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感受逻辑的力量第6课通感考拓展运用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感受逻辑的力量第6课通感考拓展运用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

ID:1118862

大小:5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6课 通感考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挑剔(tī)       冗长(rǒnɡ)懦夫(nuò)狭隘(ài)B.虔诚(qián)慰藉(jí)拙劣(zhuō)掂量(diān)C.晦涩(sè)悖论(bèi)瑕疵(xiá)(cī)造诣(yì)D.污垢(ɡòu)悲恸(tònɡ)譬如(pì)混淆(xiáo)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大学时代是在似乎是真空的更加狭小的天地——高师的学生宿舍里渡过的。B.休阿列斯历尽苍桑,现在依旧像从前一样,是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C.这个朋友又是法国一位未来的伟大学者,他也像克洛岱尔和罗兰自己一样,只是过了四分之一世纪以后才名噪一时。D.这些狂热分子只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临驾于自我享受的文学和供人消遣的文学之上的人物(如福楼拜和阿纳托尔·法朗士)。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________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________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________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通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________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B.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C.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D.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答案:B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永恒才是绵延的真实  B.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C.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D.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答案:C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B.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C.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极度紧张的人与实践之关系。D.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答案:A6.“对”与“对于”的用法大致相同,有时可以互换。阅读下列句子,对加点的“对”“对于”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②但是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是一扇引导我们通向那无穷宇宙的大门。③这一选择对他的艺术有莫大好处,并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④这会对他未来的创作带来好处。A.①②③④都可互换B.①②③可互换,④不能互换C.①②可互换,③④不能互换D.①可互换,②③④不能互换答案:B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 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7.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解析:选C。C.偷换概念。根据文章第三段中的“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两句可知,“审美主体体验的是自我的情感和自我本身”,故选项所说审美体验是主体“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错误。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解析:选B。B.无中生有。“这种观点不可信”对应答题区域为文本第五段中第二、三句话,文中只是说“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等人的观点不可信。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 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解析:选D。D.曲解文意。选项“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的说法,与文本第四段中所说的“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相悖。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