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美术一上第17课《会滚的玩具》word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废旧物品或其他材料,经过想象,设计制作有特色的会滚的玩具。围绕“会滚”这一玩具特点,展开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装饰形象与材质之间的关系,材质的运用与会滚之间的关系等,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感悟创作的乐趣与价值。玩具之所以“会滚”离不开“圆”,所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圆”的存在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脚步。教材中选择的四种玩具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都是依靠“圆”而“会滚”的。学生一旦从欣赏过程中,感悟到了这一点,制作出“会滚”的玩具就不成问题了。教材中虽然只提供了一种相对较难的制作方法,但是在选择学生作品的时候特别选择了另外两种,学生看一看,就能对制作方法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的创作。可以将本课与《童话里的小屋》两课,作为一个“设计·应用”的小单元。本课侧重“应用性”,围绕“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进行。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采用“寻找材质—体验感受—讨论联想—创作实践—交流借鉴—欣赏评价—再体验”的教学思路,即在教学中可先融入课前寻找、发现材质,引导学生先了解会滚玩具的材质特点,继而在课堂上从体验滚的特点开始,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总结方法。教学重难点体验活动、导入课题—体验交流、理解题意—探究质疑、引发联想—交流讨论、巧用材质—敢于实践、大胆创新—展示评价—再体验活动—教师小结、延伸。三、教学设计(一)活动体验,导入课题教师:同学们,你们在课下是否寻找到会滚的材质?(学生答:略)那么,你们谁想来老师这里试一试,看看你找到的会滚的材质能滚多远?(学生答:略)为什么这些废旧的物品能滚起来呢?(学生答:略)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会滚的材料,做一个会滚的玩具。(学生答:略)[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体验的活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简洁明了的交谈教学,突出学习的主题。(二)体验交流、理解题意1.试一试、想一想: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材质能滚的很远,有的滚的很近而且还拐到旁边呢?教师:再次让学生滚动自己收集的材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能滚的材质滚动的很远,有的滚的很近而且还拐到旁边呢?(学生答:略)教师:滚动的材质有的左右大小不一,重量、外形有变化,所以出现了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讨论。(学生答:略)教师:可以用剪去的方法(减法)使其左右平衡;也可以运用添加(加法)的方法,使其左右平衡。(学生答:略)2.实践尝试、做一做:引导学生将自己会滚的材质调整对称。[设计意图]通过边尝试、边探究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找到解决滚动平衡的方法。旨在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难找,同时学习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探究质疑、引发联想1.教师: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既美观又独特的会滚的玩具呢?通过分析其他学生的作品可以得到联想的方法之一:借形联想;联想的方法之二:先设计形象再进行造型。教师示范(略)2.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制作呢?规则之一:无论创作怎样的形象,都必须使玩具能顺利地滚动。规则之二:装饰材质一定考虑其厚薄、大小等因素,因材装饰。(课件演示作品)(引导学生小组自由讨论,要求在同一组的学生互说想法和做法,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规则意识的教育,是美术课必须渗透的教学目标,教给学生掌握规则的要素,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学生讨论、课件演示作品等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之上,学会借鉴,能够更好地进行联想和巧用材质。(四)敢于实践、大胆创新1.做一做:引导学生选用废旧的纸材,制作会滚的玩具。教师:如果没有寻找到会滚动的材质,我们应该怎么制作会滚的玩具呢?出示课件(用卡纸制作的会滚的玩具)。你们看,老师手中也有一个会滚的玩具,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方法并示范讲解)(1)首先,用一张长方形的卡纸,裁成长长的纸条,纸条两头重叠粘贴,形成圆的外形。(2)第二步,设计圆形里面的形象,然后剪下形象。(3)最后,选择好粘贴处,用双面胶进行粘贴。[设计意图]师生互动,边探讨边示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大胆地示范,才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针对学习的细节,教师也应不断地提醒学生;对于新知的切入点,努力让学生发现,教师可以适时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创造力也能得到提升。2.布置作业,学生创作,教师适时指导。教师:同学们,请利用自己准备的材质,动手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有特点的会滚的玩具。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有困难,请告诉老师。作业开始。(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设计意图]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培养性情。(五)展示评价—再次体验活动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展示。请已经做好的小组,看一看,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1.