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高。
苏轼书法作品
米芾书法作品
蔡襄书法作品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选
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作背景: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惜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高妙处,在于用曲笔渲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饶有变化。好像荡秋千,既跌得深、猛,又荡得高远。(“寂寞”者谁,春天还是作者?)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因春天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与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此处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春天的来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执著。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中去了。(为什么要问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黄鹂婉转的啼叫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是,它的鸣啭,人是不能理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悠长的韵味。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叙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词的特色:A、平淡朴实,委婉含蓄。B、构思新奇巧妙。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小结:这是一首构思新颖、格调新奇的春之短歌。上片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的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惜红悼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下片以反诘句承接,将痴语奇想轻轻宕开,而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其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或许知道春天的踪迹,何不往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可觅,且黄鹂也乘风振翅,一去无迹,眼下只有春去夏来,蔷薇花开,词人的一腔芳菲之思,亦随鸟飞风尽而不知所终。通过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写出无可告慰的伤春之情
诗词的灵性在许多诗人身上是相通的这首词上片“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一句就空托起,想象奇特,将对春的依恋表露的极为深切。这一句与王沂孙《摸鱼儿·洗芳林·夜来风雨》“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河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及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三句同出一意,想象奇特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