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0663学号:16020030544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再别康桥》课例比较研究ComparisonAnalysisofCourseCase—SecondFarewelltoCambridge专业方向: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代码:045103申请人姓名:崔文君导师姓名(职称):龙仙艳(教授)二零一八年五月十七日
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绪论.............................................................................................................1一、选题缘由......................................................................................1二、研究综述......................................................................................1三、研究意义......................................................................................7第一章《再别康桥》课例比较背景....................................................8第一节《再别康桥》内容与地位....................................................8一、《再别康桥》内容......................................................................8二、《再别康桥》教材编排及地位.....................................................9第二节三位教师的典型性..............................................................11一、三位教师教学思想....................................................................11二、三位教师课例典型性.................................................................12第三节《再别康桥》课例概况......................................................13一、三种课例基本情况....................................................................13二、三种课例教学流程....................................................................13第二章《再别康桥》课例异同比较....................................................18第一节《再别康桥》课例相异性..................................................18一、郑逸农课例:凸显非指示教学理念............................................18二、李镇西课例:强调学生诗歌诵读...............................................20三、程翔课例:重视诗歌意象品味...................................................23四、三位教师课例独特性评析..........................................................26第二节《再别康桥》课例相同性..................................................28
一、学生经验的成长........................................................................29二、民主课堂的生成........................................................................30第三章《再别康桥》课例比较引发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32第一节教师:提升诗歌教学能力,促进自我发展......................32一、提升教师朗读技能....................................................................32二、加强教师文学素养....................................................................33第二节教学内容:探究诗歌意蕴,感受诗歌情感......................34一、了解知识背景,打下情感铺垫...................................................34二、诗歌诵读为主,品味诗味诗情...................................................36三、品析意象意境,感受诗歌情蕴...................................................37四、揣摩诗歌语言,体味独特魅力...................................................38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体验..............39一、激趣感知,情景体验中感诗......................................................39二、对话交流,自主提问中品诗......................................................40三、设疑探究,深入挖掘中悟诗......................................................40四、反思小结,自我反思中爱诗......................................................41结语...........................................................................................................42参考文献...................................................................................................43致谢...........................................................................................................47
中文摘要现代诗歌是在继承与发展古典诗歌基础上而形成的用白话文表情达意的新形式诗歌,其高度凝练的语言、特色鲜明的节奏、自然的意境与丰富的情感使现代诗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坛上的智慧瑰宝。现代诗歌蕴藏的文学艺术价值能够极大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之作,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及展现出的诗歌语言艺术与写作手法对当下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有极大提升。此外,《再别康桥》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被作为现代诗歌代表选进多本教材当中,由此可见《再别康桥》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故此,本文选取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特级教师执教的《再别康桥》这一优秀课例,通过同课异构进行比较与分析,并总结他们在课例中的特色之处以此引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本文一共含有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在正文中共分为三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包含选题缘由、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三方面。第一章节主要是关于《再别康桥》的背景概述。通过对《再别康桥》内容与编排的介绍、三位教师的教学思想特色与三种课例的流程简介,梳理了《再别康桥》在中国文坛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地位,并且总结了三位教师在同一课文中展现的不同教学风采。第二章节旨在讨论《再别康桥》三种课例之间的具体异同,是本文的重点分析部分。通过对三种课例在教学切入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比较,发现三位教师在诗教中的独特之处,同时总结三位教师在同课异构中的共同之处,为现代诗歌教学给予良好的示范与启示。第三章节主要阐述《再别康桥》课例比较之后对现代诗歌教学引发的思考与启示,包括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三个方面。这是本文的精华之处,也是对《再别康桥》课例比较研究的落脚之处。结语部分是整个论文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对《再别康桥》课例研I
究论证所得的结果。这一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从教师、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三方面出发,得出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关注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自我提升、从感受诗意诗情出发实施教学内容及以学生体验为主开展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总结性观点。关键词:再别康桥;课例;现代诗歌教学;同课异构;学生主体;II
ABSTRACTModernpoetryisanewformofpoetrywritteninvernacular,basedonth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classicalpoetry.Itshighlyconciselanguage,distinctiverhythm,naturalartisticconceptionandrichemotionsendowmodernpoetrywithauniqueandcharmingartforminChineseliteraryhistoryaswellasatreasureofwisdominChineseliterarydomains.TheSecondFarewelltoCambridge,canonizedasapieceofmasterworkinChinesemodernpoety,isaclassiconeoftheworksofChinesewell-knownpoetXuZhimo.Thereareabundantconnotation,liguisticartandthecreativestrategiesinit,whichcontributetostudents’abilitiesofappreciatingpoetryandaesthetics.Furthermore,thispieceofworkhasbeenbibliographizedinmanytextbooks,inwhichitshighvalueforteachingisemerged.Therefore,thisarticlechoosesanoutstandinglessonexampleofSecondFarewelltoCambridgedesignedbyZhengYinong,LiZhenxiandChengXiangasresearchobject.Throughcomparingandanalyzingthedifferentteachingmethodsofsametext,theautherconcludstheirrespectivecharateristicsandseektotriggeroffdeeprefelectionofteachingmodernpoetry.Thisarticleincludsthreeparts—theintroduction,mainpartandconclusionandthemainbodyisdividedintoIII
threechapters.Theintroductionpartmainlyconsistsofreasonsforselectingmaterial,theresearchsummaryandtheresearchsignificance.ThefirstchapteristhebackgroundofSecondFarewelltoCambridge.Atfirst,anbriefintroductionofthecontentandarrangementofthispoetry,thecharacteristicsofteachingmethodsandthreekindsofcourseflowofthesethreeteacherswasgiven.ThentheauthorpresentsthepositionandvalueofthispoetryinChineseliteraryfieldandinChineselanguageteaching.Atlasttheauthorsummedupdifferentteachingstylesofthreeteachersinteachingthesametext.Thesecondchaptermainlyfocusesonspesific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throughthecomparisonamongthethreecourseexamplesintermsoflead-inprocess,teachingcontentandorganization,whichisthekeypartofthispaper.Thispartgivestheteacherswhoteachmodernpoetryasoundexampleandinspiration.Thethirdchapterexpandschapter2inrefelectionandinspirationinthreedifferentaspects—teachers,teachingcontentandorganization.Thisistheessenceofthisarticle,andthebasisofanalyzingSecondFarewelltoCambridge.Theconclusionpartistheembodimentoftheresearchfruitsofthewholethesis.Onthebasisofsummarizingthewholearticle,thispartpaysattentiontoteachers,teachingcontentandclassorganizationandIV
drawsconclusionsthatteachersshouldhaveself-improvementinteachingmodernpoetry,designteachingcontentfromfeelingporticartandmanipulatetheclassorgazationinaccordancewithexperienceofstudents.KeyWords:SecondFarewelltoCambridge;lesson;Modernpoetryteaching;heterogeneousformsforthesamesubject;studentsubject;V
绪论一、选题缘由《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名篇,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不朽杰作。这首现代诗歌在中国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再别康桥》一诗先后被编入多个版本教材,历经几十年教材的更新换代仍然存在,现在更是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新篇目之一,可见《再别康桥》一诗作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处及影响力。因而,将《再别康桥》作为典型课例进行课例研究,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以及现代诗歌教学有极大的作用。《再别康桥》作为中学语文中的经典篇目不乏有教师将其作为公开课或常规课教学,或是将其作为课例研究对象。李镇西、韩军、余映潮、程翔、郑逸农等名师都对《再别康桥》进行过教学,虽是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不同的课文内容取向让人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再别康桥》。通过整理这些名师关于《再别康桥》的实录,发现李镇西、程翔、郑逸农老师的《再别康桥》特色更加鲜明,如郑逸农老师将其所提倡的“非指示性语文教学”带入《再别康桥》的课堂中,让教学内容在学生之间的碰撞中生成;程翔老师则是将课文的品、诵、赏杂糅在一起,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悄然带领学生走进了文本;李镇西老师并没有像分析文章一样去分析这篇诗歌,而是让学生以诵读为主,通过诵读去感受诗歌的意象及情感,通过诵读去打开诗歌情韵的宝藏。三位教师教授同一篇课文各具特色,但又能找到细微的联系与共鸣,其教学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对当前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有着很大启示,故而本次课题选取李镇西、郑逸农、程翔三位名师关于《再别康桥》的课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通过三者异同的比较总结其经验的精华之处,更好的运用于现代诗歌教学之中。二、研究综述随着时代的演进,对语文教研的重视与进步,语文教育领域的课例研究已经被许多研究者纳入研究范围,并且取得不少优秀研究成果。课例研究作为语文教育教学中越发受到重视的研究方式极大促进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次课题主1
