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构关系在汉语诗词英译中的应用——以徐忠杰、许渊冲对李清照词《如梦令》译本为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同构关系在汉语诗词英译中的应用——以徐忠杰、许渊冲对李清照词《如梦令》译本为例

ID:1113831

大小:4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同构关系在汉语诗词英译中的应用一一以徐忠杰、许渊冲对李清照词《如梦令》译本为例王晓霞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同构关系在英译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主要是由重复,添加,交替,拼合四种只体方式构成。汉语古诗词的英译最能体现出英汉语篇衔接在同构关系手段上的差异。从胡壮麟冋构关系下的四种具体方式出发,通过研究徐忠杰、许渊冲两位翻译家对李清照词《如梦令》的两篇译文,来分析汉语诗词翻译中的英汉一致以及不一致现象,对今后的汉语诗词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译英的“三美”。关键词:同构关系;《如梦令》;古诗词翻译;王晓霞(1988-),女,山西太原人,屮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助教,硕士,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宄.2017-06-18 OntheApplicationofIsomorphicRelationsinChinesePoetryACaseoftheTranslationofLiQingzhao’RuMengLingfromXuZhongjieandXuYuanchongWANGXiao-xiaNorthUniversityofChina;Abstract:Isomorphicrelationsisanimportantstyleoftextualcohesionandconsistency.Itmainlyconsistsoffourstylesasrepetition,accretion,alternationandcombination.The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poetrycanbestembodythedifferenceofEnglish-Chinesetextualcohesionbymeansofisomorphicrelations.FromtheabovementionedfourstylesraisedbyHuZhucinglin,throughastudyofthetranslationofLiQingzhao'sRuMcngLingfromXuZhongjicandXuYuanchong,thispaperanalyzestheconformityandinconformityof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inChinesepoetryinexpectationtoprovidereferencesforfutureChinesepoetry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whichishelpfultobetterrealizethe”threesensesofbeauty"in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Keyword:isomorphicrelations;"RuMengLing";ancientpoetrytranslation;Received:2017-06-18引言同构关系在英译过程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我国著名语言学者胡壮麟在著作中对同构在语篇衔接中的应用作了细致的描述。他指出,语篇中的语法同构关系一般分为语义的相似和结构形式的一致两种,与修辞学上的排比类似,但相对排比涉及的范围更广泛ui。在语篇衔接方面,同构关系主要是由重复、添加、交替、拼合四种方式构成[2]。 其屮同构关系在英汉语篇衔接上的不同应用在汉语古诗词英译屮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中国古典诗词最鲜明的犄点之一就体现在语言的“活”方面,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侧重抒情的特点;而西方诗歌重视心理直觉的表述,偏向叙事,具有表达直率、深刻、叙事铺陈的特点[3-4]。木文从胡壮麟同构关系下的四种具体方式出发,通过研究徐忠杰、许渊冲两位翻译家对李清照词《如梦令》的两篇译文,来分析汉语诗词翻译屮的英汉一致以及不一致现象,对今后的汉语诗词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同构关系概述同构关系主要由重复,添加,交替,拼合四种方式组成。重复性冋构是指通过遵从原文的重复现象所做的英汉互译;添加性同构同重复性同构,英汉也可照样互译,大多数英汉一致;在原本结构和基本词语不变的前提下,替换了个别词语并>1.是属于同一类型,这种属于交替性同构关系;拼合同构关系实际上是指属于上下文相同的语义语法结构的各个部分通过拼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语义语法结构。二、《如梦令》赏析以下是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原作及其徐忠杰和许渊冲老师对其的两个译文版本:如梦令李淸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痩。徐忠杰译文:ToTheTune“RuMengLing”Lastnightwaswindywithintermittentrain.Vvesleptsound;buttheeffectsofdrinkremain. Iaskhowtheflowersareofthecurtain-drawer.Shesays,“Begoniasaree'erasbefore.’’“Dor/tyourecognizeitforafactatall:Nowleavesshouldbelargeandflowersshouldbesmall?”[5]许渊冲译文:Tune:“LikeADream”Lastnightthewindblewhardandrainwasfine.Soundsleepdidnotdispeltheaftertasteofwine.Iaskthemaidrollingupthescreen.“Thesamecrab-appletree,’’shesays,“wasseen.“Butdon’tyouknow,0don’tyouknow,Theredshouldlanguishandthegreenmustgrow.’’[6](一)原作赏析《如梦令》这首词通过景物的描写以及一问一答的对话表达了作者李清照热爱大自然,惜春伤春之情。这首词主要釆用同构关系的连接手法。第一句“昨夜雨疏风骤”中的“雨”与“风”,“疏”和“骤”,以及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屮的“绿”与“红”,和“肥”与“瘦”都属于交替性同构。这种交替性同构关系的运用使得整首词的整体结构更加工整有序,意象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第二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一种拼合同构关系,用设问句式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爱花的心情。第三句“知否?知否?”则是运用了重复性同构,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尾句中的“绿肥红瘦”一词,更是全词的妙笔之处。“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意象鲜明;而“肥”“痩”一般是用来描写人的体型,此处用来形容花,体现了两种状态的对比,更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同时也用来比喻青春的短暂,流露出了淡淡的哀愁。