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计员名师工作室之同课异构暨核心素养培育研讨活动课文题目:定风波上课教师:英德市田家炳中学钱会燕Z.x.x.K
走近苏轼英德市田家炳中学钱会燕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本词内容;2、理解作品意境,感受词人的旷达胸襟;3、了解苏轼,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重难点】1、理解作品意境,感受词人的旷达胸襟;2、了解苏轼,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学法指导】1、认真完成“预习案”部分内容,所有题目都要书面独立完成,要求书写规范、整洁。2、对“探究案”本分内容,必须深入思考,谈出自己的理解,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一、基础检测你了解苏轼多少?(不定项选择题)1、苏轼,字A.子瞻B.子美C.乐天D.太白A2、苏轼,号A.青莲居士B.东坡居士C.易安居士D.香山居士B3.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A.诗B.词C.散文D.书E.画ABCDE学科网
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二、初读诗词1、我们常说学诗词“七分朗诵,三分鉴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二、初读诗词2、以前后四人小组,根据下面的朗读提示,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一名朗读示范者。(开头应以平静的语气读出.“何妨吟啸”语音升高,语调昂扬.“竹杖芒鞋”吟诵得字字顿挫.“轻胜马”读出得意的神情.“谁怕”是反问,应当吐字饱满,以突出无所畏惧的气魄!“一蓑烟雨任平生”平稳延续;“料峭”一句,要在“吹酒醒”三字读高音、升调拉长。“微冷”读得略轻,轻声中显出丝丝寒意。“山头斜照”句,语速稍快,冒着风雨、迎着春寒,突然发现远处山头夕阳斜照,读出喜悦.“萧瑟处”尽可高音重读;“归去”悠然延长;最后,“也无风雨也无晴”要吟诵的高昂洒脱,有一种飘逸感)
二、初读诗词3.听听专家是怎么朗诵的
二、初读诗词4、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词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
三、再读感悟1、齐读小序,小序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写这首词的原因。哪句最能体现苏轼的心态与众人不同?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三、再读感悟2、齐读上阙,面对风雨,苏轼是什么态度?哪些词可以体现?泰然自若乐观旷达、、、莫听、何妨吟啸谁怕?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百姓的)。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是忙人所用的。心态:“无官一身轻”。三、再读感悟3、再读上阙,思考句中“轻”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用一个“轻”点明比较。其中道理,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超旷、达观
三、再读感悟4、齐读下阙,探究“风雨”和“晴”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和晴吗?风雨:自然界的风雨人生中的逆境晴:晴朗的天气人生中的顺境“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
四、探讨研习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现出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手法一:以小见大自然风雨/人生风雨。“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即:人生中艰难苦难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手法二:一语双关
五、【课堂小结】请在相应空格中打“√”。本节课,我能很好的······我能较好的······我在······(某一方面)仍存在欠缺。
六、朗读背诵,布置作业1、朗读背诵:要求学生把握词的基调、节奏、旋律等,读出一份从容与淡定,潇洒和超脱,疏朗和刚健。2、以《从苏词看人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