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贺铸•横塘路》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及本首词的写作背景,初步感知作者情感2、了解诗词中表达情感常用的方法二、预习内容1、了解作者贺铸的生平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贺铸传》)。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Z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Z多、舌L、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2、填写下列诗句,分析其中的手法(1)问君能有几多愁?
(2)只恐双溪舲艦舟,(3),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补充诗句:忧端如山来,瀬洞不可掇。(杜甫)夕阳楼上山重壳,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落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3、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A凌波B锦瑟C衡皋D彩笔3、提出口己对诗歌理解方面的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对诗歌屮的精警名句进行鉴赏2、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体验,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学习过程:1、初读课文,流利顺畅,初步感知诗人的情感2、再读课文,入情入境,思考解答,探究合作(1)作者情感因何而生?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4)赏析“若问闲愁都儿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提示:可以从手法、感情、作用等方面去赏析。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赏析。(5)对于贺铸的《横塘路》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发对某位女子的眷恋之情,有人认为是寄寓孤寂自守、追求理想的深挚情怀。你是如何理解作品主旨的呢?反思总结:1、写出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的收获以及自己的表现。2、背诵这首词,默写经典词句。当堂检测与巩固提咼:1、读下面贺铸的词,回答问题。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木词起句“彩舟载得离愁动”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独特之处?起到了什么效果?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横塘路》学案的答案预习学案部分的答案2、(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载不动许多愁(3)遍人间烦恼填胸臆手法上的特点: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化抽象为具体。3、见课文下注释探究部分答案:(1)情感缘起于与一位美丽女子的邂逅,目送美人飘逸远去,勾起作者无限情思。“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2)留恋、遗憾之情。(3)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4)提示:可以从手法、感情、作用等方面去赏析。提侣学生进行个性化赏析。点拨:八、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彖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
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C、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Z多、舌L、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D、虚景实写。(5)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Z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对,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巩固与提高部分答案:1、想象十分丰富,构思奇特,它突破了向来以山、水、烟、柳等外界景物来喻愁的手法,把难于捉摸、无踪无影的抽彖愁情写得好像有了体积、有了重量。这里,“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长亭离宴,南浦分手,一片哀愁。现在,兰舟已缓缓地离开了码头,随着兰舟的渐渐远去,哀愁不但没有减轻,所而愈加凝重。他的心头仍是那样的悲哀,以致觉得这载人的舟上,已经载满了使人、使舟都不堪负担的离愁同行,无法摆脱,无法疾驶。2、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好。“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瀝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