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桶 读罢《魔桶》,你怎样用一句话说明这篇小说讲的是什么故事?你会说,这是一个大学生托媒人找对象的故事。没错。不过,我反过来说这是一个犹太老头招女婿的故事,行不行?我看也行。这说明这篇小说写得很妙,好比一幅构思很绝的漫画,你顺着看是一幅画,倒着看也是一幅画。再有,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当然是要当“拉比”的大学生列奥。如果我说主人公是媒人沙兹曼,恐怕也不能说我错,至少他给读者的印象很深。他的性格、脾气、姿势乃至说话的腔调都表现得生动活泼。他耍滑头,玩小花招,口齿伶俐,能把死人说活,而实际情况呢,恰恰同他说的相反,把大学生气得不轻,可是这一切都为了一个善良的目的:为他误入歧途的女儿找一个正派的丈夫。这么一来,他的狡黠变成了机智,谎话中透出诙谐,魔桶里的变幻显出良苦的用心,甚至他的寒酸状也让人感到凄婉动人。(董衡巽《名家点评外国小说中学生读本》)一、字音识记(一)单音字1.黑黝黝(yǒu) 2.皈依(ɡuī) 3.尴尬(ɡān)(ɡà)4.瞥一眼(piē)5.腼腆(miǎn)(tiǎn)(二)多音字1.殷 2.吁3.嚼4.撮5.创6.削二、字形辨识1. 2.3.4.三、熟语积累(一)熟语释义1.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2.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3.改邪归正: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4.头头是道: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5.一见钟情:指一见面就有了很深的感情。6.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二)熟语应用1.一位双目失明的父亲12年坚持给在狱中服刑的儿子写信,希望儿子能改邪归正,重新做人。2.数据显示,32%的俄罗斯受访者称对反对派集会漠不关心。3.袁惟仁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点评起来依然头头是道。4.看到微博爆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遇到了房托啊。四、词语辨析1.克制 抑制例句 ①欧盟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特别是在此敏感时期。②哈医大专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证实:苹果内的某些物质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辨析 克制:对感情、言行等进行自我抑制。抑制:压下去,控制。2.原形 原型例句 ①自己轿车内的银行卡莫名失踪,卡内现金被支取。南陵警方通过调取视频监控惊讶地发现,现出原形的盗贼竟然是车主的司机。②迪士尼的睡美人城堡应该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堡了,其原型就是位于德国的新天鹅堡。辨析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美国小说家。生于犹太裔俄国移民家庭。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国际笔会美国分会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店员》《新生活》《修配工》《房客》《杜宾的传记》,短篇小说集《魔桶》等,大多反映美国普通犹太人的生活,情节富于戏剧性,文笔简洁,幽默机智。马拉默德为了体现自己所谓“人人都是犹太人”的理想,其作品大多描写美国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人物多为受尽苦难和折磨的下层人民,如小店员、杂役、裁缝、鞋匠、小店主和失意的知识分子等。他刻画这些小人物的朴实善良的性格,反映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的理想的幻灭,尤其是通过这些人物所受的苦难,着重探讨人的坚韧的毅力、同情心和高尚道德的价值,从而使他的人物具有“赎罪自救”的要求,并使作品具有抑恶扬善的寓意。《魔桶》就是这样一篇小说。以介绍婚姻为职业的犹太老头宾尼·沙兹曼为犹太大学生列奥·芬克尔介绍结婚对象,他极力向列奥推荐了几个家庭境况很好、陪嫁丰厚的姑娘,可是这些姑娘里没有一个是列奥中意的。最后,在沙兹曼给列奥的一堆照片中,列奥发现了令他着迷的姑娘,当他得知这个姑娘就是沙兹曼的女儿时,他依然爱她,却也产生了疑虑:“事情朝这个路子发展,是不是沙兹曼一手策划的?”这样的情节似乎只是平淡中多了点巧合而已,但是列奥的疑虑为这个情节增加了奇妙的一笔:原来,表面上是媒人沙兹曼在帮列奥找对象,实际上却是沙兹曼在为自己的女儿和列奥牵红线。作品写得幽默、诙谐,这是马拉默德的一贯特色。
