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的读书笔记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老的语文教育文集是我非常喜欢的…本书,更是我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就提出了“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明确指出:第一,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意。第二,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一、阅读方法阅读不是拿到一篇文章来读,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华。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我想现在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这样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文本统一叶老文集写于1962年1月7日的文章《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明确指出:文道应该是统一的。该怎样讲才能体现文道统一,还得自辟蹊径。根本之点还是透彻理解课文,光靠拿来不行,要自己下功夫钻研。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老师备课极重要的项目。叶老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叶老还强调: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
本训练。认真找出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有条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诸如此类。学生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靠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我想在平时课堂上注重“有效阅读,文本统一J着重突出了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可以以课题为契入点,引导学生读课题背后的内涵;或以关键词为导入点,引导学生抓重点段;或以文本的结构为品析点,探索文本的篇章意识。叶老的语文教育名著、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语文教学特点和规律的深厚的研究,是值得我们不断重温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多学习,再在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叶圣陶先牛是思想博大精深,在文化教育界独领76年的风骚,既体现文化巨了——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个性,又体现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我怀着对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牛的崇敬之心,再次翻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教育文集》,跃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鲜灵的故事,透过一篇篇文章,我看到了作者那大海般宽容的胸怀,那天地般博大的爱。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牛,教学形式基木上是教师教、学牛听的灌输式。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当下也有相当多的糊涂和错误观念。有人认为讲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细越好。而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因此,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此相适应,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师牛间的交往,也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牛之间的交往。在《叶圣陶教育文集》这木书中,叶老不仅对语文教育上的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还对教育上的众多问题作了深切详明的阐述,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叶老先生罪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文中常常提到“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知识,乃是教学生学7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先生通过这些言论,苦口婆心地告诉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为了不教而教。其实,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境界。对学生光有爱还不够,述要给他们充分的信任,信任有时会创造奇迹。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师生的关系才能空前融洽,让我们像叶圣陶一样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对待学生“不要教训,要劝说;不要灌输,要启发;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使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了,使毎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了,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育氛围,让课堂成为民主、宽松的港湾,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