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备课—必修4第一章 三角函数 16课时第二章 平面向量 12课时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8课时
1.1任意角和弧度制(2课时)1.1.1任意角①角具有数形双重性;②理解角的数形关系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③渗透角的周期性:象限角(形)的周期性是直观的,区间角(数)的周期性用2π+θ来体现。1.1.2弧度制①充分感受弧度制下角的大小;②在弧度制下表示角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③体会弧度制的优点;(数值小、单位单一)④弧长、扇形面积公式“重建”。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课时)⑴三角函数的定义①用单位圆上的点来定义;②掌握定义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③定义有明显的几何意义;④三角函数线的概念可以提前。⑵三角函数值的变化①终边相同的角,函数值相等(周期性);②象限角函数值的正负情况(定性);③本课教学核心:三角函数值的变化。(用三角函数线)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课时)①三种函数,两个公式;②同角三角函数求值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③补充“直角三角形法”(符号判定+绝对值计算);④渗透三角恒等式证明的方式。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课时)⑴函数名不变①可以用取值变化来提出问题;②掌握公式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③圆的对称性是公式的本质;④体会公式的化简作用。⑵函数名可变①仍然可以用取值变化来提出问题;②注意公式间的联系;③本课教学核心:掌握诱导公式。(体会用诱导公式化简的过程)
1.4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课时)⑴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①“描点法”是作图的基本方法;②会画图象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③理解“五点法”;④设计探究学习过程。⑵函数的周期性①以正弦、余弦函数为学习基础;②适当补充其他形式的周期函数;③本课教学核心:理解函数的周期性。
1.4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课时)⑶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①图象与单位圆的双重建构;②理解性质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⑷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①书本先性质、后图象的意图;②归结到单位圆;③掌握性质是本课的教学核心。
1.5函数y=Asin(x+)的图象(2课时)⑴三种变换①分别讨论、、A对图象的影响;②在比较中理解变换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③运用信息技术不要过于简化过程。⑵y=Asin(x+)①逐步变换作图;②“五点法”作图;③简谐运动;④掌握y=Asin(x+)是本课教学的核心。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课时)⑴精确模型应用①由图形讨论解析式;②由解析式讨论图形;③用边角关系解三角形;④理解三角函数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⑵近似模型应用①散点图;②函数拟合;③信息技术应用;④体验建模应用是本课教学的核心。
要点把握只有正弦、余弦、正切三种函数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课时)⑴向量及几何表示①理解向量概念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重视背景体验;③注重基本训练。⑵共线向量①理解有关概念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将平行向量移下来,将相反向量提上来,形成相等、相反、平行、共线的比较学习。
2.2向量的线性运算(2课时)⑴加减运算①掌握加减运算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立足于对基本内容的讨论和理解;③体会加减的互逆性。⑵数乘及线性运算①掌握数乘运算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线性运算需要整合;③共线向量的关系。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课时)⑴平面向量基本定理①理解向量基本定理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基底就是坐标系;③向量分解体会坐标表示的本质。⑵向量的坐标运算①掌握坐标运算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重视向量坐标与端点坐标的关系;③共线向量的坐标关系。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课时)⑴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向量的数量积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重视背景和几何意义;③注意向量数量积与实数乘积的比较。⑵数量积的坐标运算①掌握坐标运算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数量积、向量长度、向量夹角、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课时)⑴几何应用①体验向量方法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适当控制题目难度。⑵物理应用①体验学科联系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重视问题转化;③兼顾综合复习。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课时)⑴差角余弦公式①推导公式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局部引导探究;③重视反思总结。⑵和差角公式①掌握公式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重视公式的联系;③解题为理解公式服务。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课时)⑶辅助角方法①理解方法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并不需要形成公式;③巩固和差角公式。⑷二倍角公式①掌握公式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重视公式的联系;③控制习题难度。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课时)⑴证明三角恒等式①运用公式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半角、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不要求记忆;③重视变换能力。⑵化简三角函数式①运用辅助角方法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兼顾三角函数性质的巩固。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课时)⑶解决实际问题①应用建模是本课的教学核心;②建模限制更少;③努力创编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