、葶苈子、瓜蒌皮、花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