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苏轼严崔琦制作
浣溪沙的由来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沙”“小庭花”等。
教坊教坊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唐代武德年间开始有内教坊,归属太常寺。武则天时改名“云韶府’,后又复名。
若耶溪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创作背景
游蕲水清泉寺①,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②短浸③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④暮雨⑤子规⑥啼。谁道人生无再少⑦?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⑧白发⑨唱黄鸡。『注释』 ①蕲水清泉寺:在今湖北浠水县。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曾游此寺。“蕲”,音qí。 ②兰芽:兰草的嫩芽。 ③浸:泡在水中。④萧萧:形容雨声。 ⑤暮雨:傍晚下雨。 ⑥子规:杜鹃的别名。 ⑦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⑧休将:不要。 ⑨白发:指老年。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下兰芽短浸溪,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沙路净无泥。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译文
潇潇暮雨子规啼。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谁道人生无再少?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门前流水尚能西!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休将白发唱黄鸡。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表达情感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