[赏情节]1.请简述小说的情节。明确:以介绍婚姻为职业的犹太老头沙兹曼为犹太学生列奥竭力推荐了几个家庭境况很好、陪嫁丰厚的姑娘,可是没有一个是列奥中意的。最后在沙兹曼给列奥的一堆照片中发现了令他中意的姑娘。但他得知她就是沙兹曼的女儿时,他依然爱她,却也产生了疑虑:是不是沙兹曼一手策划的?原来确是沙兹曼在为自己的女儿牵线。[赏形象]2.初次见面,列奥哪些方面打动了沙兹曼?明确:(1)列奥的话语中透露出的单纯而善良的心地令沙兹曼感到“窘迫而惊异”,激起了自己的职业荣誉感。(2)列奥“堂堂仪表”,沙兹曼“心里挺满意那个又长又威严的学者鼻子,棕色的眼睛里深藏着学问,两片嘴唇长得灵巧而又严峻,还有那凹陷下去的黑黝黝的腮帮子”。(3)看到列奥房间四周一架又一架的书,沙兹曼“轻轻地满意地嘘出一口气”。(4)列奥六月份就要当上拉比,有着美好的职业前途和生活前景。3.斯妲拉这个人物和列奥的形象是什么关系?明确:斯妲拉这个人物和列奥的形象形成了互补。因为在小说中,除了沙兹曼的片言只语之外,对斯妲拉的描写全是通过列奥的眼睛和心理来完成的,可以说,小说中的斯妲拉其实是列奥心中的斯妲拉。无论是列奥从照片上看出来的她的心灵创伤和个性,还是最后见面时,列奥看到的她眼睛中流露出的无比的纯洁,都是列奥一见钟情、一心所想的形象。列奥对斯妲拉的心有灵犀的认识,实际上也暗示了列奥不囿于世俗常规的叛逆心理。这和马拉默德一贯所提倡的改革宗教、复兴道德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赏主题]4.小说中有关桶的描写有几处?应如何理解“魔桶”的含义?明确:小说中有关桶的描写只有三处。(1)沙兹曼第一次来列奥处时,从他的黑色公文包中取出了六张待嫁女子的卡片,列奥有些失望,沙兹曼赶紧安慰地告诉他:“我办公室有多少卡片,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抽屉都塞到顶了,我只好放在一个桶里。”(2)当列奥发现斯妲拉的照片时,思忖着这么样的一个姑娘竟然会“扔进沙兹曼的桶里”。(3)列奥按捺不住心中对斯妲拉的思念,费尽心机找到沙兹曼的住处,看到沙兹曼的房子里堆满了破旧的家具,唯独“没见沙兹曼和他那只魔桶的影子”。细读这些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赋予小说题名的双重意义:表层含义是指在沙兹曼那里待嫁女子的数量之多,这从前两次对“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深层含义则是表现爱情之桶的魔力。这种魔力可以让心如死灰者迸发出对爱的追求,可以使萎靡不振者激发出对美的企盼。[赏技巧]
5.沙兹曼为列奥第一次介绍对象时,作者描绘了他几次笑容?有什么作用?明确:三次笑容。第一次是列奥感到32岁的莉莉年龄太大了一点时,沙兹曼是“笑了一声”;第二次列奥不理解年方19且条件尚好的鲁丝为何要托媒人寻找对象,沙兹曼是“脸上掠过一丝微笑”;第三次是当列奥问沙兹曼鲁丝是否不相信谈恋爱时,沙兹曼“正想大笑,但抑制住了”。这三次笑容的描写恰恰是沙兹曼爱情圈套和性格特征的绝妙描写。莉莉年龄大了,列奥感到不满意,沙兹曼笑了,这是他意料之中的;鲁丝条件不错但却腿瘸,列奥又不满意,沙兹曼脸上掠过一丝笑容,这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列奥希望通过谈恋爱而获得爱情,而不是通过别人介绍来找对象,但他现在所为却正恰好相反,因而沙兹曼想笑却抑制住了,因为他不愿伤害这个单纯善良的青年人,又不愿意看到列奥放弃他而去找别的媒人,从而失去这桩天造地设的如意婚姻。6.小说中有关桶的描写有几处?应如何理解。明确:小说中有关桶的描写只有三处:其一,沙兹曼第一次来列奥处时,从他的黑色公文包中取出了六张待嫁女孩的卡片,列奥有些失望,沙兹曼赶紧安慰地告诉他:“我办公室有多少卡片,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抽屉都塞到顶了,我只好放在一个桶里。”其二,当列奥发现斯妲拉的照片时,思忖着怎么这么样的一个姑娘竟然会“扔进沙兹曼的桶里”。其三,列奥按捺不住心中对斯妲拉的思念,费尽周折找到沙兹曼的住处,看到沙兹曼的房子里堆满了破旧的家具,唯独“没见沙兹曼的那只魔桶”。细读这些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赋予小说题名的双重意义,表层含义是指在沙兹曼那里待嫁女子的数量之多,这从前两次对“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深层含义则是表现爱情之桶的魔力。这种魔力可以让心如死灰者迸发出对爱的追求,可以使萎靡不振者激发出对美的企盼。[赏语言]7.小说的叙述视角是什么?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有什么特别之处?明确:小说采用的是第三人称,但更多的是通过小说中另一个人物的观察来呈现的。沙兹曼的温柔而又悲哀的眼神是通过列奥的眼睛见到的,列奥的深藏着学问的眼睛是沙兹曼偷偷看到的,斯妲拉的无比纯洁的眼神是列奥老远就看到的。