要针对《再别康桥》一文进行课例比较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收集整理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课题进行梳理。(一)关于课例研究“课例研究”这一词汇根据王荣生教授所说是指研究者(可以是教师个人、专业研究人员、非专业研究人员等等)关于某一课例采用一定研究方法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其形式可以是文字报告、个人反思、专家点评,亦或是书面论文、口头阐述。这一课例可以是已经完成的课或者正在设计修改的课,也可以是个人完成或者合作完成的课,可以是录像下的课也可以是直接观摩或文字实录下的课,总而言之,必须是“研究中小学特定科目、特定学习内容,以40分钟左右为单位的课①。”据统计,以“课例研究”一词作为主题词,共检索出约3700多条相关文献。而通过年份对比,以“课例研究”一词作为题目的论文始于2002年,可见,我国在课例研究方面已有十多年的进程。在所检索的这些文献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王荣生《“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上)/(下)》②、安桂清《国际比较视野下的课例比较研究:背景、现状与启示》③《“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三: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④、杨小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课堂重建:课例研究》⑤、张聪慧的《开展课例研究,推动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⑥,以上文献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课例研究”进行研究,如王荣生立足本土经验,细致论述了“课例研究”的实质在于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明确了“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并逐一列出了本土经验中“课例研究”的多种形态;张聪慧将课例研究置于语文教学课程中的,阐释了开展课例研究的内容及具体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再别康桥》课例比较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向。(二)关于《再别康桥》课例《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诗歌的经典之作在现当代诗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在诗歌领域影响深远,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也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以①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上)[J].教育发展研究,2012(8).②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上)[J].教育发展研究,2012.③安桂清.国际比较视野下的课例比较研究:背景、现状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4(3).④安桂清、沈晓敏.“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三: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J].人民教育,2010(12).⑤杨小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课堂重建:课例研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⑥张聪慧.开展课例研究,推动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
《再别康桥》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所得到的结果有大约2000多条,可见《再别康桥》的地位之卓著。总体概括而言,前人关于《再别康桥》的研究大多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将《再别康桥》作为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从文学的角度探索《再别康桥》的主题、意蕴等。另一方面是将《再别康桥》作为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研究,从教学的角度探索《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及教学方法等。前者相关文献如刘祖欢《徐志摩对“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表现——》⑦即是从对康桥“爱”的潜在层面解读、“自由”的遐想与“美”的艺术表现三个方面论述《再别康桥》关于“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与独特追求;贾忠良关于《徐志摩主题论析》⑧从对徐志摩的探析、对诗歌内容、形式、情感方面的剖析对《再别康桥》的主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论析;卜岩在《中的情感隐喻——解读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⑨一文中将《再别康桥》中的“康桥”以独特视角解读为沉淀着诗人文学梦想、爱情向往与诗人性灵的一生的情感隐喻。除了从文学作品角度对《再别康桥》探析,后者从语文教学角度对《再别康桥》论述的文献也有不少,如在《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⑩中作者吴施意从对《再别康桥》主题的研究、《再别康桥》在现行多个教材版本中的编撰情况与教学案例分析以及最后对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几方面的研究探析提出对《再别康桥》一课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的建议。李镇西、郑逸农、程翔三位老师对《再别康桥》的教学取得了成功,基于此,前人也做出了关于三位老师执教这一课例的相关研究。李镇西老师对《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大有值得借鉴之处,前人对其课例也做出一些研究成果,如文章《在朗读中寻找“钥匙”——李镇西老师课例评析》11中作者张冬通过对李镇西老师执教《再别康桥》贯穿的品读、体悟、拓展三个环节评析,提出诗歌鉴赏课要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寻找钥匙,在朗读中逐步感受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在朗读中提升自我感受;谢丹华在《“非⑦刘祖欢.徐志摩对“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表现——《再别康桥》[J].文学研究,2017(4).⑧贾忠良.徐志摩主题论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⑨卜岩.中的情感隐喻——解读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⑩吴施意.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11张冬.在朗读中寻找“钥匙”——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课例评析[J].语言文学研究,2010(1).3
指示性”教学的探索——李镇西老师课例研讨》12一文中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纸执教的《再别康桥》从选文、教学流程及其鉴赏类型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李镇西老师对《再别康桥》的教学既符合郑逸农老师所提出的“非指示性”13教学中的“四自”原则,又不仅限于“四自”原则,而是在此基础上多了师生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并最后提出运用“非指示性”教学应符合课文类型,教师在提升自我备课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把握“非指示性”教学的度。郑逸农老师对《再别康桥》的教学完全遵从“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可谓别出心裁。对郑逸农老师《再别康桥》的课例研究只有寥寥数几。庞玉玲写作《浅析郑逸农教学案例》14一文,立足于“非指示性”教学这一理念,从细读研读、欣赏交流、探究讨论这几个方面对郑逸农《再别康桥》的课例进行评析,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互相启发,并提出在语文教学中“非指示性”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养成具有极大意义。庞玉玲这一研究成果对郑逸农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给予了肯定,但纵观全文,多是对课例的简单陈述,并无太多明确的观点提出,也缺乏系统客观的深入评析。程翔老师对《再别康桥》一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此课例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王海军所作的《他找到了那个成功的支点——由程翔课例引发的思考》15,通过程翔老师执教《再别康桥》一课的课例引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即“尊重学生”是课堂高效的最高支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将“人”放在心中,并且提倡“存异”,重朗读能力培养、表达与交流、情感的引领、激发思考兴趣,从这几个方面共同支撑将“人”放在心中这一观点。前人对于三位老师关于《再别康桥》课例的研究侧重于不同方面,或是教学教法、或是对人的发展意义,其研究成果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譬如在教学中立足尊重学生为基点,或是诗歌以诵读为打开学生情感体验的钥匙。但研究成果中也有不足的地方,譬如观点笼统,分析不够清晰系统。12谢丹华.“非指示性”教学的探索——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课例研讨[J].现代语文,2016(2).13非指示性教学:是由郑逸农老师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理念核心是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即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生命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课堂教学采取“二不”“四自”准则,“二不”即不指示学习目标(指教师不单向指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而是让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和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不现成告知答案,不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四自”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非指示性教学的程序上坚持“先生后师”,教学对象要求“面向全体”,教学时间要求“多学少教”。14庞玉玲.浅析郑逸农教学案例[J].山东青年,2016(6).15王海军.他找到了那个成功的支点——由程翔课例引发的思考[J].考试(教研版),2011(10).4
(三)与《再别康桥》有关的现代诗歌教学本次课题所选取的课例研究对象是《再别康桥》,它在教材中属于现代诗歌,因而课题的最终落脚点也在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启示上。据统计,研究者对于现代诗歌教学的研究极为关注,在研究成果方面也取得不少成绩,关于现代诗歌著作有方浣仙《中学诗歌教学》16、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17、朱光潜《诗论》18等,这些著作为现代诗歌教学在理论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外,以现代诗歌教学为主题词检索所得出相关文献也有2000多条,可见,现代诗歌教学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是不可磨灭的一部分。1.诗歌教学研究类别将检索出的关于现代诗歌教学的文献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在现代诗歌教学方法策略方面。田明明在其学位论文《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19中提出从单元主题教学策略与单篇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对高中现代诗歌教学进行改进。单元主题教学策略强调教师的能动性,需要教师对教材重组加工,单篇教学要求教师能在一堂课侧重一种取向,集中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这种策略为现如今的诗歌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其具体效用性还未可知。刘焕焕在其期刊论文《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20中从兴趣先导、诵读手段、师生和谐三个大方面一一细谈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现在教学提供了思路,但宏观理论谈论过多,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其次是在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方面。对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或是以一个地区为例或是与教学策略相结合,譬如张宇峰所作的《白城市第三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21、郭玉霞的《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2以及吕琦所创作的《延吉市第七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23等等。最后是在现代诗歌教学内容方面。崔新月在《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内容和方16方浣仙.中学诗歌教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17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9田明明.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5.20刘焕焕.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4).21张宇峰.白城市第三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林:延边大学,2015.22郭玉霞.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23吕琦.延吉市第七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林:延边大学,2016.5
法》24中认为整体感知、揣摩意境、品味语言都可以作为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其他关于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还有如马路佳《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研究》25、石坚《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26等等。这些对于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为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打下一定基础,对语文课堂中的现代诗歌教学有借鉴意义。2.与《再别康桥》课例有关诗歌研究《再别康桥》属诗歌题材,这决定了它与诗歌教学相辅相成,《再别康桥》的课例促进诗歌教学研究,反之诗歌教学研究升华《再别康桥》的教学。前人不少从《再别康桥》课例去研究诗歌教学,为本文《再别康桥》课例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譬如余庆华所作《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设计为例》27,以及刘蓓《层次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设计为例》28,二者都将重点置于诗歌教学中的诵读之上,但前者倾向于从理论上探讨诵读法之于诗歌教学的运用,而后者倾向于从实例上阐述层次诵读法的运用。另外,黄芬华《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唯美的世界——以为例谈现代诗歌的教学》29一文从创设情感体验、朗读吟诵体悟诗歌、鉴赏评点走进诗人、联想想象走出文本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大体来看,这四个方面便是教学《再别康桥》的整个教学流程,其独特之处在于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带着对诗的兴趣走进了文本,而非干涩的让学生读、品、学,整个教学极为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当前的诗歌教学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是徐万田通过一次《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征集与观摩课后得出的结论。他在《灵性的康桥需要诗意的表达——由引发的对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30一文中由不少《再别康桥》课例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诗歌教学的问题,如重朗读轻指导、强情感轻体悟、抓形象疏内涵等等,为此,徐万田认为现代诗歌的教学应当强化诵读中的指导,学生不应24崔新月.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5马路佳.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4.26石坚.《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27余庆华.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28刘蓓.层次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设计为例[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1).29黄芬华.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唯美的世界——以为例谈现代诗歌的教学[J].华夏教师,2016(12).30徐万田.灵性的康桥需要诗意的表达——由《再别康桥》引发的对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6
为了读而读而是应该在读中品,注重在体验中的感悟,同时要挖掘形象的意蕴并通过诗歌形式融入自身性感。徐万田老师的这一观点对当前诗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有着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路。前人在课例、《再别康桥》教学与现代诗歌教学三方面的研究上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理论,为之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但是通过综述,发现对《再别康桥》的课例研究极少将其置于一个整体系统的教学中去具体分析研究,而是较为零散的选取个别方面。因而本次课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再次深入课例,选取三位教师对《再别康桥》的不同教学,从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整体系统的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三者优秀教学经验并给予一线教师语文课堂现代诗歌教学的启示。三、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相关人士对于语文教育领域的课例研究已经大量存在,对《再别康桥》的课例研究也有不少,且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其研究大多针对某一位教师或一篇《再别康桥》课例进行分析,其着眼点偏于一隅。本次研究则是基于三位名师关于同一课例的比较总结他们的经验之精华,其视点较之更为系统、全面,与此同时,通过比较分析而出的结论也将更加客观。因而本次课题研究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发展,也为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二)实践意义本次研究立足语文教材《再别康桥》一课,以李镇西、郑逸农、程翔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执教这一课文的经典课例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落脚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对不同教师关于同一篇课例的研究,既可以探寻他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经典教学艺术,又可通过直接感观他们的教学为现代诗歌教学做出良好的示范,对课堂上的现代诗歌教学有一定实践性作用。7
