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当众走完了人生的旅途,应有些佼佼者被世人誉为不平凡的人了。居里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她那美好的心灵,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光荣借款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生活很穷困。由于她成绩优异,波兰的“亚历山大基金会”颁发给她600卢布的奖学金,资助她在法国继续深造。4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钢铁的磁化方面获得成功,科学科学协会发给她一笔酬金。尽管她生活也不富裕,但她用这笔钱购置了一些实验仪器后,余下的款额全部寄回给波兰“亚历山大基金会”。她在回信中写道:“我把你们的奖学金当做光荣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个生活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吝啬有理吝啬,似乎不能算做一个人的美德,但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来说,却“吝啬”得有理。她和彼埃尔·居里结婚时的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一人一把。居里觉得两把椅子未免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为的是来了客人好让人家坐一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科学,还是一把不添吧。”几度春秋之后,这对没有给自己新房增添一把椅子的年轻夫妇,却给世界化学宝库增添了两件闪闪发光的稀世珍宝——钋和镭。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书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前,他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不要专利居里夫人发现镭后,世界各地纷纷来信索求制镭的方法。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某星期日的早晨,他们进行了5分钟的谈话。彼埃尔·居里平静地说:“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之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叙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包括提炼办法在内……”居里夫人做了一个赞成的手势说:“是,当然如此。”彼埃尔继续说:“或者我们可以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者自居。若是这样,那么,在你发表你用什么提炼铀沥青矿之前,我们须先取得这种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选镭业上就有的权利。”“专利”代表着巨额的金钱、舒适的生活,代表着传给子女一大笔遗产……但是,居里夫人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办,这违背科学精神。”不求名利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相识的人问她:“你是居里夫人吗?”她总是平静地回答:“不是,你认错了。”她出名以后,几乎每天都要收到世界各地慕名者要求签名的来信。为了摆脱这种干扰,她专门印了一种写着概不签名的卡片,每逢接到来信,就给对方寄一张……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年,却给人一种全不在意的印象。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修改证书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时,美国妇女主动捐赠给她一克镭(价值百万美元以上),这正是她急需的。她虽然是镭的发现者,但她买不起这样昂贵的金属。在赠送仪式之前,当她看到“赠送证明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字样时,她不高兴了。她声明说:“这个证书还需要加以修改。美国人民赠给我的这1克镭应当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这样规定,这1克镭就成为私人财产,成为我的女儿们的产业,这是绝对不行的。”主办者当天晚上就请了一位律师,把证书作了修改,居里夫人才在“赠送证明书”上签了字。贤妻良母居里夫人一生潜心于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达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是一位成功的事业型“女强人”。然而,她同时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一生对丈夫体贴入微,死后与丈夫合葬,她自己没有墓碑,仅在丈夫的墓碑上刻下一行小字,说明自己的身份。她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她曾自豪地说:“我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万贯家产,但给孩子们留下了健康的身体。”
后来她的两个女儿,一个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一个曾著《居里夫人传》,成为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