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轼《临江仙》

ID:1113140

大小:1.52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2-04-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1、了解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词史的贡献。2、了解苏轼的政治遭遇与黄州期间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3、分析《临江仙》等词作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和胸怀。学习要点 作者生平苏轼(1037-1101),他出身于清寒的地主家庭。父亲苏洵大器晚成,对苏轼的影响很大。苏轼青年时代就学通经史,有远大的济世之志。 他一生分为四个时期1、王安石变法前(1037-1069)苏轼早年读书,以第二名科举高中,进入仕途。欧阳修又推荐他参加才识兼茂科考试,后又通过一些资格考试,正式进入仕途。 2、熙宁变法(1069-1085)苏轼出离中央,历任四川。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 元佑时期重返中央,历任要职,但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再次外放。 哲宗亲政新党重新起复,苏轼再次被贬到岭外海南(1093-1101) 苏轼的思想、人格及其政治态度基本思想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教。 政治观点政治上他是忧国忧民的良吏。 性格:苏轼的性格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耿介正直、坦率直爽、认真执着。一方面,他的性格非常随和、通脱旷达、幽默风趣。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第一次尝试将诗的言志与词的缘情结合起来。 词本来的内容是很狭窄的,多为应歌而作,其语言风格柔媚纤巧。在文人的观念中,诗庄词媚,词为艳科(指词所具的柔软性、绮艳性、婉媚性)。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技”。 他对词的认识上的突破。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拓展了词境,独辟蹊径的词风。词在苏轼手中创新一变,他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皋:地名,在湖北黄州南长江边,苏轼的寓所在这里。 这首小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被贬黄州期间。元丰四年,友人马正卿为苏轼请得黄州城东荒地数十亩,让他耕种以解决吃饭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东坡”。 苏轼又在这里修建了雪堂,作为游息之所。此词就是记叙某一个深秋夜晚,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回临皋时的所见所感。 上片记事,下片抒怀。上片写词人借酒浇愁、喝醉归家的情景。夜饮醒而复醉,醉后归来恍惚已近三更。家童熟睡,敲门无人应,正可谛听江浪声,融自己于大自然怀抱之中。 “夜饮东坡醒复醉”,开始就点出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点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词人已经回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营造了一个极其安静的恬淡境界。“倚杖听江声”这个富有启发性的句子很自然引出下片的内容。 词的上片还创造了一个极其安恬的静美世界。因为夜阑更深,万籁俱寂,所以伫立门外,能听到门里家童的鼾声;也正因为四周的极其静谧,所以词人在敲门不应的时候,能够悠悠然“倚仗听江声”。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是常用的诗家手法,从写家童“鼻息如雷”到进而写谛听江声,就把夜之深、夜之静完全衬托出来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下片,词人用老庄哲学安慰自己,想归隐江湖,恬然自得,以此来表达自己豁达磊落的胸襟。 “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庄子·知北游》中“汝身非汝有也”句。“何时忘却营营”,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句。 “夜阑风静縠纹平”,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象征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象征词人追求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也恰恰是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思想发生了几度变化,他由积极用世转向消极低沉,又转而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 这首词写出苏轼贬谪后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他的独特个性。 下片写江涛引发对自我存在的反思,遗恨不能生命自主,而陷入尘世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面对大江,顿生超拔羁绊而遁身江海之遐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身,何等悠游洒脱。 本词形神互补,熔铸出一个风韵潇洒的抒情主人公,表现出苏轼超人的旷达和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体现了他昂首尘外、恬然自适的生命哲学。 1.说说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2.苏轼300多首词中,真正属于“豪放”的词很少,旷达、婉约的词却相当多,试问,我们还可不可以说苏轼词的风格是豪放?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