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酒楼上》中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 修改
加入VIP免费下载

鲁迅《在酒楼上》中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 修改

ID:1114477

大小:2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鲁迅《在酒楼上》中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摘要】鲁迅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说作品,其中《在酒楼上》是一部“最富鲁迅气质”的小说,诗意的行文语言中却饱含着深刻的内涵。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本文将对《在酒楼上》中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词】鲁迅;《在酒楼上》;传统思想吕纬甫是《在酒楼上》的主人公,他曾经有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热情,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消极的“文人”。鲁迅通过这部小说,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形象作了分析和探讨。吕纬甫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中国一批甚至是一代文人。自“五四”以后,中国多数作家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描写都是比较低调的,文中更多的是体现悲剧的成分。在中国最为黑暗的那段历史时期,中国文人的小说作品大多是充满压抑以及个人主义主观意识的。作品中的思想,多数是来自作者“自我”意识的表达。当然,对当时中国的文学史实一棒打死也是不对的,毕竟在看似消沉的文学创作背后,孕育着积极的革命思想。当时的文人,知识分子在对历史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不断进步,不断开拓新的历史。鲁迅那无法抑制的悲情在作品凝重的外表下汹涌奔流。鲁迅先生通过这种痛苦的呼喊救赎中国的文人,也救赎自己。铅色的天空大雪飞扬,颓废而懒散的人物充满彷徨、寂寥的感觉。然而,吕纬甫也曾有强烈的对比冲突,在泪与血,红与白,冷与热中纠缠、矛盾,在绝望中苦苦挣扎,承受着内心的煎熬。一、孤独的情感自《在酒楼上》问世后,多少学者就在不断进行着深入的研究,然而研究的主题以“迁葬”一节为多,而对“送剪绒花”和“吃荞麦粉”等则几乎没有涉猎。也许是“迁葬”的传记成分更多一些吧,或许是这段描写对那深不可测的黑暗——“坟”表现得更为直接。然而,详细解读比对我们就会发现,“迁葬”只是作品为了表达生命的虚妄:挖开记忆的坟墓,记忆中的所有真实都已然消失不见,曾经的生命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象征曾经的梦想的“梦中女孩”变得支离破碎的时候,悲剧才愈显得其沉痛。很早之前,林毓生就曾对鲁迅有过深入的调查,他认为,鲁迅在这里描写吕纬甫的情感,其实也是表达了对那个邻家女孩的情感。因此,林毓生认为这部作品中,有很大的成分的鲁迅自己经历的再现以及情感的表达。就如同小说中描写的一样,虽然吕纬甫经历了沧桑巨变,人已经混混沌沌的时候,对于他所珍爱的顺姑依旧念念不忘,言语之间对她的明净仍然珍视,维护,而随后的梦想的毁灭就让作品的悲剧意味体现得更浓了。表面上,吕纬甫回乡是为顺姑送剪绒花,为兄弟迁葬的,但是更深层的意思则是作者从故乡这个生命的发源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和灵魂的本质。就如同在这部作品之前不久,鲁迅所作的《祝福》中的祥林嫂一样,她就曾经追问人死之后到底有没有灵魂。死掉之后,一家人能不能再见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也是无法说清楚的。虽然在愧疚与不安中,“我”只能头也不回的逃走,但是这个哀怨的问题,仍然像鬼魂似得让“我”难安。从一定意义上讲,《在酒楼上》是《祝福》的延续,S城的大雪天正是那“团团飞舞的雪花”的延续,而“模模糊糊”的吕纬甫何尝不是“说不清”的我的再现,吕纬甫掘坟也许正是要“死去的一家人再见”,不也是为了看小兄弟的么?两部作品中都出现的“坟”与“地域”,更是前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掘坟之前,平时浑浑噩噩的吕纬甫却表现出不一般的大气和干练,他将自己发出的掘坟的命令称为“一生中最伟大的命令”,究其根本,这里的吕纬甫如同的作者附身,是作者对生命根本探寻的呼喊。“过去的生命”已然成为虚幻,已然飞灰湮灭,然“梦中的女孩”又将如何,真真假假之间,似乎已经不是“身外”的关注所能涵盖的了,更多意义上,也许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期待了。从这个角度看,“吃荞麦粉” 也不仅仅是为了重温旧梦而设,作者在这里所要证明的何尝不是梦的真实性呢?就像在说到爱罗先珂童话时作者就竭力证实梦是真实的存在。因为走进梦中的人,看到真实的彩虹,以此来证明梦的真实。因此,吕纬甫才有了后面更为具体真实的回忆:“我”回到故乡接母亲,长富家请我吃荞麦粉,看到长富女儿调好的荞麦粉,好大的一碗引起了“我”的震惊,虽然味道并不怎么样,但是却甘之如饴。这段语言充满了诚挚的感情,这与整部作品冷漠的气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另一个人物顺姑以其独有的超凡脱俗、出淤泥而不染的明净形象,代表了最为淳朴的人情、亲情和爱情。而那“荞麦粉”中难道就没有一些夸张的满足么,作者在这里所隐含的孤独与情感缺失与前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对妥协性人格的严正批判在社会的悲剧中,鲁迅并没有沉沦,也没有停止努力,在伤感与彷徨中,他还在苦苦追寻救病之良药。那对于妥协性人格他又该如何呢?西方线性史观正是中国传统循环性史观的对症良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早就形成了一个定式,那就是“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过长期的安定,人们就容易变得消极和妥协,那么也就必将出现天下大乱。看清了“是非成败转头空”,鲁迅也就只能是“都付笑谈中”了,所以他才批判人们那易变的观念,以及对“无持操”的人格极尽嘲讽,挖掘出国民的懦弱民性进而深刻批判。而在《在酒楼上》中,“我”与吕纬甫之间的相互审视正是鲁迅先生的巧妙之处。更为精妙的是,叙事者站在一个看不见的角度对“我”和吕纬甫都进行着审视。无论是哪种角色,都似乎是作者的化身,但是又好像不尽相同。