第一章《再别康桥》课例比较背景《再别康桥》一诗是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坛与语文教材中皆占有一席之地。本论文针对《再别康桥》一文进行课例比较研究,选取李镇西、郑逸农、程翔三位特级教师执教《再别康桥》一文的课例。为了更好地对三位教师的课例进行比较,本章节将从文本、教师与课例概况三个部分简单介绍。第一节《再别康桥》内容与地位《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再次游览剑桥后在归途所作的诗歌。剑桥大学是对徐志摩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也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期。1928年,徐志摩重新回到剑桥大学,游览到剑桥中的一隅——康桥,感慨万千,在充满千丝万缕的不舍与留恋中踏上归途,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一诗。1928年12月出版在刊物《新月》上,之后又收录进《猛虎集》之中。一、《再别康桥》内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诗歌,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情感线为线索,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与新奇的想象刻画出一幅幅美妙的意境,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与错落有致的结构排列让全诗不仅呈现出流动飘逸、柔和轻盈的画面,使人读上去更增添一份音乐之感。全诗的情感起伏随着诗的延伸而不断深入,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对理想破灭的惆怅、对康桥的眷念描写的淋漓尽致。《再别康桥》在主题上的解读较为多元,对其主题解读为多数人接受的是对母校(康桥)离别的不舍、眷念与对逝去的浪漫恋情的惜别与痴想两方面。在康桥学习的这两年在徐志摩人生中起着转折性作用,可以说,这两年的学习重新建树了徐志摩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因此,徐志摩对剑桥大学有着非一般的眷念。在徐志摩重游故地,带着千万情思创作下这首诗时,“诗人把无限的眷念与淡淡的忧伤,注入康桥的一草一木,他轻轻挥手,留下的是依依惜别之情”31。另外,在剑桥大学学习的这两年,曾邂逅才女林徽因,然而这段爱恋并未得到美好的结局,魂牵梦萦的女子终嫁他人。于是重游热恋之地的他唯有将这段遗憾的爱恋寄31王小华.纯美的诗,复杂的情[J].现代语文,2008.8
托于康桥,将思念的女子化作“金柳”与“青荇”,追忆往日美好时光。除了主题上的多元,《再别康桥》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独出心裁。全诗共有7个小节,每一节有四行,每行字数不尽相等,但整体形成长短和谐、错落有致的格局,严谨工整中带有一丝婀娜多姿,这是其建筑美。诗的每小节中二四行遵循诗的押韵,朗诵起来朗朗上口。从全诗上看,一、二、六、七小节较为明亮轻快,而中间的三四五小节较为缓慢,读上去就形成了由轻捷到低沉,再由低沉到轻捷的萦回变化之感,从而为全诗营造了萦回往复、余音回荡的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音乐美。在绘画美上,《再别康桥》中也多有表现,诗中运用大量优美的词藻铺设出许多动人的意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诗人更是将“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这些美好的静物与“荡漾”“招摇”这些动作词语紧密联系,构成一幅幅流动的动态图。总归来说,《再别康桥》充分展现了现代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表现诗人高超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创作手法。其精心的雕琢刻画让诗人对康桥的眷念、对昔日时光的憧憬与眼前离别的哀愁全都深深融化在康桥的每一处景致之中。二、《再别康桥》教材编排及地位《再别康桥》一文自收录进语文教材起,就一直成为语文经典名篇,久经教材更替而一直存在。目前,《再别康桥》在一纲多本的多部教材版本中依旧存在,可见其地位卓著。人教版:《再别康桥》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这一课中与其同时收录的还有戴望舒的《雨巷》。这一单元主要是学习新诗,因此与其共存的其他几篇课文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①。这套教材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强调“新诗”,认为新诗是继承了了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并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努力融注在民族风格中②。从这里可以看出编写者旨在使学生掌握诗的文学体裁。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古典诗文与现代诗词的浸润,对于诗的体裁划分是他们需要逐渐学习的。与此同时,在单元导读的最后还提到要品味鉴赏诗歌的方法,即以反复朗读为基础、着重分析意象、善于品味语言与发挥想象③,这一学习新诗的方法指导为高一学生自主学习鉴赏①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②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③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
诗歌提供了可能性。鲁教版:《再别康桥》在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的主题为“山水神韵”,故本单元收录多包含描绘自然山水风光的文章,如《赤壁赋》、《听听那冷雨》。作者描绘山水景物往往赋予其一定情感,或寄托或赞美,可以说,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多含有人文之意于其中。因而,编者将这一单元归纳为“山水神韵”,意在让学生通过品读作者笔下的景物,感悟作者内心的那份情感,把握景物的深层意蕴。粤教版:《再别康桥》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五课标题为“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因而同时编入这一课的还有闻一多的《死水》、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食指的《热爱生命》以及舒婷的《双桅船》①。第二单元的主题为“诗歌”,明显看出也是以诗歌体裁进行编写的,这一单元的诗歌包含“毛泽东诗词”“外国诗歌”“中国现代诗歌”以及“歌词”,篇目甚多,因而在教学上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把控教学时间与教学方法需要深入思考斟酌。从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上看,编者的意图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认识掌握诗歌的特点并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同时还重在感悟诗歌的诗情诗意。苏教版:《再别康桥》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五课。这一单元主题为“诗词拔萃”,与粤教版的单元分类相似,苏教版的这一单元也是以文学体裁为具体划分方式,同时纳入本单元的还有“毛泽东词二首”“古代诗歌三首”“现代诗二首”以及“歌词三首”。所有版本教材中只有这一版本是将《再别康桥》放入初中教材,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对诗歌的教学不宜过深,因而编者将这一单元的意图放置在使学生欣赏诗歌、感受诗歌,逐步积累诗歌带有诗情的语言和语感,同时培养对诗歌的浓厚兴趣。这一目标切实结合了初一学生的学段与年龄的特点。除了在以上版本教材中收录过《再别康桥》一诗,另外在沪教版、北师大版以及语文社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都有收录。《再别康桥》被不同版本与不同学段的教材收录,可见其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不论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还是诗歌所展现的语言艺术与写作手法,对当下学生现代诗歌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①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10
第二节三位教师的典型性郑逸农、李镇西、程翔都是语文教育界极为优秀的教师,他们活跃于教学一线,不断探索、发现、科研与实践为语文教育教学创造了一笔笔丰硕的理论与实践财富。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教学给予当下及以后的一线教师们启迪。一、三位教师教学思想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思想,郑逸农的“非指示性教学”,李镇西的“语文民主教学”,程翔对语文教学、教师职业以及对语文的认识,都是他们上好每一堂优秀语文课的理论前提。(一)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理念郑逸农①老师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有着非一般的挚爱,他的志趣在于怎样当好一名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在不断思索与实践中,凝结成了他的“非指示性”教学理念。郑逸农老师“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理念是他所提出的原创性教学研究成果,是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也是对教师与学生概念的重新命名和诠释。这一理念名称来源于反对教师中心的“指导性”,又反对学生中心的“非指导性”,它选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中心点,并不完全将中心偏向教师或学生的任意一方,即课堂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非指示)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非被指示)作用。“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的理念在于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即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都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理念下,“非指示性”课堂教学严格遵守“二不”“四自”准则②。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理念随着不断成长成熟,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二)李镇西——语文民主教学思想李镇西③老师一生在教育中做出十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所获得的一系列称号与出版的多部作品,在教育思想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通过自身多年的语文①郑逸农: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兼任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获全国中语会“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中语会会刊《中学教学通讯》封面人物等荣誉,著有《“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同时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等语文刊物中发表多篇研究成果。②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③李镇西:1958年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获得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十杰教师”“成都市十大创新人物”“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出版《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李镇西文集》等60余部作品。11
实践探索与经验,逐步实现了由“浪漫语文”到“语文民主教育”教育理念的提升。“语文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人格与思想、差异与个性、人权与创造力的尊重以及教学生尊重他人。概而言之,“语文民主教育”就是语文教育中需得尊重学生的精神权力,放飞学生的心灵自由,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和谐共处从而得以共同发展。李老师提出语文教育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人”的主体存在,导致语文教学中时常出现“目中无人”的现象,压抑学生情感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况大有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作为精神主体的“人”失落了。因而李镇西老师提出“语文民主教育”关键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目中有人”。(三)程翔——做有灵魂的教育程翔①老师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教学,在语文教育上多有建树,他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并将语文教育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并取得不少卓著成果。整体而言,程翔老师的教育思想包含语文教学、语文与教师职业的认识几个部分,他认为语文教学要构建母语文化使命,应该重视母语教育,同时还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在重视学生语言文字使用能力的培养中借助美育、情感和文化熏陶方式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②。而于语文教师而言,就要认识到语文的灵魂所在,要做学生灵魂的铸造师,以提升自身良好师德、更新现代化教育思想为前提,给予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灌溉学生心灵。二、三位教师课例典型性当下正处于共享时代,知识的共享是促进时代发展的宝贵资源,自然,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也当珍惜并合理利用知识资源的共享。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老师从教几十年,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探索实践,总结出大量宝贵的教育经验、留下十分丰富的教学案例。在三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无疑蕴含着不少值得一线教师借鉴的教学资源,等待研究者们发现与探索。三位教师皆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几十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皆表现出独特的教学艺术与风格。郑逸农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的“非指示性”教学法,让教①程翔:1963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特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同时也是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等,著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课堂阅读教学论》《一个教师的心路历程》等,发表教学论文50余篇。②刘艳.程翔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4.12
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学生与教师的碰撞中自然生成;李镇西老师主张的“语文民主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与学生平等自然的交流中已然让课文蕴含的思想与情感悄悄浸入学生的心田;程翔老师坚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亲力亲为的生命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对文本反复亲身体验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理解,让学生与教师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尊重了学生本体。三位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独具特色,即使在对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处理上也有所不同,选择三位教师执教的《再别康桥》课例并比较研究,对语文教师《再别康桥》一文的教学有典型的模范作用,同时更是以小见大对《在别康桥》所代表的现代诗歌教学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第三节《再别康桥》课例概况只有对《再别康桥》课例的概况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好深入比较课例,因而,本小节将对三位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课例基本情况与课例流程进行梳理。一、三种课例基本情况三位教师执教《再别康桥》课例基本情况如下:表1:三位教师执教《再别康桥》基本情况执教者执教时间课例类型学生学段授课课时李镇西2004年常规课高一2课时郑逸农2003年常规课高二3课时程翔2010年公开课初二1课时二、三种课例教学流程三位老师执教《再别康桥》这篇现代诗歌,虽然所在学校、对象所处学段以13