通过这些人物的互相观察和审视,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貌,还透过外貌,赋予了人物独特的精神气质,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人物与人物之间心灵上的某种微妙的,甚至是带有魅力的联系。1.人物形象的设计和情节的设计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正因为列奥是个单纯而又拥有大好前途的大学生,媒人沙兹曼才会相中他;也正因为列奥的单纯,他才会被爱情魔桶所左右;正因为沙兹曼是如此老谋深算而又爱女如命,他才能步步为营,为自己的女儿赢得爱情和新生。2.精细而准确的细节描写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精细而准确,仿佛在不经意间就流露了人物的真心真情,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他看了看四周一架又一架的书,轻轻地满意地嘘出一口气”这个细节,极为幽默轻盈地表现出这个瘦小的老头的满腹心事,也为后面的情节发展暗藏玄机。(时间:40分钟 满分:56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列奥坐在媒人旁边,面朝着他,使劲地________着痒得难受的嗓子。②列奥听了脸上一红,悔不该在寄给沙兹曼的______表上将自己什么都填写上了。③他顺便提到,说媒是一项古老而又体面的职业,在犹太人中间极受推崇,它既办了________办的事,又不碍着幸福。A.抑制 经历 必须 B.抑止 履历 必需C.抑制 履历 必须 D.抑止 经历 必须解析:抑制:控制,约束。抑止:压下去,控制住。经历:①动词,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②名词,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履历:①名词,个人的经历;②指记载履历的文件。必需:动词,必定要有,不可缺少。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或情理上必要。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黄磊第一次看到孙莉,是在1995年,当时已是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的黄磊负责接新生,一堆女孩坐在那儿,他眼睛里就看到了孙莉:“她与众不同!”后来结为夫妇,可以说黄磊夫妇恋爱一见钟情。B.应试教育的壁垒不打破,现有的高考制度不改邪归正,高考的公平性就无从谈起。C.在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的陪同下,格林纳特一行17日上午抵达大连,兴致勃勃参观了护卫舰导弹快艇等海军舰艇部队。D.上虞区委常委会班子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整场专题民主生活会,讲自己开门见山,正视问题,讲别人坦诚直言,积极善意,听的人真诚面对,虚心接受。解析:B项,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上正路。形容现行高考制度,不当。答案:B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获悉伯父身体抱恙,甚为惦念,望您安心养病,敬祝痊安。
B.借重我的力量,小王终于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C.打扰您了!我想垂询一下如何在本校图书馆借阅图书。D.我们公司现缺产品运营总监一名,您是否有意高就?解析:B项,“借重”是对对方的尊称,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项,“垂询”只能用来欢迎别人来咨询,不能用于自己;D项,“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答案:A4.下面一段话的句子打乱了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小说历来受到“史传”传统和“诗骚”传统的深刻影响与渗透②一方面,茅盾为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念提供鲜明的、形象化的历史图景③深入地解释了20世纪30年代国内经济斗争、阶级斗争的现实,得出的是符合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结论④茅盾的《子夜》依然处在这两大传统互动的框架之中⑤另一方面,茅盾也没有忘记“言志抒情”的“诗”的功能⑥他将个人的、感性的历史经验编织在对具体人物的塑造中⑦他在作品中寄予了人文反思、人道批评A.②③④⑤⑥⑦① B.①④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②④⑤⑥⑦解析:第①句是总说,第④句中有“这两大传统”一词,可见应紧承①句,第②句是对第④句的分说的一个方面,应紧承④句,第③句是对第②句的分析,第⑤句是对第④句的分析的另一方面,第⑥⑦句是对第⑤句的阐释,应在⑤句后,第⑥句的内容比第⑦句的内容更具体,应在⑦句前。