你觉得哪些同学制作的会滚的玩具,最有趣、最特别呢?(引导学生从联想形象、装饰运用、色彩、材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请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及制作过程。)2.评一评,谁的玩具滚得最远?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本课学习的要点进行评述)[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评价,再次实践的教学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能对所制作的玩具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培养学生懂得:掌握一课一得的要点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作品的能力。(六)教师小结、延伸
今天,通过同学们的大胆实践,不断探究,找到了创作会滚的玩具的多种形式和方法。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能成功的完成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滚的玩具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还可以利用哪些材料来制作会滚的玩具?请同学们回家可以与你们的爸爸妈妈或其他同学们,一同寻找更多、更有趣的材料,一起探讨制作出更有趣的会滚的玩具。[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活动的延伸,让学生寻找更多的有趣的材料,设计制作会滚的玩具,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只是一个启发,要想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还要在课后继续学习。四、评价建议1.能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地思考。2.能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3.能否与其他的造型方法结合,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之中。4.能否独立完成作品。附送:2019秋人教版美术一上第18课《电脑美术》word教案一、教材分析用笔画在纸上的画是美术作品,用刀刻在木板和画在石板上再经过腐蚀的画,也是美术作品,用相机拍摄的画面,经过冲洗打印出来的照片还是美术作品,美术的范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概念。如今,用高科技的电脑作为创作手段,创造出的“画面”无疑丰富了美术作品的涵义。由于本课是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学生虽然已经在平面表现领域,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美术表现技能,但却是第一次用鼠标来作画,本课就结合学生用电脑“画图”中的圆形、方形等工具和填色的“油漆桶”工具,来表现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电脑画图的乐趣。教材中,提供了两种“同工异曲”的表现方法。所谓“同工”,指的是两种方法都需要先用图形工具选择合适的图形,圈画出构成画面的基本形状,然后,再根据需要把这些图形组成自己需要的画面。所谓“异曲”则指的是创作的结果。方法一,使用与轮廓相同的色彩填充图形,所以创作的结果,是不同色彩形状组合,而方法二,则是在图形内,用其他色彩填充,形成有轮廓的图形组合。“同工异曲”的目的,是在尽可能简单操作的前提下,为丰富学生的创作,提供不同的方法。教材中学生作品的选择,也依据了此原则,如特别选择了用方法一创作的《彩色世界》和用方法二创作的《好看的鸡》。如果在硬件设备上,能将鼠标换成电子手写笔或电子画笔,学生的创作会更加随心所欲。二、教学思路采用“感知—体验—探究”的教学策略,即: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以线条和图形为主的电脑美术作品,体验电脑“画图”中圆形的工具所描绘出的不同效果,鼓励学生探究用电脑画图表现出美丽的、有趣又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目标:
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教学重难点;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三、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1.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用什么来画画啊?2.当我们身边没有笔和纸,又很想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3.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导入,能有效、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主题。(二)欣赏体验,初步感知1.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你喜欢哪幅作品?两幅作品都是如何表现的?结合下面的两种表现方法,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小结:方法一描绘小猫的圆形工具和油漆桶使用的色彩一样,所以画出的是色块。而方法二画出形状后,油漆桶倒出的是其他颜色,所以就保留了轮廓线。[设计意图]欣赏直观的电脑美术作品,感受电脑美术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的相似与不同,激发学生联想,通过这种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行创作。2.体验电脑画图中,圆形等工具可以画出哪些图形。(1)教师示范怎么进入画图。点击最左下角的“开始”,进入“所有程序”,找到“附件”文件夹,点击“画图”。(2)介绍“画图”界面。工具箱:有十六种常用的绘图工具。颜料盒:它由显示多种颜色的小色块组成,可以随意改变绘图颜色,就像平时我们用的调色板。绘图区:处于整个界面的中间,就是我们的画纸。(3)画图工具介绍:在画图软件界面的左侧列有十六个功能按钮,将鼠标箭头指向任何一个功能按钮,都会自动显示提示文字,告知每个按钮的基本功能。方形工具——用鼠标单击“方形”功能按钮→将鼠标箭头移至右侧空白的画图区域→按下鼠标左键不要松开→拖动鼠标至所需要的位置→
