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
学习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2.学习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
走近作者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之孙。温彦博,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2、这首诗体现了怎样的感情?3、结合你的体会,诵读展示。自读提示:
初读全诗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艺术手法”这一考点 是诗歌题目考查的重点。再读本诗,结合相关语句,找出诗中用了何种艺术手法。小组合作
智慧展示,请你来评析:
提示: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想起了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这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指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想,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虚象有机聚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当堂练习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本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而“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由飘泊困苦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步骤三)。
学有所获:(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3)此手法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课下作业1、默写全诗。2、预习下一篇《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