(二)徐忠杰译作赏析整体来看,此译文结构没有原作那么整齐。第一句译为“Lastnightwaswindywithintermittentrain.”译文添加了介词“with”将风雨结合起来,但是没有体现出原文“雨”与“风”,“疏”与“骤”的交替性同构。在描写天气情况时用“windy”和“intermittent”,表达了原文的含义,但是用语过于书面,与这首词的口语特色不相吻合。第二句译为“T’vesleptsound;buttheeffects ofdrinkremain.”此处添加丫代词“I”和连词“but”属于添加式同构,从而使意义表达更加明了清晰,让目标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sound”一词也翻译的十分到位,再现了原词“浓睡”的意境。而将“残酒”译为“effectsofdrink”其中“effects”虽然描绘出了词人酒后的状态,但是用词略微客观,缺乏诗意。第三句“试问卷帘人”译文这里省略了“卷帘人”避免丫其选择性别的分歧,给读者留下丫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增译丫问题的内容“howtheflowersare”,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词作,但在追求意义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诗的妙笔。“知否?知否?”徐忠杰教授将其翻译为y“Don’tyourecognizeitforafactatall:”.把“知否”两个叠词融合翻译成•-个长句。这种译法虽表达出了原句的含义,但却无法体现出词人当吋揣惴不安的心情。整体上,在翻译过程屮译考放入了个人的一些理解,不能还原原词作所含的意境。最后一句将“应是绿肥红痩”译力“Nowleavesshouldbelargeandflowersshouldbesmall?”译文将原文中的“绿”与“红”去掉,用“叶”与“花”来替代,翻译出了“绿”和“红”实际指代的内容,但却无法体现和保留原词的精妙之处,妙意尽失。总体来说,徐忠杰的翻译在追求忠实于内容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舍弃了原文的特色,稍显不足。(三)许渊冲译作赏析这篇译文首先在结构上比较契合原作,采用与原作相同的断句,结构更趋于齐整,更忠实于原文。首句“昨夜雨疏风骤”译成“Lastnightthewindwasstrongandrainwasfine”。其中“thewind,’与‘‘rain,’,“strong”与“fine”是交替性同构,更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整首词的时间和环境。同时译者先翻译“风骤”为了句尾押韵,使译文更加有韵律美。“却道海棠依1^”这句翻译为“Thesamecrab-appletree,vshesays,“isseen”.这句采用了拼合同构关系,而且与上句中的“试问卷帘人”形成照应,使词前后结构上的衔接更为紧密,为译者的妙笔之处。通过两人之间的对白,更体现了原文生动的情节和U语化的特色,词情在一问一答中流露出来。“知否?知否?”这句翻译为“Butdon’tyouknow,don’tyouknow”这里运用了重复性同构,与原文的结构保持丫一致,同时用重叠形式描绘丫问话人当时迫切及忐忑不安的心情。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痩”,作者将其英译力“Theredshouldlanguishandthegreenmustgrow.”其中“red”与“green”,对应原文的“红”和“绿”,采用了交替性同构关系,“languish”与“grow”对应“瘦”和“肥”同样釆用了交替性同构关系,与原词内容和结构一一对应。此译作也采用了添加同构,代词添加表现在“Iask”,“shesays”,“don’tyouknow”这些代词的添加可以看做是一种衔接手段使全词更为连贯,更体现了词作一问一答的形式,突出了原词作对话的意境。该译文在准确翻译词的意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结构和特点,再创造出了与原作相当的译文。三、同构关系在徐忠杰、许渊冲《如梦令》译本中的对比分析两篇译作分别是由徐忠杰和许渊冲老师所作。首先两者对词牌名的翻译就不同,前者翻译为“RuMengLing”,是采用音译的方法,这对于其他国家阅读者来说 根木不懂其所指的含义。后者许渊冲老师将词牌“如梦令”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Tune:“LikeADream”•其中“dream”一词和词牌名中的“梦”遥相呼应,还原了原作品屮营造的缥缈、梦幻的意境,明显优于前者。李清照的《如梦令》是首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词作,最为突出的就是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体现其生动的情节和口语化的特色。尤其就是对“知否?知否?”翻译的处理,前者译为“Don’tyourecognizeitforafactatall.”用书面语代替了口语化的语言,如recognize,失去了词本身口语化的特点,其次长短句式不相称。原文仅仅用了短短的两个字并用重复性同构,而译文却用了一个说理性的长句替代,且缺失了重复性同构的意境。而许渊冲将这句话译为“Butdem’tyouknow,don’tyouknow”再现了原文的口语化特点,并且用重复性同构与原文句式对称,体现了女词人内心惜花爱花的急切。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原词中用颜色词“绿”指代实物绿叶,“红”指代红花,运用了以色代物的表现手法。徐忠杰译为“Nowleavesshouldbelargeandflowersshouldbesmall?”。而许渊冲译为“Theredshouldlanguishandthegreenmustgrow.”两句都运用了交替性同构。前者对此句的翻译浅显易懂,但只是客观的翻译出词作的含义,没有传达出原文对于“绿红”两种颜色对比及指代。后者保留了rcd/grccn,而且用拟人化的languish来替代,保留丫原文指代的特点,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意境。从同构关系的角度分析徐忠杰、许渊冲对李清照词《如梦令》的译文,对比分析的结论是许渊冲的译木较徐忠杰的无论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稍胜一筹。许渊冲的译作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都更忠实于原作,保持了原作的完整性更能体现原作的意境,同时流露出艺术功力和美感。只有“音美”“意美”“形美”这三美相辅相成,冰能共同英译出优美、富有意境的汉语古诗词。结语汉语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练,内容含蓄的特点,在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淋漓精致。许渊冲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火量地运用了同构关系,能够更生动地描绘出原词的内容,再现原词的意境和精妙之处。因此同构关系在英译实践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译英的“三美”,对今后的汉语诗词英译有一定的指导实践作用。参考文献[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⑷:84-89.[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朱徽.中英诗歌的语法问题比较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1):46-53. [1]董晖.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一一林语堂英译屮屮国古典诗词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52-54.[2]fflP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