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家》活动导学单总一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2、初读小说,能较为完整地写出小说的故事梗概。3、能画出文屮的重要的细节描写,并分析这些细节表现出的人物特点。4、分析“真正鉴赏家”的内涵。5、体味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的特点。辅学资料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熒到很高的赞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细节和细节描写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还更能凸显作品主旨。活动过程课前活动活动一:读准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上拼音。篦篮挑剔玛瑙枇杷•••••肚脐m哗哗剥剥亲家•••••香椽笨拙曲径漂朱膘•••••抻纸谄媚悄然装模作样••••簇新恣悍蒂部拈一片水果•••••重贩虔诚季細民辻听涛•••••活动二:认真阅读全文,写一个2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活动一:小组交流各人所写的故事梗概,推选出最佳答案,整合集体的意见后在全班进行口头交流。活动过程活动二:自主阅读全文,用波浪线画出你感到精彩的细节描写,并在课本空白处批注岀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课中活动活动三:小组交流对细节描写的批注,整合其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为全班作口头交流作好准备。活动四:自主研讨,你是否同意叶三被称为“第一个鉴赏家”的看法,找出文中相关的细节论证你的观点。
活动五:分析“真正鉴赏家”的内涵。活动六:这篇小说读来与一般小说不同,情节并不复杂,但是读起来很“有味儿”,你能说说这其中的原因吗?(从情节、结构、人物、语言方面分析)阅读小说,完成文后题目:侯银匠汪曾祺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毬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禅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课后活动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一一“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够。”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项花轿。”“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涸就下来了。4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项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炯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幔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鑒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1.小说笫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梢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2.文屮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3.小说屮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活动五:真正的鉴赏家的内涵:真正的鉴赏家: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用简单宜接发自肺腑的语言去表达艺术中的美;用执著且不涉任何功利色彩的热情去追求美。活动六:参考明确:[备用资料汪曾祺语“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了。”(1)线索情节和结构:本文很难找到清楚的线索、强烈的冲突、紧凑的情节。但是仔细品读,文中只是写了一个字:“美”0这类似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所以有学者评论,他的小说为“散文化的小说”0汪曾祺木人也曾在其文论《小说笔谈》中说:“一棵树是不会事先想到怎样长一个枝子,一片叶子,在长的。它就是这样长出來了。然而这一个枝子,这一片叶子,这样长,又都是有道理的。从来没有两个树枝、两片树叶是长在一个空间的。小说的结构是更内在的,更自然的。”本文其实就是以一种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活常态、不可以雕琢的态度和方式,叙述身边的人和事的。(2)人物:叶三这个人物,不是一个典型的果贩;其至可以说天底下这样的果贩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他卖果子是为了自己喜爱的画家;画家死后,他不卖果子了,但四季八节,述四处寻觅鲜果,到坟上供一供;画家送给他的画,他一张不卖,最后这些画陪着他安眠于黄土中,真可谓“生死相随”。但正是因为与众不同,他身上乂如此吸引我们的地方:对美的纯真的热爱,对人的深厚的情谊,这些不同于一般小贩的性情、品质,引发我们由衷地喜爱和尊敬。可以说正是人物的“不典型”,因此才更有价值,I大I为他是独特而真实的“这一个”,而非概括提炼的“那一个”。(3)语言准确、朴索、精练。远离所谓的华丽词藻,使他的语言干净自然,在平常中见出不平常。前文提到的“立春前后”一段中那种溢于纸面的清香,正源于语言那朴素的清香。再比如他写叶三家老二卖布:“量布、撕布(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嗤一一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干净利落。”语言和他所描写的动作一样,准确,干净,利落。(4)风俗画。有不少评论者注意到汪曾祺小说里有风俗画,他口己也说到对与风俗的
兴趣。读《鉴赏家》,故乡的风物如在眼前,而且成为人物活动不可缺少的背景,甚至就是人本身。比如写叶三四处走,了解各地乡风;写一年四季、不同节令的鲜果;写布店种种看似和小说主题毫无关联的细节,都如风俗画一般,铺展开故乡风物的画卷,而人在其中,甚至可以说处处冇人。但作者并不是冇意地在小说里加进风俗画,他说白己原是无意的。只是因为他的相当一部分小说都是写家乡,写小城的生活,平常的人事,每天都在发生、举目可见的小小的悲欢,这样,写进一点风俗,便是很自然的事了。“人情”和“风土”,原是紧密关联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汪曾祺小说屮的风俗,其实往往是对故土的追怀;人到了暮年,怀乡怀旧,如朝花夕拾,如秋水黄昏,冇一种说不出來的惆怅和凄凉。《侯银匠》1、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2、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冇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3、①要花轿早冇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和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4、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冇形写无形,更冇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屮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补充问题一、第二节小说“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这“不一•样”表现在哪里?(6分)1、顾客一一专给二三十家大宅门送果了。2、价钱一一从不说价,不受亏待。3、果子——送什么果子由叶三决定;果子得四时之先;果子质量高,色香味俱全;果子是原装的,树熟。4、时间——买果子比卖果子的时间多得多。
二、联系全文,如何理解第二节屮“他经常外岀,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4分)1、从内容上看,对果品精益求精,说明叶三是认真、严谨、诚信、热爱生活的人。2、另外,叶三买果了,到处跑,知路道,看好多景致,有了浓厚的生活体验,这是成为朴素的鉴赏家的条件Z-o3、结构上,这也是为下文张本,为写叶三能准确鉴赏季甸民的画、成为季甸民画的第一个鉴赏家作了铺垫。三、文章第六节详写了叶三的两个儿了,有什么作用?(4分)1、两个儿子能干,是天生的好材料,为下文写两个儿子遵从叶三的要求——裱画、买寿材、卖果子、人画合葬埋下了伏笔。2、两个儿子的品质,也从侧面烘托了叶三的高尚品质。四、哪些内容可以看出叶三爱画、懂画?(或:为什么说叶三是季甸民画的第一个鉴赏家?)(8分)1、看画——为季御民一个人卖果子,有最好的水果首先给季甸民送去,一来就是半天,做季甸民的助手,就是为了爱他的画,看他的画。2、赞画——叶三看到季絢民作画精彩处而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是季絢民的得意Z笔。3、换画——能用四张“苏州片”换李复堂的真迹。4、评画一一不瞎评论,画品高,点评到位。(紫藤有风、小老鼠上灯台、红花莲子白花藕)。5、捡画——拾捡季絢民团掉的画,过些F1子又送给季絢民看。6、送画一一季旬民认为叶三懂画,送给他很多画。7、藏里——收密很多季甸民的画,但一张都不卖。8、葬画——人画合葬。9、季叶之交——季甸民也认为叶三真懂眩,是真内行,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也在季甸民死后,四季八节时,寻觅鲜杲到季甸民坟上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