答案:B二、阅读鉴赏(34分)(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列奥上了楼,往床上一躺……为死者唱着祷文”,完成5~8题。(20分)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列奥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痛苦挣扎—打定主意—激动—疑虑—满心喜悦。6.“也许我能帮着做点什么”中的“什么”具体指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列奥规劝斯妲拉改邪归正。7.分析“沙兹曼靠在拐角的墙边,为死者唱着祷文”的深刻含意。(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沙兹曼终于把女儿斯妲拉嫁给了列奥,她将会在列奥的规劝下改邪归正,犹太教神圣的道德力量会让斯妲拉和列奥都获得新生。8.文章结尾才交待沙兹曼一手策划了列奥的相亲之路,感到突兀吗?为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突兀。前面有多处伏笔。如:沙兹曼第一次见到列奥,便“装作仔细看卡片上的字,却透过刚戴上的眼镜……,轻轻地满意地嘘出一口气”。(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4分)古堡的秘密[美]凯瑟琳·邓莱普看到旺多姆的那座花园荒芜、百叶窗紧闭、门户紧锁的古堡,我总有一种不祥之感,于是向人打听。人们告诉我说它曾是德·梅里伯爵和伯爵夫人的产业。伯爵很高傲,脾气挺大,而伯爵夫人则很温柔,虔诚又可爱。他们的婚姻关系有那么几年表面上还挺和谐,后来忽然有一天全部搬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在旺多姆见到过他们。此后不久,德·梅里先生就死在了巴黎,夫人则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幽灵,单独生活在很远的一个庄园里。当我发现我落脚的旅店中的女仆罗莎莉过去曾是伯爵夫人的女仆的时候,就恳求她再告诉我一些详情。在我使尽浑身解数进行说服之后,她终于同意了。罗莎莉讲道,那是一个安静的家庭。德·梅里先生有些傲慢,难伺候,夫人却极为虔诚,并在一切事情上迁就他,甚至在有一年的夏天,她略感不适,而他由于不愿受到任何打扰而搬到楼上的一间卧室里去住的时候,夫人一点也没有抱怨。事实上,她可能正为能够单独占有自己巨大的底层卧室而感到欣慰呢。卧室朝着赏心悦目的花园和河水。她卧室的一头是一个壁炉,另一头是一个大壁橱,里头挂着夫人的衣服。在夫人患病期间,她的丈夫晚上在城里的俱乐部里打牌或议论政事。当时城里满是西班牙人,他们都是被拿破仑皇帝假释了的战俘,罗莎莉特别注意到一个年轻漂亮的西班牙贵族,他不大和人们来往,晚上总出去长时间地散步。有一个马童甚至曾经看见他半夜在古堡附近的河里游泳。德·梅里先生由城里回来后一向都是直接回自己的房间去的,但是在秋天的一个夜晚,他从俱乐部回来得很晚,把提灯放在楼梯脚下,就大步走过拱形的石头甬道到了夫人的房门口。他到门口,就觉得听见了夫人的壁橱门迅速关闭的声音,但是他进门后却看到夫人站在壁炉旁。
“你回来晚了。”她平静地说。恰在此时罗莎莉由大厅里进来了。显然,壁橱的门不是她关上的,罗莎莉看到先生的表情由怀疑转为愤怒,她赶快走出房间,但是逗留在门外,听见他那冰冷的声音。“夫人,壁橱里有人!”他的妻子回答得很简单:“没有,先生。”他大步走向壁橱,但夫人阻止了他。“如果你发现里面没有人,那我们之间的一切就全完了!”她告诉他说。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好吧,我不打开它。听着:你灵魂的得救和你得到永生的希望对你非常重要,你发誓那里边没有人,我就答应你那扇门将会一直关着。”他拿起了她的十字架——一个不寻常的乌木镶银的西班牙十字架。夫人毫不犹豫地把手按在它上面平静地说:“我起誓。”“叫你的女仆来!”他命令道。当罗莎莉进来之后,他对她说道:“去把泥瓦匠戈仑夫罗叫来。告诉他把他的瓦刀和新马厩里剩下的砖头和泥灰都带来。”罗莎莉吓得要命,急忙跑去传达他的命令。当她把那不知所以的泥瓦匠带来之后,先生急速地命令道:“迅速、安静地把那个壁橱的门给砌上,好好干,你就永远不会缺钱花——只要你什么也不对外讲,罗莎莉也一样。”在他监视下,泥匠开始干起来。其间有一次夫人叫罗莎莉去给取一条被巾,她那冰凉的手碰到了女仆的手指。“告诉戈仑夫罗想办法留一点空隙,”她低声说道,然后提高嗓门说,“去多拿点蜡烛来,好让泥瓦匠看得清楚点。”屋里除了瓦刀刮来刮去的声音之外,一点响动都没有,墙越砌越高。砌到一半高的时候戈仑夫罗乘他的主人转过身去的机会用瓦刀一磕,把壁橱门上边的一小块玻璃给打碎了。他发现一双充满惊恐的眼睛在朝外望着,但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当先生转过身来的时候那双眼睛不见了。砌墙的工作在破晓时完工。先生唤来了他的男仆,吩咐道:“我的妻子病了,我将不离开她,你可以在这儿伺候我们吃饭。”德·梅里先生在他妻子的房间里逗留了20天之久,在最初的几天里,有一次壁橱里有一点轻微的响动,夫人快要晕倒了,喊了一声,但是先生不让她说出想说的话来。他说道:“你对十字架发了誓说壁橱里没人!这就足够了。”但过了一会儿就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只有夫人默默的啜泣声。(有删节)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生活的巨大变故对伯爵夫妇的打击都很大,从古堡搬出后不久,伯爵死在了巴黎,伯爵夫人也阴魂不散,孤独地游荡着。B