松开鼠标。拖画出合适尺寸的方形。能画出笔直的线条。如果同时按住Shift键,就会画出标准的正方形。圆形工具——根据上面的方法,选择圆形按钮。按图标指示,拖画出合适尺寸的圆形、椭圆形。如果同时按住Shift键,就会画出标准的圆形。油漆桶工具——用鼠标单击“油漆桶”功能按钮,在下面的调色板中选中需要的颜色,直接在要涂色的地方轻点鼠标,你要的颜色就会均匀画出来。(4)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以上工具画图形,比较一下,与我们平时使用的绘画工具画图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设计意图]比较是美术欣赏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环节,是将传统的绘画工具与电脑画图的工具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电脑画图的工具和平时我们用的类似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进而体会电脑美术带来的便捷和乐趣。(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1.探究本课教材中,运用油漆桶工具,结合方形工具与圆形工具创作电脑美术作品的画法。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的尝试,想想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完成?教师PPT课件演示并小结:方法一是“油漆桶”工具结合“圆形”工具表现的,画形状的色彩和里面填充的色彩一致。方法二是用“油漆桶”工具结合“圆形”工具和“方形”工具表现的,画形状的色彩和里面填充的色彩不一样。[设计意图]在前面对电脑画图工具已有初步印象的基础上,欣赏电脑美术作品,进行探究其使用了什么工具?怎样完成?用PPT课件演示画法步骤,加深学生对电脑画图的工具印象,为后面的创作做铺垫。2.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设计意图]解决难点: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用电脑画图时,可以用画出线条的工具创作图画的魅力。进一步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画面组合的基本方法,结合自己的想法来表现作品。为学生进一步的创作,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本环节没有过多的涉及到电脑画图中其他工具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仅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创作。3.欣赏学生作品(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一幅画就是一个想法、一个故事,看!同学们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电脑“画图”的方法表现出来了。相互说说你喜欢哪幅作品?这幅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怎样表现的?
[设计意图]作品内容可以表现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等,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学生相互交流,使能力不等的学生,得到相应的互补,锻炼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2)欣赏更多的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想想自己打算用什么工具表现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用内容形式多样、难易不同的电脑美术作品,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路,为下一环节的实践体验服务。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1)作业要求:看一看:电脑“画图”里,哪些按钮可以配合鼠标画画。试一试:用鼠标画出比纸上更有趣、更美丽的图画。(2)辅导要点:提示学生:遇到困难要先自己想办法,也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方法解决困难,老师巡视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建议。[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能力不等,有的孩子可能从小接触电脑,能灵活运用鼠标;而有的学生,可能本课是第一次使用鼠标,可以以同学之间互助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134教师教学用书美术一年级上册(四)展示讲评,小结拓展1.展示讲评自评:向同伴说说你用什么工具画了什么内容,画得如何,如果还有时间创作,你还打算画些什么呢?互评: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你的看法。教师评:随机抽查作品进行点评,从作品表现内容的构图,表现方法的应用、使用电脑绘画的感受等方面来谈。[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电脑美术的理解,感受体验电脑画图的独特韵味,体验电脑画图、创作带来的乐趣。由于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只凭作品质量的高低,来评价学生,而是要综合评价,尤其是对一些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予以高度评价。2.总结电脑画图中的“方形”、“圆形”和“油漆桶”等工具能配合鼠标画出效果不同的各种画面,这节课我们尝试用这些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系统的小结让学生对本课教学重点能清晰地在头脑中出现,加深学生印象。
3.拓展延伸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部分的家庭已经安装了WINDOWS7系统,画图的界面有所改变,绘画工具也增加了不少,有兴趣的同学多尝试,并将自己的电脑美术作品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同学、朋友和亲人们分享。视频展现:WINDOWS7画图界面及操作方法。[设计意图]希望学生将自己的电脑美术作品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同学、朋友、亲人们分享,不仅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同时也让他们能利用网络相互表达情感,感受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