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桂文艳【教案背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受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让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文本展开对话,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教材分析《新闻两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感受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3.学情分析这些高一的学生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朝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新闻这种文学体裁,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阅读、品味和鉴赏中,了解新闻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现代教学手段:运用ppt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预习课文。②对“新闻的客观性”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多媒体课件ppt制作③.【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进行新闻阅读教学(图片、视频)。【教学重点、难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大屏幕: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奥斯维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闻两则》中的第二则。
二、整体感知,快读课文1.出示大屏幕:新闻知识知多少新闻: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新闻的结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那么这则新闻具有哪些组成部分呢?2.听老师朗读前3段,以后的段落请同学们默读3.师提示:文章原题为: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导语(1-3段)主体(4-15段)结语(第16段)4.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森塔尔笔下的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觉。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1、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你能否跟随作者的游踪理清作者参观的顺序?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2、话题探讨:读这篇文章的(某段某几句)文字,心灵受到了很大触动,我深深感受到.师由此引入细节描写及其作用追问:这则新闻和其它新闻有何显著不同?由此引入到新闻的多样性:既可以客观的报导事实,也可以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既可以平实地叙述,又可以有细节的展示。四、拓展探究这一则新闻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现在的布热金卡的环境: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应该说这环境不错,但作者为什么又说是“最可怕”的,他怕什么?你怕吗?你对人的的生命有什么新的感悟吗?预设:怕历史会重演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生谈略。)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回忆着刚才看到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还要时时警惕历史的重演。七、课后作业:“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个她的内心活动。八、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多媒体显示警示句)最后,老师向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下课!九、板书结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题: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导语主体结语毒气室一一焚尸室一一女监房一一试验室一一纪念墙一一绞刑室细节描写:感染读者深化主题客观地报导事实融入主观情感新闻的多样性平实地叙述细节的展示十、教学反思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大致了解新闻写作的多样性。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恶。通过学习,学生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不足之处:因为这是一篇译文,语言特色与我们祖国本身的语言还是有所不同,尤其是重点词句的推敲上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语言特色方面不够,下的功夫不够,欢迎读者及各位同仁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