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温庭筠
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情感。2、弄清诗人是如何状“目前之景”以见“言外之意”的。
《商山早行》——作者介绍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被誉为“花间派”鼻祖。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商山早行》——写作背景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注释】(1)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2)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3)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4)枳花照驿墙:照: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5)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为: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6)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7)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朗读诗歌
一读诗歌,读懂诗意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远行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足迹。槲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驿站墙头,枳花开放,照亮了驿站的泥墙。于是,想到我昨夜梦回杜陵的景色:一群群凫雁,嬉戏在明净的池塘。说说你对文章的理解(合作讨论)
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再读诗歌,赏早行之景2、这首诗展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并概括意境特点。
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再读诗歌,赏早行之景直接表现: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
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刚打鸣就上路,天上还挂着一轮残月;板桥上布满寒霜,上面早有行人足迹。)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一路上的落叶还纹丝未动,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把驿墙都照亮了。)这两联都是紧扣“早行”来写的。2、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再读诗歌,赏早行之景
3、“客行悲故乡”中“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不好。悲不止有“思”之意,还有“悲伤”的意思,诗人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chuan),前途未卜”。因思故乡而悲,“悲”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悲”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商山早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请找出相应的诗句异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情感
2、找出两幅画面相应的意象,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并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的特点。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情感凄清、冷寂温馨美好
3、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作者由异乡的景色联想到昨夜梦中故乡的景色,渲染烘托了作者的悠悠乡思。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情感)表现手法:运用反衬,以梦中的乐景反衬眼前的哀情;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实一虚,虚实相生。《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情感
三读诗歌,体会早行之情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这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难写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思乡之情仕途失意
分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艺术特色。四读诗歌,分析艺术特色组合:没有动词,只有名词组成的意象叠别在一起。没有一个闲字,选取的都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名词的组合可以引人遐想,“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四读诗歌,分析艺术特色
列锦手法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格。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起首三句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列锦的辞格,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渲染一种昏暗阴冷气氛,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
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强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反而有语言凝练、意境开阔之美感。
还有哪些艺术手法?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首尾呼应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此联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衬,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首尾圆合;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商山早行》——小结在这首羁旅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组合、虚实结合、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课外延伸羁旅诗的常见特点。1、意象:2、情感: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等
课外延伸3、思乡缘由:4、常用手法:战乱频仍,背井离乡;山长水阔,有家难回;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①乐景反衬哀情。②想象。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巩固练习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答: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虚景:梅花、关山。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3、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答: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作者从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