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2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2课件

ID:1118697

大小:7.07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2-05-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作者:宗白华 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櫆,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人。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白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给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尘滓(zǐ)鬃鬣(liè)住宅(zhái)B.哂笑(xī)凤夔(kuí)昉明(fǎng)C.箴言(zhēn)笪笞(dá)赘疣(yóu)D.摇曳(yè)翚飞(huī)跂翼(qì)2.下列是本文中的成语,使用该成语的两句中哪句对,哪句错?①去粗存(取)精A.对于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去粗取精,尤其要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B.这次去登山的人不必太多,我们要去粗取精,队伍需要精兵强将。课堂测试B(对)(错)shěn ②虚实相生A.我们这十几个人中,有的壮实,有的身体差,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虚实相生,团结协作。B.作文也是一门艺术,该饱满处要饱满,该简略处要简略,虚实相生,艺术性更强。③一鳞一爪A.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鳞一爪,妄加评论。B.要掌握鳄鱼的活动情况,就必须搜寻鳄鱼的一鳞一爪,实行跟踪记录。④宛然可见A.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宛然可见。B.打开古墓,只见女尸肌肤完好,宛然可见。(宛然如生)(错)(对)(对)(错)(对)(错) 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层次,概括各层意思。第一部分(1—6段)第二部分(6—11段)第三部分(12—14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意思是,不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也不典型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意思是,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 3.钱塘洪昉(fǎng)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shěn)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哂:笑;恍惚:不真切,不清楚;第:只;宛然:仿佛。)意思是,浙江杭州人洪昉思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昉思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刑部尚书笑他说:“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那是雕塑绘画!”我说:“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所阐释的观点是:就诗歌说,写出来的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但就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欣赏中国古代龙的雕塑,体会赵执信的话的含义: 洪王赵全龙强调要求完整一鳞一爪要求精粹不要求完整心中有活龙全龙一鳞一爪精粹要从全体中来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全”“粹”统一、结合,“虚”“实”相生、相成——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宗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戾:lì,违背,违反;赘疣:zhuìyóu,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意思是,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 欣赏以下名画,体会第二部分“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的含义。晚周帛画凤夔人物1979年T.33《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邮票kuí 汉石刻人物画1999-2《汉画像石》邮票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kǎizhēn 唐阎立本《步辇图》2002-5《步辇图》邮票小型张 阎立本的《步辇图》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藏族领袖松赞干布,要求和唐朝通婚,并派使者禄东赞晋见唐太宗。画中唐大宗坐于步辇之上,十余宫人相随,皆曲眉丰颊,神采如生,一朱衣髯官执笏引班,后有赞普使者,穿着小团花衣,及一从者。 宋李公麟《免胄图》《免胄图》画的正是郭子仪卸下盔甲、武器,只穿着文官袍服,和药葛罗在战场握手言和的情形。他过人的胆识和挚诚,非但令药葛罗心悦诚服,连身后回纥的大群部众,也跟着拜倒在地! 明徐渭《驴背吟诗》↑1998企业拜年卡 欣赏下面的绘画,了解第二部分有关的内容:2002-2《八大山人作品选》邮票“八大山人(清初画家朱耷)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 “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 阅读第三部分后,思考以下问题: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在表现空间方面有什么共同特征?作者是把这些艺术中的哪些材料融会贯通起来,阐述这个共同特征的?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等艺术表现空间的共同特征,就是运用了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中国绘画:列举一些画为例,引用笪重光的一段话为根据,来说明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式。中国戏曲:列举一些戏曲中的人物虚拟动作,来说明中国戏曲表现空间的方式。中国书法:以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为例,来说明中国书法的虚实结合。中国建筑:以《诗经·斯干》用舞的姿势来形容周宣王的宫室,来说明中国建筑处理空间的审美原则。作者把上述材料融会贯通在一起,比如用论画面空间的话来论戏曲,在论戏曲时又举齐白石画的例子,尤其是阐释了中国绘画、戏剧、书法、建筑等艺术中贯穿着舞蹈精神,从而得出它们虚实相生的共同特征。 (1)课文指出,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表现方式,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试看《登鹳雀楼》和《寻隐者不遇》的意境,在处理虚与实的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探究性学习写的是实景,语语如在眼前;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和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这两首诗都是从实处下笔,凭虚处传神。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中国舞台艺术表演方式,“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根据文章观点,指出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个说法的一项()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D.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A.化虚为实,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B.化实为虚,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C.化实为虚,两句诗中的六种景物是按“晨起”、“客行”的特定时空感组合而成的,从而透出了客行的辛苦;D.实写,无虚写。(A.B.C,都像中国舞台艺术表演方式一样,做到了虚实结合。)选B请击此处D选A请击此处选C请击此处选D请击此处 (3)观察下面两幅中国画,结合课文的观点说说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法。↑齐白石的中国画←八大山人的中国画 如我们所熟悉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画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足以表现出骑马踏花的情景。然而,若是真画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那不但失却了美感,失却了趣味,而且也表现不出那个“归”字的含义了。(4)请再举一些有关绘画中虚实相结合的成功的例子。至于脍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祟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5)观察我国台湾1992年发行的《中国戏剧》邮票,分析舞台上虚实结合的特点。 舞台上的虚实结合 作业: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主要从绘画与戏曲的角度谈了虚与实的关系,请你写一篇小文章,从诗歌角度谈谈这一问题。小结:文章就中国艺术表现中虚和实的关系,旁征博引,以具体的事例和引文来阐述,从抽象到具体,层次清楚,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艺术中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关系。2021/6/2629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虚为实,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答案错误)返回题目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化实为虚,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答案错误)返回题目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化实为虚,两句诗中的六种景物是按“晨起”、“客行”的特定时空感组合而成的,从而透出了客行的辛苦。(答案错误)返回题目 D.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实写,无虚写。(答案正确!)返回题目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