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罗曼·罗兰(节选)·课文精讲[自主研学平台]一、作家作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的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二、写作背景罗曼·罗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罗曼·罗兰也因此巨著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传记代表作是《名人传》(即《名人三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20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位评论家这样评价罗曼·罗兰及其作品:我们曾经敬奉之至的多少座丰碑都已坍塌破碎,被动荡夷为平地;罗曼·罗兰树起的丰碑却挺过枪林弹雨,穿过唇枪舌剑,傲然屹立。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这个骚动的世界上,一切具有自由灵魂的人们,都可以到这儿寻求安慰。他的著作经过高温熔炉的反复冶炼,盈溢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以及对人类无限深情的眷爱。他恰像一具精致的小提琴,既能弹奏出无限温柔与和谐嫩口天婴般的妙唱,也能加入到庞大乐队中合奏出汪洋大海汹涌澎湃的洪音。他的思想在席卷欧洲的战争风暴中岿然不动。他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忠于信仰。三、重点字词1.字音炯炯发亮(jiǒnɡ)剖析(pōu)2.字形度过喧嚣精彩热衷能言善辩严峻名噪一时沧桑白皙模糊不清3.词义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肤浅的认识。浮浅:浅薄;肤浅。[教材优化全析]一、文脉梳理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巴黎高师的特点。4
第二部分(第2~6段),详细介绍罗兰在高师的生活:他的学习、交友、爱好,透露出罗兰勤奋、执著等各方面的品质。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上文,指出罗兰未来创作的萌芽。二、内容详解选文共7段,根据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第1段,介绍巴黎高师的特点。罗兰的童年、中学和大学时代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度过,作者着重介绍了他的大学——巴黎高师。罗兰的大学时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巴黎高师是罗兰成长、成熟的环境。罗兰的性格在高师逐渐形成,罗兰的思想在高师逐渐成熟,罗兰的文学创作在高师奠基。因此,作者具体介绍了巴黎高师的特点:学生与外界隔绝,远离实际生活;学校培养“未来人的未来教师”;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富有成效的结合,优秀生被选拔出来充当本校教师;管理严格,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作者特别指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都出身于高师,这决不是偶然的”,强调了高师对于罗兰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第2~6段,详细介绍罗兰在高师的生活:他的学习、交友、爱好,透露出罗兰勤奋、执著等各方面的品质。这是选文的主体部分。第2段,着重介绍罗兰在高师的学习情况。罗兰在热衷于哲学的时候,又选择了历史和地理,这是他能够在一切领域有扎实系统的史地知识基础。此段除了进行介绍,作者还作了深刻的评论,他着眼于罗兰的学习与其未来创作的联系,以及与其能力、品质的联系,并把罗兰和其他的艺术家作比较,突出了罗兰选择史地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3段,着重介绍罗兰交友方面的情况:罗兰与克洛岱尔等人的友谊,他们在交谈中感到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失去的信心是自己的使命。作者强调了罗兰与他同窗好友们的共同之处:“他们又都是在多年默默无闻之后,几乎同时征服了自己的人民。”特别强调他们共同的志趣:“……彼此激发着奔放的热情和增进着对世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他们都感觉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就是要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失去的信心,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自己的名利,也在所不惜。”作者指出,这是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即富于理想,志同道合,相互激励,携手并进。第4段,写对莎士比亚的迷恋使得罗兰与修阿列斯成为好友。这段虽仍然是写罗兰交友方面的情况,但又已巧妙过渡到写罗兰的兴趣与爱好:他喜爱音乐,迷恋莎士比亚。作者引用了罗兰的一段话,既是对修阿列斯的赞美,又表达了对莎士比亚的热爱之情。第5段,写对托尔斯泰的倾慕。罗兰对托尔斯泰怀有一种热情,即“狂热的终身不变的对托尔斯泰的爱好”。这一方面是因为罗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托尔斯泰是“一个凌驾于自我享受的文学和供人消遣的文学之上的人物”,是“一位剖析自己一生和牺牲自己一生的寻神者”。用罗兰自己的话说,托尔斯泰“是一扇引导我们通向那无穷宇宙的大门,是我们生活的启示”,“每个人都在他那里找到了自我”。作者特别指出,“早自童年时代起,罗兰就一直倾心于最高贵的东西,倾心于英雄人物,倾心于全人类的艺术家”,这反映了罗兰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志趣,高远的追求。第6段,写罗兰上学时候的创作,以及他广泛的爱好和学习,这些使他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有了自己的人生信条——我思故世界在。作者先用一个首括句概括:“在学习年代,这位高师的勤奋学生一直埋头于书籍和手稿堆中。”接着具体介绍罗兰多方面的兴趣和创作尝试:他在描述历史方面有巨大才能,特别醉心于文化史;宗教战争时期最吸引他的注意,为此写了许多短篇习作,同时还在构思一部文化史巨著;他兴趣极其广泛,在科学领域也敢于解决最困难的课题;沉重的学习负担没有阻碍他成为诗人,曾偷偷地写过诗和乐曲。最后作者着重介绍了罗兰毕业前夕写的一篇“令人惊讶的文献”,其中有“我相信,因为那是4
