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诗歌背景诗歌作者诗歌鉴赏诗歌讨论诗歌朗读诗歌扩展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中国“现代诗派”的“诗坛首领”,有“雨巷诗人”的称誉。代表作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诗集。
思考讨论分析理解“雨巷”“我”和“丁香姑娘”在诗中的意蕴。整体感知本诗的意蕴。
诗歌背景
狭窄、深邃
破旧、衰败
“雨巷”意蕴这没有声音,没有阳光,没有欢乐的雨巷实际上是当时的社会真实状况的反映,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黑暗现实的再现:黑暗而浑浊,沉闷而压抑。
我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我被压抑的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我想走尽这“雨巷”,我想挣扎想超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丁香花暮春时节开放,花期短。花多为淡紫色或白色,形状像结,一簇一簇的。它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
丁香诗代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同向春风: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清冷的春风(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自己)。
丁香词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姑娘形象:她有着哀怨、凄冷的情调,有着迷茫、朦胧的色调。行动:她在雨巷里彳亍彷徨,她飘过我身边,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最后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内涵:她是诗人美好理想追求的化身,寄寓着诗人对理想自由社会的希冀。
《雨巷》意蕴《雨巷》写出了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知识青年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在那令人压抑的黑暗社会里的苦闷彷徨,他们虽没有完全绝望,仍然渴求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期望新的绚丽彩虹;但新的希望带来了更大的失望,也带来了更强的感伤痛苦。
《雨巷》语言特色语言上重叠复沓,结构上首尾相应,象交织在一起的抒情乐章,舒缓悠扬。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错落;每节押韵两到三次,“ang”一韵到底,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叶圣陶:“(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个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