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ID:1119239

大小:81.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讲义)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特别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一批批廉能之吏共同维护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会的长治久安,经济文化的繁荣,使悠久的华夏文明永葆生机,源远流长。  因此,历朝历代所推行的选官制度在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一简要概述。  第一章选官制度  一、世卿世禄制(世袭制)世,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义也。  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遭到破坏。  夏商周时,世袭制,依血缘亲疏来定各级官员的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二、军功制(一)军功制“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  (二)客卿制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齐孟尝君  三、察举制、征辟制盛行于两汉时期,以察举制和征辟制为主要形式。  (一)察举制察,考察;举,选取,举荐。  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确立,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方式。  察举制的科目按举期可分为两类1.常科,又称为岁科,各郡每年按规定举荐人才,为主要的举荐方式。  2.特科,不常采用。   (1)岁科a.孝廉,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b.茂才,又称秀才、茂材。  茂,美也。  c.察廉,又称举廉。  廉,廉吏。  d.光禄四行,四行,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节俭)四种品行。  (2)特科可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其中以贤良方正、明经为主a.贤良方正b.明经c.贤良文学d.直言极谏e.孝悌力田f.明法g.明阴阳灾异h.勇猛知兵法(二)征辟制征,又作“徵”。  征辟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四、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由曹丕定制,至西晋时趋于完备,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上承察举制,下启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实质上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产生背景察举制到东汉末年时,为门阀士族所操纵,滋生了种种腐败,士族与中小地主、知识分子的矛盾尖锐、斗争激烈。  (二)从内容上来说,选官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  (1)设置中正  (2)品第人物——此为中正官主要职责。  品评的主要内容有三各方面a.家世b.行状c.定品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第二章科举制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从隋初一直持续到清末,于清光绪年间废除。   其中唐代是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期。  下面从科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具体阐述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以分科考试的形式来选才,只是初始阶段,各项规定尚不完备;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唐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创立“自荐求官”制度,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朝廷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的地位,以后渐成定制。  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3.北宋时科举制的发展情况  (1)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程序严格,录取由皇帝直接控制,殿试成为定制;  (2)实行糊名制,采用“誊录”的方式,防止官员舞弊;4.明清两代,八股取士,严格控制士人思想,考试从四书五经中选材,采用程、朱理学的观点答辩,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统一文体为“八股文”。  然而,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  5.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院试(童生试)乡试(秋闱)会试(春闱)殿试(廷试)学政巡回案临考京城、各省城贡院京城贡院考场皇宫场(府、县)(省城)(礼部)子、卯、午、酉年考试时间三年之内两次乡试次年三月会试同年四月八月发榜桂榜杏榜金榜中者称呼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第一名案首解元会元状元第二名2—10名为亚元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三章学校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教育家等。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  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  一、概念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  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  孟子说“夏日校,教也。  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称为“序”。  二、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等。  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画学、武学等。  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旗学等。  三、地方私学中国古代私学教育主生于春秋时期,其中以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唐代以后,宋元明清私学教育,主要是书院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又一说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石鼓书院(今湖南衡阳石鼓区)、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内容仅供参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