.罗莎莉非常不愿意告诉陌生人发生在古堡里的秘密,这说明她是一个称职的女仆,严格保守主人家的秘密,即使是已经死去的主人。C.伯爵怀疑壁橱里有人,他完全可以打开壁橱,但他没有这样做。表面上看来他很绅士,也给予夫人信任,但实质上表现了伯爵的心狠手辣。D.小说始终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从女仆罗莎莉的角度展开故事,一方面便于故事以倒叙的方式展开,另一方面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分析、概括、鉴赏的能力。A项,伯爵夫人并没有死,见原文中“单独生活在很远的一个庄园里”一句,“幽灵”只是比喻的说法。B项,文中没有直接的证据,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比如罗莎莉觉得事情过于残酷而不愿提起,等等。D项,“始终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错,小说开头部分是第一人称,主体部分是第三人称。答案:C10.小说在刻画伯爵夫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温柔,可爱,虔诚。对于丈夫的高傲、脾气大以及对自己的照顾不周能宽容对待。②不甘寂寞,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③胆怯,懦弱。看着丈夫把她的情人封死在壁橱里,她不敢承认。(意思对即可)1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德·梅里伯爵还是伯爵夫人?为什么?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主人公是伯爵。①从情节发展来看,伯爵的高傲、冷漠、自私和残忍是情节发展的主因,推动着情节的发展;②从人物形象来看,作者在伯爵身上的着墨要远高于伯爵夫人,所以伯爵的形象更为突出;③从主题表现来看,伯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中的自私、冷漠和残忍正是小说主题批判的对象,所以他的身上承载着作品更多思想性。(意思对即可)(示例二)主人公是伯爵夫人。①从情节发展来看,伯爵夫人的出轨是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的原动力,是伯爵一系列表现的诱因和基础;②从人物形象来看,伯爵夫人性格有多重性、复杂性,人物形象也更丰满;③从作品主题来看,伯爵夫人的遭遇值得人同情,而她用出轨的方式反抗丈夫的冷漠和自私则引人深思,所以作者情感和作品主题在伯爵夫人身上有更多的体现。(意思对即可)三、语言应用(10分)12.依照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并保持语意连贯。(4分)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一位音乐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到诗意寒冬的美好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无名氏的《三国志平话》都在评述三国的故事,__①__。这不仅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哲学深度和时代精神,更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叙述人口吻”:陈寿用的是史臣的口吻,__②__,无名氏用的是说书艺人的口吻。近代以来,“各位看官”“却说”“且说”等这些用于作者自白的陈词套语渐被丢弃,汉语小说作者那类传统的说者形象开始退出叙事舞台,正如人们常提及的:现代小说史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作者的隐退。__③__,这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家不约而同遵守的一个规则。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但谁也不会否认它们是三本截然不同的书②罗贯中用的是文人小说家的口吻③隐藏起自己的说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