及所用课时皆不相同,但是最后课堂所获得的结果都是成功的,且都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独特教学艺术,在教学流程中,三位教师的着重点皆有不同:表2:三位教师执教《再别康桥》教学流程概况执教者教学流程侧重点1.初读(原初体验)遵从“二不”“四自”2.再读(确定主题)原则,侧重学生在教学中郑逸农3.研读交流的主动参与,关注学生自4.反省比较己对诗歌的研读体会。5.结束语1.介绍背景资料重在诗歌诵读,以2.自读文本“读加评”的方式鉴赏诗李镇西3.读评结合歌内容。4.内容鉴赏5.拓展交流1.自然导入侧重学生对诗的亲2.自由朗读身体验,在“品诵赏杂糅”程翔3.初步感知中一节一节的理解诗歌4.文本生疑内容。5.品诵结合6.板演总结(一)郑逸农课例流程郑逸农老师所执教的《再别康桥》紧紧扣住“二不”“四自”原则。课堂中不给学生预先指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相互交流间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在课堂中不预设固定答案,遇到问题也不直接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完全以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自主理解、发现并给予观点,形成多元答案。整个课文的教学可以分为“初读——原初体验、再读——确定主题、研读交流、反省比较、结束语”几个环节。首先,郑老师给出《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背景的介绍中了解本课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产生的,为同学们之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简单的背景14
介绍之后,郑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初次朗读,次数为两遍,伴随这两遍朗读所提出的问题是说出自己的原初体验,也就是读完诗歌自己的最大感受,通过学生的初读体验与发言,将学生不经意间带进文本。其次,初读交流后,郑老师让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朗读意在让学生确定自己的想要学习的主题,并将自己想学的主题在小组内讨论,调整后进行全班交流。这一环节就是在学生共同合作下把要学习的目标与内容确定下来。通过调整最后确定的主题包括:语言、意境、情感、构思几个方面。环节到这里可以发现教师几乎很少参与到学习主题与内容的生成中,都是以一个引导者推动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然后是研读交流。研读交流阶段是郑老师组织学生学习,《再别康桥》一课的最重要的阶段,用时之长、内容之多。这一阶段郑老师也是以“非指示”为中心,让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主题独立欣赏、小组欣赏、全班交流欣赏,然后小组交流产生疑问、全班确定并共同解决确定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课文的鉴赏与学习,俨然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而郑老师则适时提点将学生的研读推进一个又一个思维的漩涡,如当发现学生在整体把握上不够时,郑老师立马点出:“老师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两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帮我现场解决一下,第一,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是错开排列的,请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排列;第二,这首诗的首尾两段语意相似,节奏相同,这样写效果到底好不好①?”最后是反省比较与结束语阶段。反省比较是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不足,而结束语则是让学生代替老师作最后的结束语。(二)李镇西课例流程李镇西老师执教《再别康桥》一课重在诵读,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意蕴,在不断诵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以及音韵美。李老师的这篇课例中,并没有像小说教学或散文教学般层次明显,而是以读贯穿始终,同时穿插感悟鉴赏与知识拓展。首先,李老师以“徐志摩”为课堂切入点,通过学生们对《再别康桥》的课前预习逐步了解徐志摩,并让学生齐读,但齐读没完成时便被李老师打断,原因在于学生读的语气及情感与课文完全不符。为了使学生能够走进文本,李老师为学生们介绍了徐志摩所写的关于康桥的资料——《我所知道的康桥》,并自己主①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15
动范读第一节。接着在学生逐渐感受文本时,李老师让学生自读、理解读、再边读边做记号。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之后李老师与班上两位读得较好的两位学生比较朗读,请其余同学品评,最后以读+评的方式将整首诗歌品评一遍。最后是诗歌内容的鉴赏,诗歌内容的鉴赏一部分是蕴含在学生的诵读之中的,另一部分则是以“真的觉得这首诗特别美的同学举一下手,能不能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为什么②?”一句切入,让学生通过感知,从整体上感受诗的意境美。之后共同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与老师之间共同探讨辩论,共同品味解决。李老师教学《再别康桥》除了诵读与鉴赏外还有很多课外知识的拓展,如《我所知道的康桥》、《沙扬娜拉》、《偶然》,这些适时的拓展在无意间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三)程翔课例流程程翔老师是以公开课的形式执教《再别康桥》,所用课时短,因而要在一堂课的时间呈现最精华的部分。程老师在《再别康桥》这一课堂上采用的是最朴实的一小节接着一小节的诵读、分析、感悟,通过上一节的分析自然过渡到到下一节的品析。首先,程老师在上课之前调整了学生传统的座位排列方式,将座位分成四人一组,形成学生相对而坐的格局,焕然一新的座位格局让学生提起对上课的兴趣。程老师在课上之初以“曾经是否知道徐志摩及《再别康桥》这首诗?”为切入口,并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之后再让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在朗读中解决生字错词。其次,程老师以“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以及“读了诗后想要问的问题”两个问题带动学生对诗歌进行初步感受以及感受之后的思考,通过学生对诗歌进行初次自我感受与问题思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悄无声息中得以增加。这一环节之后程老师带着学生对诗歌进行每一小节的品味,均采取“先品再读”的方式进行,每一小节的品读皆立足文本,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与学生共同赏析。如第二小节“新娘”一词,程老师便通过询问“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逐步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人不管写什么都有一定的原因,正如这里的“新娘”也是包含它一定的情感;在品味第三节时着重让学生品味与找寻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重点抓住“甘心”一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总而言之,程翔老师教学《再别康桥》一课始终回归文本,立足学情,带领②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
学生一小步一小步深入课文,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采用“品诵赏结合”的方式对诗歌每一小节分析欣赏让课堂显得质朴归真。总结三位教师执教的《再别康桥》一课可以看出虽是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但是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老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所用教学课时、课型模式以及对同一篇课文的关注点与所选用的执教方式均有所不同,但从整体效果来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的成功课例对当下一线语文教师以及今后的语文教师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典范性以及实例性,如果将他们的课例综合比较,挖掘其中的共通性与特殊性,总结其典型经验,会对语文教育教学以及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产生不同凡响的意义。17
第二章《再别康桥》课例异同比较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一课可以称之为经典案例,三种课例虽执教者、教学课时、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等都有所不同,但都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自身独特的思考,以独具魅力的教学艺术征服了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总归说来,三位教师执教的《再别康桥》课例存在许多特色之处,但也有其共通之处,本章节主要从三种课例的相异性与相同性两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一节《再别康桥》课例相异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③。”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在此前提下发展培养学生审美、探究、应用等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因而,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尤为重要。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学切入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所以在《再别康桥》不同课例中,将主要从这几方面展现三位教师的课例的特色之处。一、郑逸农课例:凸显非指示教学理念郑逸农老师的课堂教学时刻践行着他所推行的“非指示教学”理念,《再别康桥》课例中,从教学切入、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几个方面来看,郑老师始终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自主体验与感受上,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则起着主持、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学习诗歌。(一)教学切入:以原初体验为点,立足学生主体感受郑逸农老师的《再别康桥》课例切入点紧扣学生主体感受。上课之初,郑老师用一段富有诗意的优美语言简单描绘了徐志摩写下《再别康桥》一诗的背景,这段导语的引入为学生创设美丽且令人陶醉的情景,让学生对学习本诗的兴趣极大提升。导语之后顺势向渐入情景的学生们提出要求:初读课文两遍,并说出自己对文本的原初体验,也即通过读诗所给予的感受是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了文本,并形成对诗的最初独特体验。当开始撕开学生走进诗歌的口子后,郑老师接连提出两个要求:(1)本文对你来说,最想学习什么?写下自己想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
学习的学习主题并以此为课文的学习目标(2)采用研究性阅读的方式并依照各自确定下的学习主题学习诗歌,要求做到以心灵感悟、以自己的观点判断、以自己的思维创新。如此,郑老师创设情境带着学生在对诗歌的朗读中初次感受、在交流中确定学习的主题(语言、意境、情感、构思),在对学习主题独立研读中一步步走向更深层次的独特理解。(二)教学内容:动态生成,训练学生独立赏析诗歌能力从意象上看,郑逸农老师的课堂遵循“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因而课堂上的中心偏向于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感悟。在诗歌的意象解读上,郑逸农老师没有如程翔老师一般亲自不断设问一点一滴引领学生感受意象,也不像李镇西老师从明确认识“意象”入手,整合意象与意境相生的画面让学生体验诗歌情感,而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投入诗歌意象的研读中。在学生确定的主题中,将“意境”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罗列出来,通过围绕这一主题独立研读,并在小组交流,获得独特的意象解读与诗歌感悟,如其中一个同学发言:“我的学习主题是意境之美。很欣赏作者把离别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他通过描写环境来表达自己的依恋,把金柳比作新娘,青荇在水中漂动则用了‘招摇’二字,动感的美;夏虫也为我沉默,把夏虫拟人化了,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尾两④段的呼应,使全诗的意境更深了。”能够看出这位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是不错的,在独立研读与交流之下,从整体上对诗歌意象与意境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此外,除了对学生自己确立的主题的研读,郑老师还让学生对诗歌的不解之处做出提问,在学生的提问以及再次研读中,对诗歌中的意象做出更深入的解读,对诗歌意蕴情感的体会也进一步加深。如谈到问题“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位同学答:“我认为,‘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体现出作者原本很美好的⑤愿望,可是,现在却因为理想没实现,感到很失落,跟‘悄悄的走’能够呼应。”可见郑老师的课堂中对意象的解读感悟真正体现了他所遵循的“用自己心灵去感⑥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审美上看,郑逸农老师的课堂以教师从旁指引不做限制,学生自问自感自答的形式,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中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首先审美体验始于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析。在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之下,慧眼独具的抓住了“金柳”“柔波”“招摇”“轻轻的”等词语,并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④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⑤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⑥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9
分析,在优美的词藻中分享康桥的美、康桥的安详。在“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诗意化语句中,分享诗人的珍惜、留恋与向往。总而言之,在郑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充分彰显了他们的自由探索与尝试创新,在自由品读赏析诗歌中,也放飞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诗歌语言的自主品析与问题探索中获得别样的审美。(三)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共同组织教学郑逸农老师执教《再别康桥》的课堂组织形式可谓别具一格,他的课堂中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仅仅充当“引导者”,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结语等都是由学生提出完成,教师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同组织教学”。但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指示教学目标与内容并非等于教师对课堂不闻不问,郑老师在《再别康桥》一课中虽然没有干涉学生的讨论,但是会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研读,如当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研读缺乏整体性把握时,郑老师给出问题:“老师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两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帮我现场解决一下,第一,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是错开排列的,请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排列;第二,⑦这首诗的首位两段语意相似,节奏相同,这样写效果到底好不好?”这一问题将学生们拉回文本从整体上去把握研读。可见郑老师独树一帜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成功的。二、李镇西课例:强调学生诗歌诵读李镇西老师主张语文民主教育,在他的课堂教学中也始终如一时刻彰显着民主精神。李老师教学的《再别康桥》课例中,以诗歌诵读为主,带领学生在不断地诵读与评点中步步感触诗歌蕴藏的情感,在自由民主与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一)教学切入:以背景入境,以诵读品情李镇西老师教学《再别康桥》深深把握住朗读这把钥匙,类似一堂朗读教学课。其教学以徐志摩背景切入,从而在朗诵基础上引领学生层层深入。首先,李老师同样以徐志摩的背景介绍为切入点,但与郑逸农老师不同的是,李镇西老师将这一个环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交流各自储备的课外知识,即对徐志摩的知识了解,老师则进行补充。这样的设置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并且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重视程度。此外,由于学生与作者背景脱节,导致对诗歌朗读理⑦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20
