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张芝山小学“阅读指导”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施学珍2011年09月课题《青玉案*元夕》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和品读,感受本词的语言美,形象美,场景美以及词人的人格美。材料准备给班级每位学生印发《青玉案*元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你们知道元宵节都有哪些活动呢?(生自由回答,如吃元宵,挂灯笼,猜灯谜等)如今的元宵节是如此的热闹,如此的让人喜欢。那么古代呢?古人是怎么过元宵的呢?我们今天学习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给我们带来的另外一首词《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二、品读全词1、生自由朗读全词2、品读词的上阕。(1)、师点拨: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那么词的内容肯定和“元夕”有关,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词的上阕,词人写了关于元宵节的哪些意象? 生:圈画,回答。(花灯、焰火、彩车、骏马、凤箫、玉壶等。)(2)、师: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词的上阕,感受到词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元宵节?你能用同样优美的现代语言描绘出来吗?(我们仿佛看到了,更仿佛听到了,闻到了一个热闹非凡、奢华非常、香气袭人、流光溢彩、载歌载舞的元宵节……) 3、品读词的下阕师:或许光写景物时还是显得略微单调,人物有时也是另外一景。词的下阕还写到了元宵佳节出游的盛装的妇女们,请问是哪一句?我们也像品读上阕那样的来品读一下这句好吗?备注:2
生:圈画,回答,标注。4、品读结尾句同学们,你们对于结尾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理解是什么?生:思考,小组讨论。师:诗歌的结尾可谓是点睛之笔,作者极力地表现出寻找“那人”的过程,来抚慰心中的失落,读来有一丝欣喜和安慰。那么请问,“那人”究竟是谁呢?有着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品格? 生:讨论,回答。 5、熟读成诵三、推荐阅读《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四、课外作业请你搜集辛弃疾的其它诗词,并赏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