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满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课例研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饶满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课例研究

ID:1122081

大小:5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饶满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课例研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选自人教版高一(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语言质朴、意象简单、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但诗歌的主题却是许多学者争论的话题,因此,给这首诗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以饶满林老师执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该课例进行研究。一、教学设计(一)合理的学情分析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的“备学生”,我们通常理解为“了解学生”。同时,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这些都可归结为“学情分析”,这也正是充分了解学生以有效确定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需要”的分析,知道什么是学生已知的,什么是学生未知的,哪些又是学生渴望知道的;同时,也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思想状况。只有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找准教学起点与教学终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向学生传授他们未知的、渴望知道的知识。这样既没有教学时间的浪费,也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自然也就成为了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学,这也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在研读饶满林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饶老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中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首先,饶老师以海子的生平介绍作为整首诗的导入,其中“20世纪末中国诗坛的奇特现象”“世纪末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 等评价无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起到了强烈的渲染效果,让学生对海子本人和即将学到的诗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与期盼。其次,这堂课所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诗歌整体基调的把握也已具有一定能力,因此,饶老师将这堂课的学习起点定为对这首诗基调的整体感知。然而,相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本身,学生对它的整体基调的初步认识却只是一种朦胧的、模糊的感觉,这便是学生与这首诗之间的距离。再次,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本中接触海子这一诗人,因此饶老师在教学中补充了关于海子名字的由来及海子的故事,使学生对诗人性格等方面有所认识,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另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关于海子的知识空白。饶满林老师所做的这些都取决于他在教学设计中对学情的分析,这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二)逐步深入的结构一堂课的结构就如建筑的整体框架,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所呈现出的又是阶梯状的框架,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学环节两到三个,环节之间呈阶梯状,每一环节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的活动’”。[2]好的结构不仅支撑着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从既定的学习起点严谨、有序地走向学习终点。饶满林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通过“诵读”“赏读”“创读”三个环节将整堂课一步步推向高潮。在“诵读”部分,饶老师以一段动情的开场白引出这首诗,把这位令人崇敬的、充满神秘色彩的诗人——海子带进了学生心中,“20世纪末中国诗坛的奇特现象”“世纪末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这些美誉让学生对海子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诵读、学生推荐代表诵读、教师范读、学生集体诵读,使学生对诗的整体基调有了初步的感悟。在“赏读”部分,饶老师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诗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温馨、美好,同时也能体现本诗主旨?”答“幸福”;“诗人的幸福已经拥有了吗?诗人以什么为幸福?”答案为“爱”;“诗人爱的是什么?”答案为爱生活,爱亲人,爱自然,爱所有人;将这堂课一步步推向高潮,诗的主题也随之渐渐浮出水面。在“创读”部分,饶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海子的幸福和爱既然如此温馨、美好的情景,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根据本诗主旨,联系海子平生,请你以‘幸福’为话题,对海子说一句心里话”;将读与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诗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课例中,饶老师通过“诵读”“赏读”“创读”这三个环节,既有对内容的赏析,也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这首诗的认识从初步的感知渐渐上升到主题的认识,最终达到人文关怀的高度,整个过程思路明晰,结构简约,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二、教学过程 (一)精心的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导入语,它往往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就如同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能够为这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导入的设计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较为常用的有故事式、诗歌式、提问式、抒情式及标题式。本课所采用的是故事式的导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在愉悦或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新课的情境中。