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比较阅读,能够把握本篇新闻的独特之处。2.品读细节,揣摩语言,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3.理性思考,学习优秀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二、学习指导(一)课前准备1.自主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初步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情况以及法西斯的罪恶史。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毛骨悚()然 和煦() 不寒而栗( ) 踉跄( )祈祷( ) 呆滞( ) 婆娑( ) 噩( )梦窒( )息嬉( )笑 撰( )写 雏( )菊 3.阅读课文,初步把握本篇新闻的结构及主要报道内容。(二)课堂呈现1.了解奥斯维辛。根据课文4.、5段相关背景介绍,从文本入手,筛选信息并填空。奥斯维辛在_____的南方,它是二战时纳粹建造的,这里有毒气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死在这里的人高达________,被纳粹称之为____________。2.对比阅读走进奥斯维辛波兰布热金卡电8月31日,阳光明媚温暖,路旁一行行白杨树在风中婆娑起舞,儿童在草地上追逐游戏,又一批参观团来到了世界著名旅游中心——布热金卡。他们参观了奥斯维辛纪念馆。2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纳粹在这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各种试验,共有400万人死在这里。参观团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长廊纪念墙、绞刑室等多处遗迹。毒气室和焚尸炉的玻璃窗内有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纳粹在毒气室进行了大规模屠杀,焚尸炉每天要焚烧6000具尸体。女牢房中陈列着一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这么小的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长廊两边的纪念墙上,有数以千计的已经死去的囚徒的照片。看到这些,参观者们无法忍受。走出奥斯维辛纪念馆,大家看到这里依旧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还在追逐游戏。3.自主阅读,讨论交流,自由发言(1)两则新闻的标题,各有什么特点?哪个更好?(2)两则新闻的导语,各有什么特点?哪个更好?(3)两则新闻的主体部分都叙述了参观过程,内容有什么异同?(4)选出课文的新闻主体中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并进行鉴赏(提示:我们在品读语言时,一般可以从用词、手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分析其表达效果。)(5)“茫然、惊惧、恐怖……”强烈情感的显露,是否没有遵循新闻的客观性原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