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熏子人物性格分析摘要《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创作中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它成功的表现出年轻的男孩和女孩之间朦胧的感情,将作者带入了一种十分清新的境地,在小说《伊豆的舞女》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完美的女性形象,赋予她独特的魅力,小说描写的是一位19岁高二学生,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来到伊豆旅行,在途中偶遇天真烂漫的少女“熏子”并和她产生朦胧的爱恋的故事,本文将作品中的熏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人物性格进行分析,以更深刻体会川端康成笔下独特的女性魅力。本文主要的结构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是对作品的整体情况做介绍,通过查资料对作者,作品以及小说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熏子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通过查文献和小说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善良的舞女,二是纯洁的少女,三是传统含蓄之美,四是乐观坚强的性格。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的论述进行总结并深化。然后是参考文献和谢辞。关键词:熏子人物性格形象10
目录《伊豆的舞女》熏子人物性格分析1摘要1绪论3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1.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31有关《伊豆的舞女》的总体概述41.3.1作者介绍41.3.2作品介绍41.3.3作品创作背景42熏子的人物性格分析52.1善良的舞女52.2纯情的少女62.3传统含蓄之美72.4乐观坚强的性格73结语8参考文献910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所要研究的((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川端康成的作品之一,更是一篇非常杰出的短篇小说。它曾六次被改编成电影,翻译国文字,影深远。而作者川端康成更是名扬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是口本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是继印度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之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写作风格是独树一帜的。他以“敏锐的感受,出色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口本人心灵的精髓。伊豆的舞女最初发表在大正十五年(1926年)新感觉派文学机关杂志《文艺时代》一•二号上。之后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和研究层出不穷,但是角度却各不相同,有的是研究中文译本,有的是研究川端康成作品的文学基调,但是本文从熏子人物性格角度来分析还是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的,本文分别通过小说中关于女主人公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到情感变化等方面对熏子的人物,性格来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人物性格形成的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原因,使熏子的形象近为真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领会这位文学巨匠作品的的独特的魅力。。1.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我国国内关于川端康成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这时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国也正值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但是这一段时间主要是以文学批评为主的。1989年发表的叶渭渠先生所著的《东方现代美的探索者一一川端康成评传》,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川端康成的著作。之后,研究川端康成的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叶渭渠、千叶宣一、唐纳德·金编的((不灭之美一一川10
端康成研究》,这里面收集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川端康成的研究文章,如张石著的《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等。截止到2015年,对伊豆的舞女的研究已经有上千篇,其中主要是对《千代》、《伊豆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作品进行研究,研究角度也有很多,有研究中文翻译的,还有川端康成女性观,文学基调等等。口本的川端康成研究起步很早,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发表于1976年、收录了小林一郎等口本学者的著名评论文章的《川端康成的文学》和东山魁夷撰写的《回忆川端康成》等。之后在我国出版的如长谷川泉的评论集《川端康成论》等著作,对川端康成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3有关《伊豆的舞女》的总体概述1.3.1作者介绍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世界知名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1968成为首位日本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1.3.2作品介绍伊豆の踊子,又译伊豆的舞女,伊豆舞娘,川端康成的成名作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大银幕一位孤儿出身、年方二十的东京高中生川岛,前往伊豆去旅行。在旅行的路途上,川岛巧遇一行六人的流浪艺人;由于兴致使然,川岛决定与他们同行一程。同行期间,川岛一方面心仪于流浪艺人之中的一名少女舞娘:薰,另一方面也在10