真的”的道德哲学信条,具有他自由世界观的主要特征,以“我思故世界在”为依据。这标志着罗兰世界观的形成,决定着罗兰以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道路。最后的第7段是选文的第三部分,这一段总结了上文,着重介绍罗兰未来的代表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萌芽,作者形象地称为罗兰“今后创作生活中云遮雾障下的第一道霞光”。然后着眼未来指出“要从最初预感的混沌中铸造出色彩鲜明和令人鼓舞的形象,还需要经受无数次命运的打击,无数次冷遇和考验”,这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三、技巧鉴赏心理的真实——另外一种传记中国传统传记侧重写人物的言行,看上去更为客观,而茨威格的传记则更多地表现出作者的主观色彩。这就体现在对传主的分析上。“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因为它的宗旨是把理智训练得遵守纪律。由于它致力于全面教育,因而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避免德国所特有的那种专门化教育法的巨大危险。所以,法国最渊博的学者——雷南、饶勒斯、米什勒、莫诺和罗兰都出身于高师,这决不是偶然的。”这段话看上去不是一段继续性的话,而是在阐明作者的观点:因为受到了这种严格又有自由的教育,罗兰才能够和其他人一样成为渊博的学者。茨威格为我们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作者既包含对传主的激情又对传主作了理性的分析。“这一选择使他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自由。哲学系要求承认官方学派的唯心主义,文学系要求能言善辩的口才。这一选择对他的艺术有莫大好处,并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里对他未来的创作带来的好处是: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在这里,作者只用一句话叙述罗兰选择了历史和地理,却用了一大段来解释这种选择的明智,这种选择为他的将来打下了怎样的基础。包括使用修辞格,茨威格也是充满理性。“沉重的学习负担丝毫没有阻碍他成为一位诗人。正如树木不能阻碍自己根部的生长一样。”茨威格的心理现实主义虽然也把笔触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的内在生活,但他的立根点却是现实主义的,他的目的是通过刻画人们精神领域的渴求与冲突,展示社会生活逼真而完整的艺术画卷。传记笔法一般追求细腻准确,把大量的作者个人的认识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对人物言行的分析一丝不苟地详细表述。而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立足于现实,直逼人物内心,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进行描摹,不愧是“灵魂的猎手”。四、疑难探究1.疑难问题:文中“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历史观?探究思路:要抓住历史的特点,抓住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深入思考;还要注意思考、探究“涨潮与退潮”的比喻义。参考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这样的历史观——世界史由一个又一个时代交替延续而成,各个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既有繁盛期,也有衰落期,就像潮汐的涨退一样,永远变动不居。在各个时代,昨天,也就是过去的历史总是在影响着今天,也就是现实;今天(现实)就是昨天(历史)延续的结果;而今天(现实)延续下去,也就演变成了明天(未来)的图景。即“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2.疑难问题:如何理解选文第6段中“我思故我在”和“我思故世界在”的含义?探究思路:这是富有哲学意味的两句话。一方面要抓住两句话字面的意思深入思考其含义,另一方面最好查阅一下有关斯宾诺莎和罗曼·罗兰的资料,再结合资料加以探究。4
参考答案:“我思故我在”即因为我思考,所以我才算是真正存在;“我思故世界在”即因为我思考,所以世界才算是真正存在。两句话都强调人的思想、理性,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不同之处在于,前一句话囿于人本身,强调理性对于个人的意义;后一句话视野阔及世界,强调人的理性对于世界的意义,更凸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课后习题研讨]一、点拨提示:第一问选文首段中有交代。第二问要根据第二部分的内容加以概括。参考答案:第一问,高师在教育方面的特点是管理严格,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第二问,高师阶段的教育对罗曼·罗兰成长的影响是培养了罗兰超人的勤奋精神,并且有一定的宽松环境,使得罗兰能够对他所感兴趣的学科,比如哲学、文学、音乐等都有所涉猎,并且使他对所推崇的人能有所研究,使他能在这种神秘的环境中与别人交流,建立深厚的友谊。二、点拨提示:抓住选文第二部分各方面内容,思考总结。参考答案:选文表现了罗曼·罗兰以下品质:勤奋好学,视野广阔;结交志同道合的学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兴趣广泛,爱好多样,倾心于英雄人物和全人类的艺术家;勇于尝试、探索,忠于信仰。三、答案略。可参见“疑难探究”问题一。四、点拨提示:要从文章的全局考虑,明确传记的选材要围绕一定的中心。参考答案: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是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他们对罗兰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兰对他们两个是狂热的,这体现了罗兰执著与热情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志趣。作者选择相关材料时主要是考虑是否能够体现人物的品格精神,从而突出传主的形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