解不到位,为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拥有共鸣,李镇西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段文字——《我所知道的康桥》,并声情并茂地将它朗读出来,以此,这首徐志摩的名篇带给同学们些许震撼,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情景创设方式,学生深深被这美丽悠扬的文字所感染,对诗歌的情感基调逐渐清晰。其次,学生在渐入文本之后,李老师紧抓诵读,通过诵读指导与关于文本“美”的交流,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蕴。(二)教学内容:强调朗读,在朗读中获得审美体验通过课例发现,李镇西老师的课堂将朗读作为打开学生诗意心灵的“钥匙”,在他所执教的两个课时的课例中,朗读贯穿课堂始终,并且串联起学生关于文本的整体理解与感受。李老师对学生朗读方法与技巧的重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轻重缓急以及读出对诗歌的理解,如:师:我个人认为“悄悄”一句应该慢一些,再慢一些,读出实在是不忍离去的感情,我们试试吧!师:“不带走一片云彩”应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最好有停顿,这样读,“不带走、一片”这里稍微多停顿一秒钟,再读出“云——彩——”,这样更能⑧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好,我们再读一遍。从案例可以发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诗歌朗读上的指导非常重视以及细致,通过对经典诗句、重点字词的反复指导,以及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比读、反复的诵读,使得学生逐步领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对诗歌的审美体验也由初读转而品读再到美读的提升。从意象上看,李镇西老师在课例中对诗歌意象的解读充分重视学生对意象的理解,而学生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解一定立足于对意象与文本的独立思考与感受。在揣摩诗歌意象的过程中,李老师带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在鉴赏之初提问“读了这首诗从内心里真的觉得这首诗特别美的同学举一下手⑨。”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关注点放置到诗歌整体上去,让学生从概括性的角度发现这首诗的美及感受它的美。接着提问“你觉得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节打动了你,能说出理由吗⑩?”引领学生在整体感受诗歌美的前提下回归到具体的文本中。同学们沉浸文本,通过反复读,很快就有提到“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等意象,李老师顺势解读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使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有明晰的认识,⑧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9).⑨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0).⑩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0).21
片段如下:(生回答诗人可能看到的景物)师:为什么不选这些进入诗歌呢?生:这些和他的感情没有直接关系。师:嗯,也就是说作者选取的这些景物最能体现他的情感,也就是说他的情感最能通过这些景物来体现,这就是“意象”;通俗的说,“意”就是主观感情“象”就是物象,两者融为一体就是“意象”,比如“金柳”就是意象,在这里,“金柳”已经不是客观的柳树了,而是带上了作者的感情,(省略)无数这样的意象组织11起来就叫“意境”,比如,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哪些是意象?生:“金柳”、“夕阳”、“云彩”、“水草”……可以看出,李老师在教学诗歌意象时,首先是让学生对诗歌意象和意境有整体的认识,再联系文本进行解读,加深学生文本中的意象领会。此外,李镇西老师在带领学生具体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时注重将意象与意境整合为一个整体,让学生们在充分发挥想象,在美妙的意境中理解意象,在极富韵味的意象中感受意境。最后,李镇西老师课堂中同样以朗诵达到学生的审美体验。在对诗歌一节一节、一句一句的朗诵指导中,李镇西老师融入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他的范读极富感染力,学生在老师情感充沛的朗诵以及指导中领悟到了诗文的美,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怒哀乐。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中,李老师将课文中的音韵美、意蕴美、情感美的赏析都蕴含在其中,使学生在行云流水中沉醉于作品的意境,获得精神陶冶与审美愉悦。(三)教学组织形式:以诵为主,重视学生参与李镇西老师的《再别康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较为简单,整个课例教学朴实自然,浑然天成。李镇西老师曾说:“我们往往把诗歌当成文章来分析,诗歌特有的韵味在理性的分析中一点一点地流失了12”教学中,李镇西老师谨记诗歌的文体,用诗歌的方式教学诗歌,而不是把它当做一般文章来分析,因而在课上他讲的并不多,而是带领学生不断朗读,在反复多次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与情蕴。学生朗读诗歌的过程有李镇西老师的亲力指导,但其间也有学生的指导与评判,如:生:(为什么“油油的应该停顿”)“嗯,我也说不上来,我就感觉这样读要好一些,表示强调吧,还有第三句‘在康河的柔波里’应该稍微轻读一些,表示11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12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22
13‘柔’最后一句‘甘心’应该重读一些。”课堂中很多地方的朗读与品析,李镇西老师都是交给学生去指导、发现与探索,学生发言完毕,老师再进行补充,可以看出李镇西老师充分发挥课堂民主,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实现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三、程翔课例:重视诗歌意象品味程翔老师重视母语教育且坚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亲力亲为的生命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对文本反复亲身体验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理解。在程翔的《再别康桥》课例中,体现的是对诗歌语言与意象的反复品味,是诗歌画面感在学生脑海中的个性呈现,是学生对诗歌真情的感知。(一)教学切入:关注初步体验,以设疑激趣程翔老师的《再别康桥》课例和李镇西老师有些许相似之处,同样也是以诵读为切入,同样朴实纯粹,但在诵读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上课之初,程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简单互动,在互动中通读了诗歌,纠正了诗歌中的生字难词。紧接着程老师以“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这一问题为切入口,让学生通过这样简单易答的问题形成对《再别康桥》一诗的初步体验,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学生们对文本的自主设疑与提问中,程老师根据提出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语言品析与诵读,真正实现通过体会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蕴领悟诗的真情。(二)教学内容:品诵杂糅,品析意象中感受真情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形式包括文字的与非文字的。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与其教学内容的选取有直接性的关系。程翔老师在《再别康桥》课例的教学内容上也可以概括为诵读指导、意象分析与审美体验三个方面,但与其他两位老师有略微差异。首先,程翔老师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中也兼有学生的朗读指导,但与李镇西老师有所不同的是(1)指导诵读小步前进;(2)诵读加以动作辅助,教学片段如下:14师:徐志摩内心保存着一个梦,什么样的梦?要不要去寻找?谁来?咱们请一位。13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8-129).14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23
生: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15放歌。师: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寻梦问谁?(自己)寻怎样的梦?(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样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16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生:下句,“向青草更青处”伸手。师:不同意见可以说。生:放歌。生: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17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请生读)师:感情太快了。这就是朗读的技巧。寻梦是为了自己,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范读)“寻梦……”(众鼓掌)“放歌”时伸开手,闭上眼,头一摇,表示18自己陶醉了。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程翔老师在指导学生诗歌朗读时更注重一小步一小步引导学生对诗歌理解,在点滴进步中实现对诗歌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把握对诗歌的朗读。程翔老师的这种朗读指导教学是根据教学实际而来的,他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对诗歌高度凝练化的词语和诗句做出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诗歌朗读中也难以把握其情感,因而程翔老师将重点诗句“拆分”,引领学生由易到难一点点理解,在朗读上点滴进步。此外,在朗读中加入学生的动作指导是程翔老师朗读教学中的特色之处。朗读中伴随动作涉及“在何时有动作?”“有怎样的动作?”,这两个问题牵涉朗读指导中会更加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想象,从而更一步深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次,程翔老师在诗歌意象教学中注重抓重点意象品味,引领学生通过文本15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16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17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18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24
中的意象理解由自身的体验逐渐联系创造与作者体验的相关性,从而潜移默化拉近作者、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之中。如片段如下:师:你知道“金柳”是什么吗?师:为什么柳树是金色,是因为什么照耀着?生:夕阳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看。你看到了吗?生:没有。师:那么,在什么地方。生:心里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诗人会想到19新娘吗?生:不会。(笑)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生: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师:你为什么会想到家乡?生:因为我想家乡。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会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生:情感。20师:对,肯定有一段情感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程翔老师深知学生很难一步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在品味第二节时紧紧抓住“金柳”“艳影”“荡漾”等意象逐步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意境中。在“金柳”的分析片段中,可以看出程翔老师充分结合了学生的体验,不断创设情境与设问,在步步深入中激发学生思维,最终获得理解:“金柳”与诗人的情感是有关系的。最后,程翔老师的课堂中同样以诵读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是在诵读之余,还夹杂了诗歌语言的品味,将诗歌的品、诵杂糅在一起,在诗歌的诵读与语言的品味中引领学生感受诗意境,感悟诗的真情,学生的审美体验在此过程中得以提升。如在讲到第六节时,程老师紧扣“放歌”一词让学生细细品味,“你说,通19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20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25
过哪几个字体会的”(体会感情达到高潮)——“放歌”、“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愉快,特别高兴。”、“那是因为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情景。那你21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可以发现程老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之间穿插了朗诵指导,在品与诵之间完成了学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三)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传统格局,立足合作交流程翔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变革学生机械的座位格局以及动作性朗读为亮点。其一,因是公开课,教学对象与教师之间本身存在一定陌生感,但程翔老师却把这节公开课上得异常精彩,与学生之间互动活跃,原因之一就在于程翔老师一改学生传统的“种田式”座位格局,代之以小组面向而坐的座位方式。这样的座位更改瞬间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与陌生感,激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以这种新奇的座位方式更有利于课上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上课伊始,程老师亲切问及同学们是否喜欢这样的格局,并说道:“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22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可见程老师这堂课立足于组织交流,合作探究。其二,程翔老师这堂课同样穿插对学生的朗诵指导,但其亮点在于朗诵之余还辅以学生动作指导。江苏省的陈惠老师提出“站立式朗读”,即引导学生站着朗读,其效果在于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样,程翔老师在课堂组织学生朗读时带上相关动作,不仅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热情投入文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朗读的信心。四、三位教师课例独特性评析从三位老师关于《再别康桥》的课例来看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虽是同一篇课例的教学,但是每个老师呈现出的教学风格与教学重心皆有所不同,一言以蔽之,三位老师在教学《再别康桥》中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教学独特性。其一,从教学目标上着眼。郑逸农老师遵从“非指示性”教学的“二不”原则。但是,“不指示教学目标”并不意味着没有教学目标,在《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中,郑逸农老师没有预设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而是采取以学生讨论确定学习目标的方式让教学目标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生成。经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终将“语21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22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26
言”“意境”“情感”“构思”四个方面作为学习主题,此后让学生们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自主学习诗歌,仔细研读课文并分享交流自己组内所选定的学习主题。总归来说郑逸农老师课堂上的学习目标带有生成性特点。李镇西老师课例的教学目标基于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以及音韵美三个方面。而贯穿整个课堂的钥匙便是“朗诵”,李老师十分重视诗歌课堂上的朗诵,在执教《再别康桥》一课时,便一遍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歌感受其意象美与意境美,在数次的诗歌诵读与意境的感受中领悟文本传达的情感,获得内心独特情感体验。程翔老师以公开课的形式执教《再别康桥》,且教学对象为初中阶段学生,因而程翔老师将此课教学目标基于语言品析与诗歌诵读,在引导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与不断理解诵读中,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呈现诗歌的画面感,感悟诗人的真情,这一设定无疑是合乎实际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导向,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一堂好的语文课程依赖于有效教学目标的设定,而设定有效教学目标必须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与诗歌学习提出的目标可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即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本语言清楚的分析与体味等;此外,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时审美体验、兴趣与文学修养的提升;最后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个性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其二,从教学亮点上着眼。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离不开朗读,朗读教学是现代诗歌教学的起点。在《再别康桥》的三节课例中,三位老师的教学均涉及学生的朗读。总的来说,三位老师中李镇西老师是把朗读作为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正如前人评点:“李镇西老师用了一个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由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示范读再到学生指导学生读,由全篇朗读到一段一段、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美读,从纠正字音到强调语调的轻重缓急,我们可以看见李老师在朗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23让学生通过诗歌朗读鉴赏感受诗歌的情感意蕴,获得诗歌的审美体验是李镇西老师这堂课的最大亮点之处,它既摆脱传统诗歌教学枯燥乏味的拆分离析,又带给全班学生一种美的诗歌享受,放飞学生的心灵。对比而言,郑逸农老23周小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8).27
