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驿外断桥边)x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x

ID:1114205

大小:665.6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2-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咏物诗 猜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 猜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所咏之物-形似或神似 知识积累:1、含义: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2、标题: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回顾我们学过的诗歌,作者借所咏之物表达了哪些情感?1、骆宾王《咏鹅》对鹅的喜爱赞美之情。2、贺知章《咏柳》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刘熙载《艺概》有云:“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意思是吟咏风物只是幽隐地抒发情怀,因为个中之物中有自我的情思。试品读下列两首以梅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思。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此词作于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次年(宋孝宗乾道八年)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托物言志,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山园小梅北宋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注(1)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2)合:应该。(3)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诗的中心意象为山园小梅,但诗人却没有简单的描写它,而是通过多种手法来突出。请分析诗中所用的主要手法,并概括写出作者想表达的心志。 《山园小梅》诗的中心意象为山园小梅,但诗人却没有简单的描写它,而是通过多种手法来突出。请分析诗中所用的主要手法,并概括写出作者想表达的心志。既有正面描绘,也有侧面烘托(借物映衬,借景烘托)。虚实结合。对比(霜禽、粉蝶)呈现,色彩时浓时淡,环境动静相宜。诗人通过塑造山园小梅这一形象,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追求高洁的情怀,寄托了与梅花一样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的高尚节操。 陆游林逋咏梅,都表现高洁志趣,但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自读曾巩《咏柳》,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自读曾巩《咏柳》,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本堂课你在咏物诗的赏析上有何收获?1、了解了咏物诗的特点和赏析的方法与步骤2、了解了咏物诗常用的手法或情感。 赏析的方法与步骤(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总结: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作业1、苏轼《卜算子》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2、谢枋得《小孤山》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季羡林《二月兰》本文是一篇由“二月兰”这一事物作为情感触发点,串联起作者对人生的回忆,凝聚着作者人生思考的散文。那围绕“二月兰”这一事物,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或思考有哪些?与赏析咏物诗的步骤相比较,回答问题3你还需要做哪些深入的思考? 3、季羡林《二月兰》本文是一篇由“二月兰”这一事物作为情感触发点,串联起作者对人生的回忆,凝聚着作者人生思考的散文。那围绕“二月兰”这一事物,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或思考有哪些?与赏析咏物诗的步骤相比较,回答问题3你还需要做哪些深入的思考? 总结: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