和流浪艺人们的相处之中、感受了虽是陌生人却能亲近相待的宽慰。最终,旅行到了必须结束分开的时候;流浪艺人们要继续著前往下个地点飘泊卖艺的生活,旅费将尽的川岛也必须回归自己的生活;然而,虽是一场短暂的相聚、和一场难有结果的情感,可是川岛却仍因此经历,而得已自其那孤儿出身所带来的寂寞疏离心境中、得到解脱,重新体会了与人亲近并且相互信任依赖的可贵情感。1.3.3作品创作背景《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岁(1918年)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说到作品创作背景首先要从作者的身世开始入手。作者幼失怙恃,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由祖父母扶养,在姐姐和祖母相继去世后,16岁时他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年幼失去双亲,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孤儿气质”“受恩惠者气质”。这种性格以及它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在东京的喧嚣对比下显得愈发明显,为了从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逃脱,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岁舞女的纯真和美貌所牵动,不由自主地随同舞女等一行巡回演出的艺人,从修善寺经汤岛、汤野一直辗转到了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之后怀着依依之情,告别了舞女。而这其中的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来源。而小说的发表是在距伊豆之行的8年后(1926年),其间作者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并曾在1922年怀着“不堪忍受的自怜”的心情重返伊豆,并在此创作了一篇未完成、也没有发表的长篇写生文《汤岛的回忆》,并且以它为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这两篇小说。2熏子的人物性格分析2.1善良的舞女“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爬到了天城岭北口的一家茶馆,吁了一口气,呆若木鸡地站在茶馆门前。”我”完全如愿以偿。巡回艺人一行正10
在那里小憩。舞女看见”我”呆立不动,马上让出自己的坐垫,把它翻过来,推到了一旁。”此处面对“我”这个陌生人,熏子看到“我”呆立不动,就把自己的垫子让给了“我”,这个细微之处展现了熏子的善良和友善。在“我”坐下之后,从衣袖里掏出一支香烟时。舞女把跟前的烟灰喋推到”我”面前,这个小细节更是展现了熏子的体贴还有对陌生人的善意。在去下田的路上,“我”和荣吉看见马路对面堆放着许多竹子,便想着能拿来当手杖用还是不错的,这时候没等”我”行动,熏子就抢先走过去拿了一根最粗的竹子过来,在荣吉说拿最粗的竹子会被误会成小偷的时候,熏子又跑过去拿了一根更细的竹子给”我”。这期间,熏子一共拿了两次竹子给”我”,这样不怕辛苦的两次为““我””而奔波,表现了熏子对”我”的友善和关爱,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我”和熏子走到山巅的时候,大家已经很累,熏子把鼓放在地上,擦了汗后又冷不丁的过来帮”我”掸了下尘土,然后把衣服给铺上让”我”坐下,这一幕十分生动,再次展现了舞女的细心和体贴。同时我们再回顾下,作者当时为何要去旅行呢,他写道“我”过了一两年高等学校(旧制高等学校,相当于大学预科——引者注)的宿舍生活,觉得厌烦急了。因为这与中学五年的宿舍生活情况不同,”我”总是把幼年时期残留下来的精神病患挂在心上,自怜自厌,难以忍受,于是便到伊豆去了。”由此可见,他之所以去伊豆旅行,主要就是排遣苦闷去了,川端康成自小就是孤儿,亲人相继去世给他造成严重影响,使得他变得孤僻,不合群。成年之后,由于内在性格问题和同学们鄙视的目光,更是使他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伊豆之旅便是他的放松心情的去处,而此时他正好碰到同行的舞女一家,一路上感受到舞女细心的照顾,自然是印象深刻,而熏子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并没有对整个社会都是敌视的,仍然善良可爱,对陌生人十分友善,由此,把这些都联系起来,可以深刻的体现出舞女善良可贵的品质。2.2纯情的少女小说中熏子虽然梳着十七八岁的女孩梳的发髻,但是她的年龄也就才十三四岁,文中对熏子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非常多,下面通过一些典型的情节来分析熏子纯情的少女形象。10
在”我”和舞女一行走在去往大岛的路上时,有一段典型的对话““许多学生哥都来这儿游泳呢。”舞女对女伴说。“是在夏天吧?”“我”回头问了一句。舞女有点慌张地小声回答说:“冬天也……”“冬天也?……”舞女依然望着女伴,舒开了笑脸。“冬天也能游泳吗?重问了一遍。舞女脸颊绯红,非常认真地轻轻点了点头。“真糊涂,这孩子。”四十岁的女人笑了。”此处的熏子十分羞涩,面对”我”的问话,熏子先是用很小的声音回答”我”,后来又羞羞答答的点下了头。展现了一个纯情可爱的少女形象。后来”我”和大家到了旅店,刚把行李卸下来,舞女就从楼下端茶下来,她刚在”我”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于是她就势把它放在铺席上了。舞女端茶的动作显得非常不好意思,表现了舞女开始对”我”产生朦胧的爱意,同时也表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青年男子的羞涩柔媚。在公共浴池,舞女看到我们的时候,光溜溜的就直接跑出来,伸开双臂,在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我的心……她还是个孩子呐。我更是快活、兴奋,又嘻嘻地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像被冲刷过一样。脸上始终漾出微笑的影子。”这段独白可以看出,熏子面对我并没有十分不好意思,而是无拘无束的从浴池跑出来,还挥舞着双臂。这里更可以看出熏子的天真烂漫,纯洁无瑕。“她还是个孩子啊”,作者感慨到。本来熏子是个舞女,舞女本来就是要供人玩乐的,但是在此时“我”突然感觉熏子就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她是很纯洁的,她的样子让我感觉到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我的心,此刻“我”对熏子的情感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舞女就躺在我脚跟前的那个卧铺上,她满脸绯红,猛地用双手捂住了脸。她和中间那位姑娘同睡一个卧铺。脸上还残留着昨夜的艳抹浓妆,嘴唇和眼角透出了些许微红。这副富有情趣的睡相,使我魂牵梦萦。”这一幕发生在我早上无意走到舞女们住的房间的时候,早上熏子刚碰到“我”时十分不好意思,马上就把脸捂了起来,这副娇羞的小女子状深深地打动了“我”,更显示出熏子的天真无邪,“我”对熏子也感觉更加喜爱。“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把说书本子拿起来。舞女果然轻快地靠近我。我一开始10