毕竟他们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能完全代表真实世界中的作者。因此,把作者和吕纬甫等同起来,就是林毓生的最大错误。在吕纬甫感叹做事无聊,一事无成的时候。我们不妨看看他的过去,曾经他拔掉了城隍庙中神像的胡子,热衷于中国的改革。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吕纬甫变成了一个模模糊糊、敷敷衍衍的人,甚至还教“我”子曰诗云。以至于“我”都不敢相信,曾经的反礼教英雄,竟然变成了礼教的传播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吕纬甫还是一个比较清醒的人,虽然他颓唐,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状况,对自己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和“无聊”不断自嘲。这样的清醒的认识,绝对不是一个旧知识分子所能做到的,他之所以说自己的无聊,其实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却难免是一种悲哀。就连“迁葬”和“送剪绒花”也被他看做是无聊的行为。是在前途一片黑暗的社会中,对旧时光和旧传统的一种回忆,回归旧思想的悲哀是鲁迅先生所批判的,所以鲁迅才设计了坟墓中一无所有和顺姑已逝的情节。吕纬甫是行为是对自己的一种强烈讽刺,但是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这种妥协性人格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韦伯曾说:生命是一连串的故事组成的,而不是提前就设定好的。而作品中这两种人格的交锋和两种思想意识的碰撞也是鲁迅作品巧妙之所在。林毓生之所以不断探寻鲁迅的矛盾思想,其实多也是因此而为,但是无论是矛盾还是张力,都是鲁迅的精心设计,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深入解析,切不可枉费先生的一番苦心:斗雪的“老梅”繁花满树,丝毫不为深冬的寒冷所屈服,而雪中明亮如火的山茶花,更是愤怒的心情在燃烧,是对人们在原地“转圈”的蔑视。山茶花和老梅的不自然,恰恰正是在逆境中勇于奋斗,勇于抗争的斗争精神的体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在自然意义上的循环,而是在艰苦和残酷中的进化思想。这也正是“我”在结尾部分与吕纬甫背道而驰的原因所在,为了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来临,宁可迎着扑面的寒风和雪花,然而心情的惬意的,黄昏的天空中飘着雪花,将街道和屋宇都笼罩在这纯白色的网中,这种景色的描写何尝不是一种启示。难道你和我还不如在寒风和大雪中迎风开放的梅花和茶花?面对这白色恐怖布下的天罗地网,我们有能力冲破吗?如果冲不破,那就只能逆来顺受,顺其自然,如果不反抗,不斗争,那么不仅历史无法前行,你和我也将失去做人的意义。原来还只是奴隶,虽然受尽苦难,但是还有反抗的精神,还有自由的向往,而现在呢?从奴隶变成了奴才,失去了“人格”的的奴才,真正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以往的不平和挣扎都化为云烟,不再为失败而气恼,不再为束缚而斗争,而是安于奴隶的生活,甚至于从中找出有所享受的地方,那这样的奴才便永无翻身之日了。 三、对中国农民的批判在上世纪初的那个时代,鲁迅对中国农民进行深刻的批判,代表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鲁迅,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中国农民进行意义深远的批判。中国近代小说在作家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中进行了两次跳跃,第一次是梁启超的政治小说,政治目的太强反而忽略了小说本身的发展。而苏曼殊则是用小说表达作家落拓哀伤的情怀,虽然在小说的表现意义上有所进步,但是在黑暗、腐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最终也一事无成。自此以后,文人学者乃至作家,开始在个人情感和社会问题的主题方面互有进展。鲁迅先生在此时,将个人的遭遇和社会问题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通过个人遭遇的叙述,展现给读者的却是一副真切的社会画面。诚然,读者的接受角度,对鲁迅作品中的社会意识有很强的决定作用。想象是文学叙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无论是叙述者还是被叙述者,既是矛盾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任何一方独大,都会造成文学作品的偏颇和错位。只有两者互相平衡,甚至是共同进行,才能形成合理的张力,才能体现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作者才能通过小说的叙述,自我审视和完善,读者才能有所思考和感悟。只有经过热烈之后的冷静,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无论是太冷或者太热都难以成诗。就如同钱钟书《围城》中的批判精神一样,都是在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中,展开对人生的探索。然而,钱钟书在情理的处理上表现就比较趋于情感和理智的双重标准。既有情感的强烈抒发,又有人生世态的冷静刻画。因此文中常常纠结于此,难以自拔。而鲁迅则是从自身出发,由点到面对现代知识分子进行批判。因而他的作品在性情和矛盾中情理相济相生,才有了这许多传世之作的诞生。结论:鲁迅先生通过《在酒楼上》这部作品将人生的彷徨和无聊展现出来,这是一种主性情的流露和人生体验的表达。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财富,更是思想精神的无价之宝。鲁迅的伟大,源自于此。鲁迅先生那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献血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在屈辱中重生的精神源泉。鲁迅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参考文献:[1]周作人.关于鲁迅[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303-305.[2]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6.[3]鲁迅.彷徨·在酒楼上[A].鲁迅全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