师在诗歌朗读方面的重视度较为不足。对学生诗歌的朗读都侧重于为研读分析作基,几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朗读指导,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也多在于自身对诗歌的理解,缺乏老师在技巧上的点拨。郑逸农老师教学《再别康桥》的最大亮点之处在于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为本”。整个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路人的身份牵引着课堂的进行,教师预设教学内容、不预设具体答案,教学内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最后的结语等都是由学生完成,这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是郑老师课例的最大亮点之处。另外,郑老师组织学生以一种研究性的阅读方式自主学习诗歌,自主阅读确立主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既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让学生亲自深入文本研读而非教师的强行灌输,这也是郑老师教学《再别康桥》的特色之处。程翔老师在《再别康桥》课例中亮点颇多。随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逐步更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逐步趋于灵活性与多样化。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追寻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课堂,教师们对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革新,创造出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程翔老师亦是如此,为了拉近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下课堂合作交流的基础,一改传统“种田式”座位格局是这堂课的首要亮点。其次,同样是诗歌朗诵,但是在朗诵的同时让学生辅以肢体动作,用动作性语言表情达意也是程老师的亮点之处。最后,在教学内容中慧眼独具抓住重点意象反复品味,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感知意境,将诗歌意象意境同学生生活创建联系,以画面感的形式呈现于学生脑海中,从而感悟诗歌真情,这种亲切朴实的教学是程老师《再别康桥》课例的又一独特之处。总而言之,三位老师教学《再别康桥》的课例中都有各自的一份魅力所在,这些属于他们的独特教学魅力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比较总结三位老师课例中的特色之处,给予了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一定启发,希望能以他们的教学经验精华普惠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第二节《再别康桥》课例相同性比较三位老师在《再别康桥》课例发现他们在教学目标、切入点、内容及教学组织方面各有特色之处,含有不同的教学艺术。当然,除了在教学艺术上的相异之处,三种课例间也有共通性。28
一、学生经验的成长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是一个过程,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而逐渐成长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瞬间都能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在《再别康桥》的三节课例中,通过教师积极引导语学生热情参与课堂,学生在学习经验上获得丰富与发展。(一)自主学习意识增强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①。”在三节《再别康桥》课例中,李、郑、程三位老师致力于学生课堂堂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思想、个性与创造力。学生在自由宽容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主动进入文本研读创造,在自觉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渐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如郑逸农老师在下课之前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反省总结,同学们积极反思。生1:“课堂上讨论后,有很多感想没有及时捕捉下来记录到纸上,到现在②却已记不清了,以后要及时动笔。”生2:“我以前概念里,语文代表死记硬背,这让我很反感,现在我明白了,没有语言的积淀是无法学好语文的,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多记多背,改善学③习习惯。”从学生们的反思中可以发现通过学习,学生们在学习主动性上有所提升,在学习自主意识上也有所增强。(二)诗歌审美能力的提升现代诗歌是纯粹的文学语言艺术,在学生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而现代诗歌的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李、郑、程三位老师在《再别康桥》的课例中,引领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鉴赏品析,学生既在学习中领悟到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又能提升其诗歌审美能力。譬如李镇西老师的课堂中,当问到文中具体哪一部分打动学生时,学生回答:生1:我比较喜欢第二段。我开始读的时候,他说“金柳”是“夕阳中的新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②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③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29
娘”,我想不通,就通过反复地读找到了感觉,通过联想和想象河畔旁边的金柳,金柳是丝丝的,构成了一种夕阳斜晖撒在上面,柳枝飘动的景象,给人的感觉就①像是一个新娘。谈到对“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②”的理解,同学们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生1:很好解释。清泉本来很清澈,上面倒映着许多东西,五颜六色倒映在③水里,当然就像虹了。生2:我觉得主要是为后面做铺垫。如果他直接去说,跟后文不太搭配。这④样写,给人一种想象空间,用虹来形容梦想,还是很美好的。通过对《再别康桥》语言的品析鉴赏中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诗歌的理解感受逐步深入,对诗歌的审美能力也随之逐步提升。二、民主课堂的生成课堂民主是民主教育的直接体现,课堂民主表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三位教师执教《再别康桥》的课例中,均体现出民主课堂的生成。(一)课堂氛围民主化民主的课堂离不开课堂的民主氛围,课堂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环境开放、宽松、和谐,学生才能对学习热情高涨,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学习主人公的积极性。《再别康桥》的三种课例中老师们皆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民主化课堂氛围,为学生自主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课例中可以看到,李镇西、郑逸农、程翔三位老师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与自由,对学生的自由发言尤甚如此,不指名要求回答,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如请同学起来读诗,当发现课堂无一人愿意举手时,李镇西老师自告奋勇:“请李镇西同学读一读!”通过这样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瞬间打破课堂沉默的尴尬,同学们在欢笑之余去除了课堂紧张的气氛,也为老师进行诗歌范读提供契机。程翔老师给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注重对学生的自信的树立,当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做学习的主人。如同样请学生朗读①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0).②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3).③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3).④李镇西.听李镇西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3).30
课文,程翔老师问:“你推荐谁?”“你为什么推荐他?”“你自己读得怎么样?”“那你推荐谁?”“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学生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中增加了自信心,放下了对课堂的拘谨感,对学习也就更加投入与专注。郑逸农老师的《再别康桥》课例将课堂中对学生的尊重提升到最大化,最大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他的课堂中学生自主提出学习的主题目标,独立研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甚至最后由学生自己准备一堂课的结束语,这样新奇的课堂结束方式让每个学生兴趣盎然,而这种将课堂最大化还给学生的教学无疑是民主的。(二)师生对话民主化构建民主课堂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而民主课堂的生成必须一改传统“填鸭式”、“一言堂”的课堂对话模式,让教师与学生间对话互动处于更加民主与平等的地位。李、郑、程三位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课例中,展现出浓厚的开放和谐氛围,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自然也在如此课堂氛围中呈现民主化状态。三位老师在课堂与学生对话交流是平等、民主的,与学生对话是思想的交流、是精神的共享、是灵魂的沟通,师生之间不存在压制与被压制、灌输与被灌输,有的只是尊重、平等与民主。李镇西老师在执教《再别康桥》中,始终以交流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当学生说出不同意见,表达自己不喜欢这首诗时,李老师并没否定他的言论而是鼓励他的勇气,在鼓励赞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正确认识。程翔老师则多次反复询问学生的主观感受,如“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②?”“你愿意做水草吗?”通过不断与学生的亲切交流,让学生参与互动,师生间形成了自然民主的对话环境。郑逸农老师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同样体现出与学生对话的民主,他的课堂完全抛弃“我说你听”的模式,而是“学生说,大家听”,他将自己同样作为班级里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譬如当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他说到“下面说说我个人的研读体会与各位交流,它绝不是标准答案;阅读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的,会因每个人知识、经验和阅历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③。”三位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创造的开放民主、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师生对话环境构建了出色的民主课堂,使师生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真诚沟通而逐渐发展完善。①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②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③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31
第三章《再别康桥》课例比较引发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教学是对学生语言品鉴能力的锻炼、审美情趣的陶冶以及心灵的启迪,现代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现代诗歌的教学被许多教师视为一个难点,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抽象的意象以及丰富的意蕴往往使教学呈现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态。《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在上述对李、郑、程三位优秀老师成功执教的《再别康桥》课例比较分析中,可以总结出他们在诗歌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从而以小见大引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考。第一节教师:提升诗歌教学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这一职业肩负继承与传播人类知识文化的重任,肩负发展塑造学生个性的重任,肩负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须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基于对三位老师课例的比较研究与更好促进现代诗歌教学,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一、提升教师朗读技能①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朗读指导是学生自觉感受课文情感内容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诗歌是与音乐最为相近的一种文体,由此现代诗歌中的朗读教学显得重要无比。在诗歌教学中准确指导学生朗读并用朗读感染学生,用朗读打开学生通向诗歌的窗户,对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如李镇西、程翔老师本身具有深厚的朗读功底,在教学《再别康桥》时,以其专业的朗读知识评点学生的朗读,引领学生在诗歌上的朗读能力走向更高的阶段。另外,在诗歌课堂中,李镇西与程翔老师多次示范朗读,将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更为直观的传递给学生,在渲染诗歌氛围的同时也给学生做出了良好的朗读榜样。由李、程两位老师的课例可知,指导学生诗歌朗读,教师本身要具备较高的朗读知识与朗读水平,如果教师自身缺乏朗读知识与朗读水平,那么在现代诗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
教学中则难以准确指导学生的朗读,在评点学生的朗读时也会显得差强人意,难以一语中的,更无法通过教师充满韵味与情感的范读中打开学生与诗歌情感的情感交流。故现代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首当其冲提升自身朗读技能。提升教师自身朗读技能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师多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并掌握朗读相关知识。譬如对朗读知识不应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节奏”“停顿”“语气”“语调”等概念化的词语上,还应该认识到这些朗读技巧该如何运用,该如何通过运用这些技巧来把握文本情感内容。另一方面是在朗读知识的学习指导下教师不断加以自身朗读训练。朗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了理论的奠基,还需长期的朗读训练磨炼自己,在持之以恒的朗读练习中获得逐步提升。诗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而教师的范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朗读水平的高低,需要教师重视自身朗读水平,提升朗读水平。二、加强教师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文学素养相对于‘文化素养’更具有具体性,一般情况下是指在文学领域,①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语文既是一门独立的语言艺术,又是一门综合的语言艺术,它囊括了古今中外文学,蕴藏了人类文学的精华。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这门文学艺术的传授者,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效率满满,才能对文本的品读鉴赏深刻独特。李镇西、郑逸农、程翔三位老师之所以执教《再别康桥》游刃有余、行云流水,大部分来源于他们自身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文学素养。教学一首诗歌之前,他们首先自己对这首诗歌有独到的理解与感受,并且能凭借自身的文学底蕴慧眼独具找到诗歌中的关键点,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中引领学生学习诗歌、感受诗情。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内涵开放,具有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对现代诗歌的艺术鉴赏与情感体验能够给予学生审美的提高、精神的陶冶以及文学素②养的提升,但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做长流水。”学生对诗歌鉴赏感悟能力提升与否以及能否从诗歌中获得深刻独到的见解与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高低至关重要。教师文学素养与底蕴好才能对诗歌读出自己的①金淑芳.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关系实践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0.②周晓华、云雪娟.一桶水、一杯水到长流水的新思考——浅谈教师教育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33