朗读,她就立即把脸凑过来,几乎碰到我的肩膀,表情十分认真,眼睛里闪出了光彩,全神贯注地凝望着我的额头,一眨也不眨。中略,刚才她同鸟商也几乎是脸碰脸的。中略,她笑起来像一朵鲜花。用笑起来像一朵鲜花这句话来形容她,是恰如其分的。”此时是熏子要“我”给读《水户黄门漫游记》的场景,一种14岁少女单纯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在鸟商给她读时她也是这样,表现出熏子很单纯,并没有对人很防备。在我快走的时候,“快到码头,舞女蹲在岸边的倩影赫然映入我的心中。我们走到她身边以前,她一动不动,只顾默默地把头耷拉下来。中略,荣吉去买船票和舢板票的工夫,我找了许多话题同她攀谈,她却一味低头望着运河入海处,一声不响。每次我还没把话讲完,她就一个劲点头。这时“我”就要走了,离别的情绪也让熏子很难过,想说什么却没办法说出来,只能一个劲的点头,熏子的这种行为正表现了她对“我”感情的流露,表现了我和熏子之间朦胧却又带着伤感的爱恋。“舢板猛烈地摇晃着。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我抓住绳梯,回过头去,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舢板折回去了。荣吉频频地摇动着我刚才送给他的那顶便帽。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本来“我”和熏子的相遇就是萍水相逢,本该潇洒离去的“我”,此刻也再也忍不住而流下难舍的泪水,熏子带着些许哀怨,但是最后所有的相思都只能变成了一条挥舞的白手绢……2.3传统含蓄之美小说中这样描述着”我”第一次见到熏子的情景,“舞女看上去约莫十七岁光景。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这段通过对熏子外貌的描写,表现出熏子具有日本传统女性的美,梳着一个大发髻,衬托着熏子小巧的鹅蛋脸,真是美极了。日本传统女性的特点就是含蓄,但是熏子的身份很特殊,她是一个舞女,本应该是开放的,但是在面对“我”和跟“我”之间的感情时却又十分含蓄,这一点在文中几处都表现出来了,以下是具体的分析。10
首先就是熏子在给我端茶的时候,面红耳赤,手不停地颤抖,此处在上文已经提到,这里除了表现出熏子的纯情之外,还表现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青年男子产生好感,在面对他的时候紧张的状态。“舞女独自撩起衣服下摆,急匆匆地跟上了我。她走在我身后,保持不到两米的距离。她不想缩短间隔,也不愿拉开距离。我回过头去同她攀谈。她吃惊似的嫣然一笑,停住脚步回答我。舞女说话时,我等着她赶上来,她却依然驻足不前。非等我起步,她才迈脚。小路曲曲弯弯,变得更加险峻,我越发加快步子。舞女还是在后头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埋头攀登。重峦叠嶂,寥无声息。”此时是“我”和舞女在林中赶路时的情景,舞女急匆匆的跟上了我,却又刻意保持两米的距离,不缩短也不拉长,此时熏子已经对我产生爱意,所以她在后面跟上了我一同说话,但是也不是十分想那么快的得到“我”,所以又刻意保持距离,表现了舞女对我含蓄朦胧的情愫。同时把日本女人传统的含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2.4乐观坚强的性格熏子的身份是一名舞女,当时舞女的社会地位很低,在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今天晚上那些艺人住在什么地方呢?”“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儿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住处的哟。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舞女在当时是不被社会人所认可的,他们经常居无定所,甚至寄人篱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乐观积极的生活着,尤其是熏子,并没有因为社会的黑暗而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在和“我”相处时,处处给与我帮助,熏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她内心拥有平和,独立的心态,所以她和“我”的相处也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在后来无奈放弃自己的感情时,她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强正是她追求独立思想的体现。文中将熏子卑微的身份和社会的黑暗形成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熏子对人生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时也给“我”和熏子之间的感情抹上一笔悲剧的色彩。3结语在《伊豆的舞女》小说中,川端康成对熏子的成功刻画,也是使这部小说非常10
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小说和各种文献的研究,熏子不仅拥有善良单纯的特点,还是一位乐观坚强的日本传统女性,同时也可以说是作者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是最后“我”和熏子的分别也给这个爱情故事带上了悲剧色彩,所谓的爱情再美好,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这一点和熏子的美好品质形成强烈对比,也是作者塑造女性形象时充满矛盾的地方,正是这种悲哀成为川端康成作品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参考文献1叶渭渠.《雪国伊豆舞女》[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2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载于《川端康成:小说经典三》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84页。3原善[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作品論集」(クレス出版2001年)4叶渭渠.东方现代美的现代探索者一一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27.5《伊豆的舞女》的世界永恒的熏子李明华2010年6电影《伊豆的舞女》中的女性形象解析杜云电影文学2014年7《关于川端康成女性观的研究》欧阳雅芬2010年8孩童,少女母性的完美结合—《伊豆的舞女》中的熏子形象剖析吴敏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9对《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解读_田静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10论川端康成和《伊豆舞女》屈乐欣2014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