在饶满林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教学过程中,首先,饶老师以两只小蚂蚁相遇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引出偌大世界中若能相遇便是缘分的道理,从而拉近了他与原本陌生的学生间的距离,缓解了公开课的紧张气氛,为公开课营造了一个格外轻松的氛围。随后,饶满林老师用PPT展示了海子的生平介绍,其中“20世纪末中国诗坛的奇特现象”“世纪末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等评价无疑对这首诗蒙上了一层充满神秘色彩的薄纱,起到了一定的渲染效果,让学生对海子本人和即将学习的诗歌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与期盼。在饶满林老师的精心设计下,课堂气氛变得格外轻松,同时,埋藏在学生内心对海子和这首诗歌的好奇与浓厚兴趣也被饶老师挖掘出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堂课就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展开了。这一成功的课堂导入也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二)深情的诵读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同时也是抒情的艺术。它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因此,较其他文学形式更适合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诗歌教学中,诵读这一教学方式屡试不爽,教师常常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让学生在深情的品读中走进诗歌、品味诗歌。“现代新诗在格律上虽不像古典诗歌那般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但却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诗歌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并以之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3]因此,在现代新诗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新诗的这些特点,指导学生读准、读好诗的节奏与韵律,并且通过不断吟诵涵咏,感受诗的音乐美,从中体验的诗情,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诵读自然也少不了。饶满林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的诵读,有自由诵读、学生个体诵读、教师示范读、集体诵读。首先,通过学生自由诵读,使其对诗歌整体基调有了初步的感知;其次,通过学生个体诵读,加深了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再次,通过饶老师的示范诵读,为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与营造气氛的作用;最后,通过全班的集体诵读,使得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又上了一个台阶。诵读入心,处处动情,无疑为魅力课堂的构建增色加分。此外,诗歌教学中的诵读,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陶冶情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饶老师这节课的成功,诵读的环节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教师诵读的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后来的诵读方式明显更讲究,更准确。(三)恰当的拓展海子的诗,意象单纯淳朴,但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不是单一的指向某一情感,而是包蕴丰富多元的情感。因此,饶满林老师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中,向学生拓展了相关的文学知识,既使课堂更为饱满、充实,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恰当的延伸有利于升华诗歌的精神,有利于对诗歌内容理解,有利于升华诗歌的意蕴。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饶满林老师在多处做了相应的延伸。例如,当饶老师讲到“诗人爱的是一种最原始、最自由、最平凡普通的生活”时,延伸到陶渊明、托尔斯泰、梭罗,从而让学生理解了诗人所追求的生活,实际上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共同追求,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回归;当讲到诗人对自然的爱时,饶老师补充介绍了海子的求学经历及其名字的由来,使学生知道海子心中的自然不是普通的田野森林,而是与他生命连为一体的自然;再如,随后饶老师延伸的诗人在北京郊区昌平县的孤独生活、他的诗歌遭到酒店老板冷嘲的际遇以及卧轨自杀的人生结局,让学生从海子对幸福的向往与现实的孤寒中领悟到海子的绝望,这也正是本诗的真实面目;最后,面对意犹未尽的学生,饶老师朗诵了海子另一首著名的诗《村庄》作为整堂课的句号,然而这仿佛更像一个休止符,结束了却仍余音袅袅。(四)动情的活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由此看出“学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的核心是‘学的活动’,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5]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课例中,当饶满林老师讲到“海子对幸福的向往与现实的孤寒中领悟到海子的绝望,这正是本诗的真实面目”时,为了化解海子这一消极厌世的情绪,引导学生应该要抱有一种乐观向上、积极开朗的心态,他设计了以“ 海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的句段进行写作训练活动,读写结合,学生的作品深情动人,有祝福海子在天国获得幸福的,有鼓励海子乐观对待生活的等等,这一诗意的“学的活动”将学生与海子本身拉的更近了,感情更切了。饶满林在他的执教感言里这样写道:“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对海子说一句心里话,把思、说、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尽情地宣泄内心的震动,不出所料,学生所写的心里话非常感人。”[6]三、教学效果饶满林老师在他的执教感言中这样记录道:“在这个越来越物质的时代,诗歌越来越奢侈了,几个人的坚守就多少显得有点傻气,他们往往被人看作是理想主义者,不懂现实人情,虚高飘渺,但我想,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越需要这样一批傻傻的坚持者,而我,愿意做其中的一员。我希望一首好诗依然可以打动学生,我希望诗中内蕴的激情依然可以震撼某些已然麻木的心灵,我希望一堂欣赏诗的语文课能真正地弥漫着诗味。”[7]笔者想,饶老师希望这堂课达到的效果应该不仅仅是弥漫着诗味的语文课,还应包括点燃学生对“诗性阅读”、对诗歌的追求与执着。通过对该课例的反复研读,试把自己想成是个听课的旁观者,也试把自己想成听这堂课的学生,无论哪种方式,给笔者留下最深的感觉都是:很想把这首诗再深情的朗诵一遍。笔者想,在听这堂课的学生应该也会如此,也许下课便会去找海子的其他诗歌读读,或是去读读其他诗人的现代诗,这便是这堂课所收到的效果。饶满林老师执教的这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课,但在以下几方面仍有待商榷:整个教学过程预设太强,学生基本完全依照教师预想的过程进行;对诗歌主题的多元指向品读不够,对诗歌的解读过于单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