独特理解与体验,才能在诗歌中获得审美体验,才能首先将自己沉浸在诗歌的美感之中,教师对诗歌有了美的感悟才能在课堂中指点学生,引导学生体悟诗歌内涵。正如李镇西老师的诗歌课堂朴实自然,看似易懂好学,但事实上根据大多老师反映,李老师的诗歌教学易懂难学,其原因就在于李老师本身具有深厚扎实的文学底蕴,他对诗歌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与感悟,从而可以在学生对诗歌的品读与鉴赏中感染他们,引领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美,这一点对许多语文教师来说是难以模仿的。加强自身文学素养教师首先要有加强文学素养的自我意识,有了自我意识才有持之以恒的动力与行动。其次可以学习文学专业知识,了解文学相关作家、作品,阅读文学作品,在文学知识的海洋中扩充视野、丰富文学涵养、提升鉴赏能力。然后坚持文学创作,长期写作会激发人的表达欲望、提升人的语言感受力。当然,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素养的提升自然也离不开生活,教师需常以热情之心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如此,才能增加教师自身文学素养,增强文学底蕴,才能更好的教学现代诗歌,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感悟鉴赏能力。第二节教学内容:探究诗歌意蕴,感受诗歌情感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大部分组成,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诗歌特有的语言美、画面美、音韵美、情感美等特点要求教学重在探究诗歌意蕴、感受诗歌情感,基于此现代诗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知识背景了解、诗歌诵读指导、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品析以及诗歌语言的揣摩。一、了解知识背景,打下情感铺垫每一首经典诗歌都是诗人在特定背景下融入了作者的独特经验而作,纳入教材中的许多经典诗歌的创作与当下学生的生活经验都相距甚远,没有知识背景的铺垫,学生很难进入文本情景,感受诗人蕴藏其间的情感。而一旦对诗歌知识背景有所了解,学生学习诗歌时便会产生“阅读期待”,会将诗歌与其背景联系,进而打下情感铺垫。了解现代诗歌知识背景,主要从作者生平、诗歌常识内容两方面入手。(一)作者生平背景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作者生平的简介,所谓“知人论世”,也就是说34
要走进诗歌首先就要知道了解诗人的生平遭遇、思想个性。诗歌的创作往往融入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在或曲折或开阔、或沉闷或沧桑的人生旅途中饱尝人生五味,在特定环境背景下写下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这些诗作是他们呕心沥血的思想与情感的结晶。因而,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对作者生平与背景的了解是极为必要的,而作者的生平背景简介也是诗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的经典代表之作,他包含了徐志摩对“爱、美和自由”的精神追求和向往,表达了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对昔日爱恋的无限珍惜与回忆,这些美好深切的情感隐含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但是,没有对徐志摩生平经历的了解,没有对他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铺垫,学生几乎很难从诗歌中代入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所以李镇西老师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深知这一问题,在课堂中特意拿出一部分时间给同学们介绍徐志摩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与契机,并且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同学们朗诵徐志摩曾经写下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在老师情感充沛的介绍与朗读中,同学们逐渐明白了康桥对徐志摩特殊的意义以及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有独钟,为之后学习诗歌的意蕴情感做出了铺垫。当然,课堂四十多分钟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教师们教学诗歌时并不是都将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讲解,而是有所侧重。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前预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在课前时自主查阅收集诗歌诗人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进入诗歌之前就对诗歌有一定了解,在课上时,教师以提问、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对诗人与诗歌有更深一层体会,打开学生与诗人之间的心灵桥梁。(二)诗歌常识内容现代诗歌也叫做“新诗”、“白话诗”,“通常认为中国的现代诗歌开始于中国新诗,中国的新诗是中国新文学的一种文体形式,而中国新文学又是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领域;中国新文学是伴随中国新文化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新诗是伴随中国新文学产生而产生的①。”中国现代诗歌体系庞大,在文体、诗歌流派等方面有多种分类,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应该包含诗歌常识性知识的讲解,如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现代诗歌的流派及其代表人、代表作品等,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积淀学生的文学底蕴。当然,诗歌的常识性知识拓展同样可以以学生课①奚密新诗·现代诗·现代汉语(R)200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35
外自主查阅资料学习的方式安排,老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收集查阅的知识作适当补充,点出实质而不需面面俱到,这样的安排能够在增进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极大促进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的习惯。二、诗歌诵读为主,品味诗味诗情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重于朗读,而诗歌更要重于诵读。李镇西、程翔老师教学诗歌时刻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以多种方式朗读启发学生入诗,李镇西老师更是将诗歌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通过读诗带给学生审美体验。由此可见,诵读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现代诗歌独特的节奏美、音韵美、形式美,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诗味、品味文中的诗情。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以诵读为主把握诗歌的内容,带学生进入诗境,感受诗情。(一)初读入诗教学现代诗歌时,教师大多会关注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初读,学生在无所动容下读完诗,随后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木然进入文本分析。初读诗歌在这里只是被当作过渡性教学环节,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也没有发挥其效用,学生在初读这一过程中并未真正走进诗歌,自然也会影响之后的学习效果。教学中的每一个内容都有其意义,学生初读文本是对诗歌的整体感知,通过有效初读,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诗歌的美而走进诗歌。譬如郑逸农老师在学生初读《再别康桥》之后关注学生的原初体验,学生在初读文本后体会到了诗歌的“舒坦”“亲切”,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忧伤”,体会到了“阳光的伤感”,体会到了诗歌美的意境。这些由学生初读而得来的原初体验弥足珍贵,它代表学生在诗歌的初读之中逐渐走进了诗歌。初读诗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字音、情感基调,让最重要的是带领学生通过读进入文本,读出自己对文本的初步感受。(二)品读入境在初读诗歌进入文本之后,还要对诗歌继续品读,在品读中感受诗歌意境。诗歌是以凝练的语言、错落有致的节奏构成的优美生动画面,要身临其境的走进诗歌意境之中,离不开对诗歌的品读。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时刻引领学生对节奏、音韵、基调的把握,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其次要点拨学生对具体意象、重点语句反复品读,在对诗句的具体品读中把握诗歌情感变化,从而边读边感,读出画面、读出意境。在品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朗读方式,36
如个体读、全班读、小组互动等等,同时,教师可以进行个人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感受到诗歌的情感,使课堂更加鲜活起来。(三)美读入情美读是诗歌诵读的更高境界,是学生对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深刻表达,是在真正感受诗人丰富情感后结合自身个人体验再度创作的自然吟诵。在美读中,诗歌里的文字符号呈现出形象的画面感,诗人的情致得以充分体现。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达到学生的美读为目标,让学生在对诗歌的美读中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诗歌的理解、读出诗人的诗情。三、品析意象意境,感受诗歌情蕴“‘意象’是诗人心中的情意和眼中物象的融合,是内里和外在的结合,是有形和无形的统一;‘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意象’构成的画面、诗人内心中的真情,还有我们由此发挥的想象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②。”余光中曾说:“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③。”意象的品析是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三位教师在《再别康桥》的教学内容中也包含了对诗歌的意象解析。现代诗歌的鉴赏应该紧握意象这把钥匙,品析意象的意蕴感受意境画面,从而感受诗歌情蕴。(一)丰富想象,解读意象中国诗歌自古以来便贯以“意象”表情达意。诗歌语言精练却含义丰富,诗人偏爱选取客观具体的事物来寓托情感,即是意象。诗人笔下的意象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而构成的,是诗人将所观所闻的事物通过想象并渗透自己的主观情思组合而成。中国现代诗歌受到西方的影响,形式较为自由,其意象更为丰富。如《再别康桥》中诗人徐志摩就以“金柳”“柔波”“青荇”“星辉”“云彩”等多种意象寄托自己的无限情思;在《乡愁》中诗人用“船票”“邮票”为意象寄托自己对远方母亲与妻子的思念,表达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故而教学中鉴赏现代诗歌需要引导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鼓励学生在联系诗人的背景中开拓思路,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对意象对层次解读,探索诗人蕴藏在意象背后的情感。(二)展开联想,感悟意境诗歌的意境是由多组意象构成,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②何婷婷.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15.③余光中.余光中集(第八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354).37
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④”,领会诗歌中的意境必须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对诗人笔下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实现诗人到诗歌再到读者之间的情感传递与交流。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⑤”,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皆不相同,因而呈现在每个学生眼中的诗歌意境同样有所差异。譬如郑逸农老师教学的《再别康桥》课堂中,同样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一位同学是通过“青荇”这一意象在水中“招摇”而感受到的动感的美,另一同学则感受到诗歌的平静真实,感受诗人宁静祥和而不带一丝杂念的心。故此,教学时,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感受力与想象力的重视力度,在教学中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审美感悟诗歌意境,去探寻意境之中诗人的内心与情绪。四、揣摩诗歌语言,体味独特魅力“诗歌是一门关于语言的艺术,其魅力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魅力⑥。”诗歌的语言是经过高度概括后的艺术品,是诗人独具匠心的情感抒发。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析能够使其领悟诗歌的独特艺术价值,同时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捕捉能力,因此现代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诗歌语言,在反复体味诗歌语言的特点中感受其独特魅力。诗歌语言字少意丰,有极强表现力,与此同时诗歌语言有成分省略、语句凝缩、语序倒置等特点,这些特点强化了诗句的节奏感,使诗句具有音乐美,增强了诗句的跳跃性,涵盖了诗句的多处空白,使诗句更显含蓄美。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引导学生对诗句中的特殊字眼、重点结构反复推敲,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填补空白。如李镇西老师启发学生对《再别康桥》中“放歌”一词的仔细推敲,通过李老师与同学们的认真深入的斟酌讨论,学生们逐渐领会了“不能放歌”所蕴含的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依恋、惆怅与伤感。另外,诗歌语言除了在语法结构上的特点,还具有丰富的修辞性特征。惯用修辞譬如比喻、拟人、反复等是诗歌语言的有一大特色,因而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修辞语的巧妙使用,从而品味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艺术魅力。④沈林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浅议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6(28).⑤黄敏.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阅读教学——从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角度谈起[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⑥李庆利.论高中古诗词教学[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38
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⑦。”语文教学中应当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课堂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民主。同理,在现代诗歌教学组织中,教师若要带领学生在诗歌的美好意境中畅游,在满富诗意的语言中沉醉,就必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据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老师执教《再别康桥》的课例中启发得知,在现代诗歌教学组织中,可以从激趣感知、对话交流、设疑探究与反思小结几个方面进行。一、激趣感知,情景体验中感诗激趣感知,顾名思义,就是在进入文本内容之前使用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带着对文本的探知兴趣走进文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⑧。”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感悟力、理解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向往进入课堂、感知文本。现代诗歌抽象凝练的语言特点使得学生往往对其“望而却步”,现代诗歌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而在进入诗歌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水平与已知知识水平设定与诗歌教学相关的兴趣点。李镇西通过与学生交流作者徐志摩的常识而引入诗歌《再别康桥》,但是在学生朗读诗歌时却因语气与诗歌本身风格不符被李镇西老师打断,学生没有关于诗歌的情感铺垫,在进入诗歌前也没有产生对诗歌的学习欲望,因而李镇西老师以朗读介绍徐志摩的作品《我所知道的康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染了学生、打动了学生,在打下背景铺垫的同时将学生瞬间带入了诗歌宁静、优美的情景中。当然除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感知诗歌兴趣,诗歌诵读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⑧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39
