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教学目标:1.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3.了解冯骥才小说创作的风格教学重难点:1.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课堂交流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导入:一、预习成果展示:1.识 记 字 音别(biè)扭恪(kè)守埋(mán)怨绰(chuò)号干瘪(biě)窥(kuī)视哄(hōng)闹将(jiāng)就琢(zuó)磨确凿(záo)逼供(gòng)倔(juè)犟单薄(bó)续弦(xián)手臂(bì)2.词 语 辨 析【质疑•置疑】二者都与有疑难问题有关。不同的是: “质疑”是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的意思,如“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问难的过程”;“置疑”是加以怀疑的意思,如“这个问题不容置疑”。3.成 语 辨 用【荒诞不经•荒谬绝伦】二者都表示“荒唐、不可信”的意思。前者偏重在不正确,不近情理,语义较轻;后者偏重在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语义较重。【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二者都有“自己不能控制”的意思,都用于人,常作状语。区别是:“情不自禁”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原因在“情”,多形容感情激动,如“她情不自禁的握着他的手,把头靠在他的肩上”。“不由自主”没有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它有时可以用来形容震惊、慌张,有时也可以用来形容感情激动,如“他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身子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咄咄逼人•盛气凌人】二者都能形容气势汹汹,都能形容人以骄横的气焰欺压别人,有时可以相通。区别是:“咄咄逼人”既可形容人,可形容事物,也可形容声。如:“他带着一种盛气凌人的笑”。“那目光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只能形容人,形容势,不能形容事物,不能形容声。2、课前阅读《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思考:(1).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
(2).“团结大楼”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二、环境描写及作用(一)明确概念1.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2.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角度和方法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 (5)深化作品主题 三、了解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四、了解背景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上来回眸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时,人们会清晰地看到“文革”的反文化和反文明的怪圈。由于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大多数红卫兵在运动初期对文化的审视变的简单而粗暴,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刻被打得粉碎。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革”
中的狂热,才发现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已经渗透于整个民族的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缺陷的集中体现。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来反映那个时代,力求找寻人们狂热的原因,这就是所称的“反思文学”。五、了解情节结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讲的是一对身高悬殊的夫妇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身高超群的女人嫁给了矮她很多的男人,但悲剧随之也就开始了。高女人是一个普通的服务员,而她的矮丈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拿着不菲的工资。邻里的窃窃私语愈演愈烈,也愈加恶毒起来,一切皆因他们俩那引人注目的身高对比,人们只关注他们不和谐的外表,却忽略他们平静的相爱。细节描写——“下雨天矮丈夫拼命踮起脚跟为妻子撑伞”。但很遗憾,文中的邻居们却忽略了,或者说视而不见。流言从开始的嘲笑讥讽向攻击发展,团结大楼,也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讽刺性的名字),里面平庸的人们揣测:高女人一定是为了钱才嫁给矮丈夫的,而且凭空捏造,说他们夫妻与海外私通,在那个年代,这一项罪名砸下来是会出人命的呀!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终于被隔离批斗了。批斗会在团结大楼那些心理极不平衡的女人们的叫嚣声中开始,可是她们所抛出的问题却离革委会的意思越来越远。“矮子一个月给你多少钱?”“他拿那么多工资,不是和海外私通怎么可能?”瞧瞧,这就是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的正义者们所关注的,他们忽略了人性深处最感人的东西———爱情,同情,善良。悲剧与闹剧在这篇小说里展示的不仅是主角人物的命运悲剧,而且是配角的荒唐闹剧。不知为什么,六十年代以来,处处居民住地,都有这样一类人被吸收为“街道积极分子”。使得他们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能力和兴趣也得到发挥。作为这一荒唐闹剧的发起者裁缝老婆是小说重点叙述的对象,她就是“这一类的积极分子”。开始她因为找不到夫妇俩结合的缘由而苦恼,好不容易想出一条,夫妻中有一方有某种生理缺陷,可是高女人很快就生下了孩子;她又说两人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个推测又被两人的恩爱否定了;她四处打听,终于确定高女人是为了地位和钱嫁给矮丈夫的,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文革”的批斗中,无论是对裁缝的嚣张还是看客的盲目,作者始终保持了一种冷峻的笔调,向读者展示出一幅群丑图。画面的中心是裁缝老婆,她“已经由街道代表升任为治保主任,很有些权势,志得意满,人也胖了。这天可让她忙得够呛,她带领楼里的几个婆娘,忙里忙外------真像她家办喜事一样!”奇特的艺术构思与成功的细节描写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高女人在世俗眼和政治中伤中抑郁而死之后,矮男人还像妻子在世时那样,出进总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这空间对矮男人来说,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
,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生活的悲剧。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而细节描写的成功,丰满了这篇不说的人生内容。除了雨伞下面空间的细节之外,邻居在吃团圆饭时无聊地把长颈酒瓶与矮墩罐头放在一起猜谜的细节,揭示了世俗心理的丑恶,显得同样精彩。作品在生活的不规则旋律中获得哲理的构思,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丰富了艺术形象,显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思维规律。六、主旨探讨小说描写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作家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七、合作讨论1.小说描写的环境“团结大楼”有什么特点?答:这个大楼是作者虚拟出来的,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这里陈旧、世俗,几十户人家按照惯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用固有的习惯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当他们看到这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妇时,就开始推测他们的婚姻,这是人们的生活乐趣。2.小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提示:作家捕捉到一对“身高逆差一头”的夫妇,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那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那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那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那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这种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漠视,终于酿成了这对“反常”夫妇的悲剧。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3.这篇小说体现出冯骥才小说创作有怎样的语言特点?答:小说的语言有戏谑的一面,但又不失严肃;有夸大的一面,但又不失真实。例如裁缝老婆说:“这两人准有见不得人的事。要不他们怎么不肯接近别人?身上有脓早晚得冒出来,走着瞧吧!”一句,她那种自以为是、似乎了解他人内心隐秘的神态刻画地活灵活现,而事实上她永远也不可能明白这对夫妻的想法。4.小说最后一段,“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提示:这篇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高女人在世俗冷眼和政治中伤中抑郁而死之后,矮男人还像妻子在世时那样,出进总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这空间对矮男人来说,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生活的悲剧。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