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苏轼
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该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悟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培养乐观向上的处事态度。
自学指导1.朗读、背诵全词。2.查资料了解作者、背景。3.翻译了解诗的内容。4.细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浣溪沙作者: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写作背景《浣溪沙》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四十七岁,是苏轼在受乌台诗案牵连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黄州的艰难处境是他人生最困苦危难时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谁道人生无再少”的千古名句,表明了作者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萧萧,同潇潇,雨声。子规,布谷鸟。休将,不要。白发,指老年。黄鸡:鸡啼天明,新的一天来临,旧的一天过去,表示光阴易流逝。白居易有“黄鸡催晓”的诗句,意为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中一天天变老的,因此他慨叹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休将白发唱黄鸡”,意为不要害怕岁月催人老,不要哀叹光阴易逝。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布谷鸟的啼叫声。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溪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不要再发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概了。
体会其中的感情表达作者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诗人抓住了早春的哪些特征来描写,勾勒出哪些图景?2、品读诗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苏轼引经据典“休将白发唱黄鸡”为什么要反其意而用之?合作探究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体现早春的特征的,并勾勒出哪些图景?抓住最能体现早春特征的景物:兰芽——短、溪——清澈、沙路——净、暮雨——萧萧、子规——啼溪边兰芽图——松间沙路图——暮雨鸟啼图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品读诗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苏轼引经据典为什么要反其意而用之?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由“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而发。“门前流水尚能西”语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白发”、“黄鸡”语出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西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对人生发出感慨,调子都比较低沉。
苏轼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我们的心永远年轻,生命应该充满活力。不要徒自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样引经据典,反其意而用之,一改原句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阕“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是他积极人生态度的反映。从艺术的角度看,也使词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启人心智,令人振奋。小结
板书设计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溪水西流——青春可永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怀《浣溪沙》·苏轼情景理交融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