一步,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将书面文字借助口中语言来抒发,无疑是让学生亲身感知文本的良方。然而,读诗并不是一个形式,而是在读中感知,抓住学生在读中闪现的思想火花。郑逸农老师在进入《再别康桥》时让学生读诗,并通过两遍诵读得出:“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及时抓住了学生诵读诗歌的原初体验,既尊重了学生对诗歌的自我感受,又实现了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二、对话交流,自主提问中品诗语文课堂是语言的交汇,是思想的交锋,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认真倾听学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在课堂中彰显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以尊重学生提问为基,主要体现在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补充为辅。大多诗歌课堂教学都是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教学目标预设好问题与答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模式虽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课时教学内容,但是教师以自认为学生不解的问题代替学生自己真正疑惑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缺少了自己的真正思考与体验。因而教学现代诗歌要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让学生在诗歌的研读与交流中读出自己真正不解的问题,这些通过学生自己探寻文本而发现的问题才是他们真正想学、愿学的问题,也是他们学习过程中切切实实的疑难之处。譬如郑逸农老师的诗歌教学课堂中他提出让学生通过研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通过小组交流自行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之后,再将一些无法解决的典型问题列举出来,在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在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问题为主线,学生所总结出的问题是在自己不断品读诗歌中所提炼出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更牵动学生的兴趣、极大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想要主动的去解答它们。当然,学生提出的疑问并不代表涵盖整个教学内容,当学生对一些需要重点品读的内容没有涉及到时,教师要适时提出补充,让学生更为深入的品味诗歌。三、设疑探究,深入挖掘中悟诗诗歌的内涵是无限丰富的,而其形式则是隐匿的、凝缩的,由于知识背景、人生体验的各不相同,诗歌在每个人心中呈现的意蕴也是深浅不一,因而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不能仅仅只将视野停留在诗歌表层,而是在有了对诗歌的整体感知40
后、对诗歌反复品诵后深挖潜藏在诗歌深处的意蕴,在设疑探究中实现从品诗到悟诗的升华。从三位老师的课例中看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设疑是学生在诗歌中顿悟的关键,学生对诗歌的自主品析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着眼点小,无法从更深处思考诗歌的本质,而教师则是从全局着眼,对课标、学情、教材、等各个方面的把握都更为全面与深刻。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同时,要提出更具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深入感知理解诗歌,从而更深层次感悟诗歌情感与魅力。如程翔老师在带领学生品析诗歌第四段时,重点提问了“那榆阴下的一潭的一潭为什么不是清泉而是天上的彩虹⑨。”并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思考这一问题,这一个问题是许多老师容易忽略的,但是这样的提法却极其具有趣味性,通过这一个问题,学生明白了彩虹代表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梦,但是这个美好的梦却被“揉碎”了,没有变为现实,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伤感。可见,现代诗歌教学中,学生对诗歌的深度理解与品味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文本关键处设疑探究。四、反思小结,自我反思中爱诗完整的课堂需要以小结画上圆满句号,课堂的小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梳理,是让学生更清晰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做出一节课的总结,但是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诗歌课堂中,主张由学生自己做出课堂小结,在小结中有对学习诗歌后的展望,也有对学习本首诗歌的不足,在宽松、愉悦的表达环境中再次从整体上观照诗歌,呈现具有生命与活力的诗歌课堂。正如郑逸农老师在《再别康桥》中将精神生命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由学生做出课堂小结,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抒发对诗歌的情感、表达自己个性,在反思与小结中升华对诗歌的理解与爱。⑨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41
结语现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坛与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其艺术价值与教学价值不言而喻,《再别康桥》作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在语文课堂中,其教学更是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有极大作用。本文针对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优秀教师的《再别康桥》课例,从教学切入、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三者之间的特色之处,以及三个课例对学生经验的成长与课堂民主的生成两方面的共同之处分析总结其经验。三位教师在诗歌课堂中对教学内容的恰当选取、对诗歌朗诵的重视以及对学生自身独特体验的注重等为现代诗歌教学带来重要的借鉴意义,为创设具有生命与活力的诗歌课堂提供了有效经验。通过三位教师《再别康桥》课例比较,可以看出现代诗歌教学中应关注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三个部分。首先,从第三章第一部分中发现,现代诗歌教学要关注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自我提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自身技能与文学素养的高低对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否有直接性的影响。现代诗歌教学是以朗读为核心的教学,是让学生感受诗意与诗情的教学,如若教师朗读技能低下、文学底蕴薄弱,则很难有效指导学生的诗歌诵读,也难以在自身完全感受诗情的前提下引领学生感受诗歌意蕴。因此,现代诗歌教学应该关注教师自身技能与文学素养的提升。其次,第三章第二部分体现要从感受诗意诗情出发实施教学内容。现代诗歌是诗人倾注自己的丰富情感于语言文字之间的文体,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别具一格的韵律节奏往往映照出诗人不凡的遭遇与思想,隐含诗人内心的情韵。由此,现代诗歌教学内容各个方面都应该立足文本,从探究诗歌情蕴与感受诗歌真实情感出发考虑。最后,第三章最后一部分得出,要以学生体验为主开展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现代诗歌独有的韵味原是由读者自身体验而感,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更应当关注学生对诗歌的自主体验,通过学生主动品读诗歌、探究诗歌、鉴赏诗歌,从而接受诗歌的熏陶感染,获得对诗歌的独特体验。现代诗歌教学中以学生体验为主开展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无疑是极有价值的。总而言之,郑逸农、李镇西、程翔三位优秀教师关于《再别康桥》课例各有千秋,通过总结他们课例的优秀经验启示现代诗歌教学课堂,一定程度上从理论与实践中促进了现代诗歌教学的发展。42
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奚密新诗·现代诗·现代汉语(R)200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2]程翔.程翔与语文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程翔.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5]方浣仙.中学诗歌教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6]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李镇西.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9]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李镇西主编.追寻教育的诗意——教育随笔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1]廖玉萍.徐志摩诗歌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1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3]杨小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课堂重建:课例研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4]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5]余光中.余光中集(第八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354).[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9]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0]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1]周小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8).43
(二)硕博论文类:[1]董创文.中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9.[2]段亚楠.李镇西情感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D].陕西:延安大学,2016.[3]何婷婷.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15.[4]黄敏.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阅读教学——从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角度谈起[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5]靳建慧.余映潮诵读艺术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4.[6]金淑芳.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关系实践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0.[7]马路佳.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4.[8]李庆利.论高中古诗词教学[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9]刘华蓉.李镇西:语文教育家的案例分析及启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10]刘艳.程翔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4.[11]石坚.《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12]田明明.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13]吴施意.《再别康桥》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14]张悦.《我的叔叔于勒》课例比较研究——以特级教师余映潮、李卫东、王君的课例为例[D].山东:聊城大学,2017.[15]张宇峰.白城市第三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林:延边大学,2015.[16]赵爽.李镇西、黄厚江、余映潮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7.[17]祝金菊.程翔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2.(三)学术期刊类:[1]安桂清.国际比较视野下的课例比较研究:背景、现状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4(3).[2]安桂清、沈晓敏.“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三: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J].人民44
教育,2010(12).[3]卜岩.中的情感隐喻——解读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4]崔新月.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1).[5]陈玉琴.课堂上的追问与沉默——《再别康桥》课例评析[J].语文学习,2010(10).[6]黄芬华.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唯美的世界——以《再别康桥》为例谈现代诗歌的教学[J].课程与教学,2016(10).[7]赖瑞云.《再别康桥》三题[J].语文学习,2013(3).[8]刘蓓.层次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设计为例[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1).[9]刘焕焕.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4).[10]刘祖欢.徐志摩对“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表现——《再别康桥》[J].文学研究,2017(4).[11]贾忠良.徐志摩主题论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庞玉玲.浅析郑逸农教学案例[J].山东青年,2016(6).[13]沈林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浅议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6(28).[14]王海军.他找到了那个成功的支点——由程翔《再别康桥》课例引发的思考[J].考试教研,2011(10).[15]王荣生.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7(4).[16]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上)[J].教育发展研究,2012(8).[17]王小华.纯美的诗,复杂的情[J].现代语文,2008.[18]谢春梅.拨动那一根最敏感的心弦——情景创设让课堂焕发生机[J].语文天地,2014(3).[19]谢丹华.“非指示性”教学的探索——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课例研讨[J].现代语文,2016(2).[20]徐万田.灵性的康桥需要诗意的表达——由《再别康桥》引发的对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45
[21]杨艳丹.精读细品内外融通——以《再别康桥》为例谈中国现代诗歌教学[J].语文天地,2015年(10).[22]余庆华.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23]张聪慧.我国中小学语文课例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论坛,2015(2).[24]张聪慧.开展课例研究,推动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张冬.在朗读中寻找“钥匙”——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课例评析[J].语言文学研究,2010(1).[26]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27]周晓华、云雪娟.一桶水、一杯水到长流水的新思考——浅谈教师教育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四)网络资源:[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100fd0100g7ab.html(郑逸农《再别康桥》课堂实录)[2]https://wenku.baidu.com/view/be700e44b307e87101f69656.html(李镇西《再别康桥》课堂实录)[3]http://my.eywedu.com/Article/HTML/1078.html(程翔《再别康桥》课堂实录)46
致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眨眼之间,两年研究生生活即将走向终点。回想两年的时光,从最初的备考、复试、录取,经历学习、实习、再到最后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其间有欢笑,有辛酸,有彷徨,有努力。两年研究生生活让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里有贵州师范大学的倾心栽培、有学校各位老师的苦心教导、也有同学们的共同鼓励,在此,我要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个人。首先,我要感谢在我读研过程中给予我最大支持与帮助的导师龙仙艳教授。她让我体会到“才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对待教育教学的应该具有的踏实钻研精神。在我整个论文由选题、开题再到写作完成的过程中,龙老师在百忙之中仍不辞辛苦、悉心指导,耐心的指出我论文中存在的大小问题,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丰富扎实的知识令我深深折服。我的论文写作前后并非一帆风顺,在写作之处曾遭遇换题与重新开题的煎熬,面对之前几个月努力的白费以及时间的紧迫,心中难免焦躁难过,但龙老师一直亲切关怀的安慰我,让我在少于压力中完成论文的写作。经过龙老师的多次指点,论文逐渐得以完善,这份论文无不凝聚着龙老师的心血,在此,我真挚地向龙老师道一声:您辛苦了!其次,我感谢贵州师范大学曾让我在生活上与知识上都受益匪浅的各位老师们,韦文华老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索良柱老师独到深刻的学识见解、张挺玺老师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他们高深的学识、精彩的课堂、卓越的见识让我不仅在文学素养与专业理论知识上得到很大提升,在对待生活与教育教学的态度上也有了更深的思考。然后,我要感谢在实习期间给予我帮助的实习导师晏清老师。晏清老师张弛有度的教学管理方式、丰富深厚的一线教学经验让深受启发,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也更加自信与坚定。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所有在我生命中经历过的事,不论好坏,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会成就今天的我,才会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忘初心,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去。今后的日子,我会一如既往,努力踏实的学习、工作,在不断进步中成为更好的人。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