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曾玉婷
元宵节诗句“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李商隐“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东坡“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王安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青玉案》就是写于这一时期。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上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上阕描写了什么内容?哪些词句用得好?元宵节热闹、喜庆、狂欢的盛况。
下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描写了什么情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的描写与前面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产生什么效果?运用对比,反衬出“那人”的孤高落寞、与众不同的形象。
词下阕的末尾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有人认为是作者追慕的恋人,有人则认为是作者另有所寄托。请你谈谈对“那人”这一形象的理解。
1.爱情词。“那人”——意中人。2.此词另有所寄托。“那人”——象征性的人物。托寓手法,曲笔抒志。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启超“结尾只用‘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语,即把多少不易说出的悲感和盘托出了。”——俞平伯“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周汝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词的风格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词具有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清丽婉约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比较欧阳修的《生查子》和《青玉案·元夕》的异同。
相同:1、在内容上,都以元宵节作为描写对象,都不是为了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气氛,而是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2、在表现手法上,都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不同:1、在内容上,辛词只直接描写当前的元宵盛况,对过去的元宵没有牵涉,欧阳修词则有涉及。2、在对比手法上,辛词主要是将贵族女性与“那人”进行对比,而欧阳修词主要是将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的乐与哀的感受进行对比。3、在立意上,辛词可以有多种角度的解读。欧阳修词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