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情境教学设计稿——通过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来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性付也洋(文新学院2008级对外汉语专业)一.情境创设的意图1、《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浓烈的诗歌。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形象丰富且具象征意味,通过对雨巷的想象和绘画,培养学生感知形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去体验,最后达到认知形象意蕴的目的,学生通过朗读朗诵反复体验,深入诗的意境。2、美的诗歌需要美的心境来欣赏,更需要一颗好奇心牵引着去求索。通过展示江南雨巷,江南幽怨温情女子,以及丁香花的图片,结合舒缓的音乐,学生在动人的“景语”下获得诗歌的审美体验,达到审美训练的效果,造成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学生尽量采取诗化的语言并且始终保持符合该诗基调的情感彩,力图使学生的感觉、体验、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3、意象是是解读诗歌作品灵魂的关键所在。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将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朦胧含蓄意象传达给读者,通过教师对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结合时代背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探究“雨巷”、“姑娘”等意象的象征意义,使感性的认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领略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二.情境素材1、《雨巷》PPT(舒缓的配乐、江南雨巷淡雅图片、江南女子图片)2、诗歌背景素材: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3、关于“丁香”的素材:丁香花的图片;丁香花的古典意象: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三.由情境引发的问题
【问题1】请大家跟着音乐,跟着老师的朗诵,边听边闭上眼睛想象,这给我们呈现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雨巷?【问题2】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将其画在纸上,并向全班同学展示你的江南雨巷之图,告诉大家你的画里有何人?何物?何景?再请大家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这样一个忧愁的江南雨巷之景,【问题3】大家认为这样的雨巷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给你的画上色(学生描述后,通过PPT再展示画面),为什么诗人眼里的雨巷是如此暗淡、朦胧,这跟诗人的心境有何关系?【问题4】同样,请大家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我”的心境,根据你的描述,“我”这一意象具有哪些特点呢?【问题5】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而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一个什么样的姑娘?为什么是丁香一样的姑娘?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姑娘的忧愁?【问题6】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徘徊惆怅?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对这江南的雨巷倾注了如此愁怨?诗人想要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又是谁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问题7】解开这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的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这还需要走进诗人,去了解他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教师介绍)。现在,大家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了吗?谁来告诉我诗中的雨巷、姑娘象征了什么?附:情境教学过程设计情感价值知识主线过程体验反馈调控预设从想象来初步感受雨巷的画面感,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埋下伏笔。【素材】舒缓的音乐【问题】请大家跟着音乐,跟着老师的朗诵,边听边闭上眼睛想象,这给我们呈现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雨巷?【学生活动】用心聆听老师的配乐朗读,并闭上眼睛想象雨巷之景。学生有可能没有认真去想象,此时,需通过教师极富感情的朗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正所谓诗画不分,通过图画从视觉上直接感观到诗人呈现的画面之美;这样做旨在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独立品味,并让本来朦胧难以琢磨的诗歌有了切入口。【问题】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将其画在纸上,并向全班同学展示你的江南雨巷之图,告诉大家你的画里有何人?何物?何景?再请大家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这样一个忧愁的江南雨巷之景【学生活动】将所想之景在纸上大致描绘出来,并在全班做交流,简要归纳所选取的意象,并用尽量组织用诗化的语言去描摹这一副图景。这一活动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但学生只能归纳部分意象,不够全面,需教师通过诗歌文本去提醒引导。诗化的语言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创设诗化的环境,并对学生的描述给予肯定与鼓励。通过对雨巷颜色的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并逐渐揣摩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增强情感体验【素材】江南雨巷淡雅的图片【问题】大家认为这样的雨巷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给你的画上色(学生描述后,通过PPT再展示画面),为什么诗人眼里的雨巷是如此暗淡、朦胧,这跟诗人的心境有何关系?【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选取的颜色,通过PPT展示对比后感悟雨巷的灰暗色调,并与诗人的心境相联系,进一步体会诗人忧愁、阴沉的情感。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及诗歌感情基调,把握诗人复杂的内心体验,达到情景相生的审美效果。趁热打铁,开启学生的思维,继续练习用诗化的语言来理解这雨巷中“我”的特殊心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问题】同样,请大家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我”的心境,根据你的描述,“我”这一意象具有哪些特点呢?【学生活动】结合刚才分析诗人“我”的心境,通过诗化的语言来感受诗人的情感流露,并思考总结出“我”这一意象彷徨、迷惘、寂寞的特点。经过上一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对诗人“我”的心境有了较为明确的把握,可能得出忧伤、寂寞的意象特点,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关键字句完善对意象特征的归纳。在整体把握诗人情感的基础上,继续对诗歌意象进行深入探究,结合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初步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素材】丁香花素雅的图片丁香花的古典意象江南女子的图片【问题】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而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学生活动】从文本中得出答案“丁香一样的姑娘”,通过对丁香花古典意象的了解进而把握“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愁怨情结,并在文中找出相应诗句来体现这样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对丁香花这一意象的了解进而把握“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含义,加深对课文文本的梳理与理解
为什么是丁香一样的姑娘?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姑娘的忧愁?在熟悉了诗歌的意境美之后,学生达到了探究作品思想内涵的认知高度,在诵读中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问题】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徘徊惆怅?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对这江南的雨巷倾注了如此愁怨?诗人想要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又是谁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活动】针对一系列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获得较为浅显的答案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掌握较为困难,教师需在小组间来回走动,倾听学生讨论意见,并给予提示,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结合诗歌背景理解后,通过前后不同的两种或多种感受,获得对本诗多重的审美体验,使感性的认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进一步领略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素材】诗歌的写作背景【问题】解开这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的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这还需要走进诗人,去了解他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教师介绍)。现在,大家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了吗?谁来告诉我诗中的雨巷、姑娘象征了什么?【学生活动】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之后,豁然开朗,结合诗人所处的特殊时代,加深了对诗歌中“雨巷”、“姑娘”这两个重点意象的理解,各抒己见,明确雨巷应该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而姑娘应该美好理想的象征教师听后小组代表发言后先不做总结,而进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及作品背景后再次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并品评先前讨论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对诗歌新的感悟与理解,从而归纳出“雨巷”、“姑娘”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